新时代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创新;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24 — 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最持久性、本质性力量的时代定位,并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全面阐释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内核。对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进行了科学定位和全新凝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和目标方向作出了明确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群体。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高校是施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全面”、“深入”、“持久”地贯彻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方针、政策,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路径,让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更加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新时代提升高校愛国主义教育水平路径的重要性


   当今,我国不仅面临着国内发展的创新突破与重大挑战,更有来自别有企图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威胁。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虚假错误信息宣传以及文化渗透,这些方式极易影响我国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一)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负面、虚假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极易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力量,是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涵盖哲学、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促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与集体、自身与社会以及自身与国家之间紧密联系,培育其大局意识,履行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相应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是拓展高校统战工作的现实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新时代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呈现出工作内容、工作领域以及社会基础更加广泛,面临空前的数量庞大、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和显著的社会性等局面的挑战。如今,高校选择海外教育的学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大学生的民族、宗教信仰等情况又呈现多样性。因此,要试图达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就必须在坚持高校统战大格局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正向引领,引导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信息,打造情感共鸣、凝练中国精神,营造对中华民族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做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最终达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质量,完善高校的统战内容和统战体系的目的。
   (三)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诠释了新时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水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主题的紧密相扣。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提振全民族精神内核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就是使青年学生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是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需要。

二、新时代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以来,我国的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之而来,也应看到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枯燥,脱离受教育群体的实际情况
   当代大学生展现出了个性独立、思维活跃、想法新颖等新时代青年所具有的特点,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其来说,显得越发枯燥和呆板。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甚至过于乏味,脱离了现实情况,缺乏现实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虽然形式上开展的轰轰烈烈,但不能做到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特征,导致实际产生的效果不佳,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成效。
   (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不强,忽略受教育群体的内在需求
   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还表现出对青年大学生教学以外的关注度不够。高校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实现,不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得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的态度十分被动,缺乏主动性,没有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怀,致使其阻碍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顺利开展,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计划性,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主要阵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其自觉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意识,因此,做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工作尤为关键。现阶段,在实施高校爱国主义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问题。主要表现为片面与落后的教学途径,多数的高校课堂采用的是大班制,然而仅凭教师的个人力量是无法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高效发展。与此同时,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的提升。

三、新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讨


   “社会革命不是一次两次的具体革命行动,而是为实现社会形态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根本替代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集合。”〔3〕新时期,面对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应不断开拓、创新,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构建全面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一)围绕教育重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1.坚持以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确保教育的方向性
   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的历史发生为本位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重大时代课题,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真正彰显作为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育学生专业技能、自我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全面提升。
   2.探究时代主题教育为重点内容,提升教育的鲜活性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所呈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通过事实案例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新冠疫情防控无疑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充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所在。高校通过将抗疫战场中这种具体内容贴近社会实际发展,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在重大灾难中表现出的勇往直前、无私无畏的强大生命力,向学生展示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制度优越性,调动大学生参与性,以此产生探讨的兴趣。学生能够在分析评价中找出发展規律与经验,将其转变为自身知识与能力,最终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国家命运〔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断实现提升自我、深化知识,将远大理想熔铸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中。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增强教育的内涵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经世治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高校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挖掘更多的文化素材,用经典的历史故事作为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学生感受不同人物的精神内核,对其行为进行科学的解读,由此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播中国精神、中华文化。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爱国情感和中国悠久历史文华的感知与理解,产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和发扬者。
   (二)创新教学方法,生动呈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1.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伴随网络信息化的迅速普及和高速发展,新媒体开放性高、共享性强、互动性大等特点,为教师科研提供了便捷渠道。近些年,年轻的自媒体人以其与大学生的年龄相仿的优势,所呈现媒体作品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青睐。在此趋势下,高校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教育和实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紧跟学生群体需要,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进行创新,并有方向性地设计呈现爱国主义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搭建与其契合的网络平台,及时掌握课程相关动态信息。利用QQ群、公众号、网课、微信群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爱国主义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学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强化课堂互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新时代,实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就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竞赛方式,来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可通过角色扮演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深切感悟爱国主义情感,正视历史,采用理性地方式思考,并将其转变为自身奋斗的动力源,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5〕。还可通过一些竞赛活动,通过组织抗疫主题征文、演讲、课件的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引发情感共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理念,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精神文明社会的健康发展〔6〕。
   (三)举办多元红色文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校内增加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方面,开展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座,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像红歌演唱、美术展览、舞蹈呈现、音乐熏陶、小品表演等形式活动,使红色文化呈现形式多元化,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如在宣传栏张贴爱国海报、在校园里摆放爱国人物雕像、在教室里悬挂国旗等等。与此同时,学术活动也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增添涉及多学科领域,丰富学术活动的主题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学术活动中,使其深化对祖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认识,激发热爱祖国的自豪感、认同感。
   2.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书写了诸多感人的红色篇章。高校可运用党的百年发展史和红色基因,整合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资源,立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部最厚重的“教科书”。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特殊纪念日进行图片影视的展览观看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地选择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的校外实践地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实地感知伟大领袖、英雄人物的使命担当与硬核贡献,体悟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明确未来正确的行动方向。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教育环节,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传递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途径。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应肩负起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重任,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确保教育的方向性、鲜活性、内涵性。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让广大的青年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站位高远,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01).
   〔3〕王丽颖.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4):105.
   〔4〕张小枝,王泽应. 中华爱国主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支撑〔J〕.伦理学研究,2019,(03):11-15.
   〔5〕崔梅,葛敏.论五四精神之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37-39.
   〔6〕郑小东,文媛媛.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0):90-91.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为视角,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生态保护思想的演进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消费“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本世纪前十年的保护“绿水青山”来稳定“金山银山”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恢复“绿水青山”来实现“金山银山”的阶段。三个阶段的演进历程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摘 要:在企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目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运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基于《劳动合同法》对劳资双方权益平衡的要求以及它所秉承的向勞动者倾斜的立法精神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本文从企业规章制度本体切入,分析了企业规章制度的性质及其争议,从效力角度对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探讨,梳理了劳动立法对企业规章制度从主体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党员;政治服务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1 — 0071 — 03 一、加强老干部政治服务背景   2016年和2018年,中央和省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和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要求。   当
摘 要: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具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可以从思想帮扶、文化帮扶、教育帮扶等方面展开。脱贫攻坚具有丰富的实践育人功能,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利于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有利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脱贫攻坚;政策依据;现实途径;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吸收公共管理新理论,紧密围绕服务本位指导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围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服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积极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040 — 03   近年来,随着公共管理理论
摘 要:官庄旗地,是对所有权属于八旗土地的通称,是清代的一种特殊土地所有制度。它随着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入关后又因“圈地令”的推行而发展壮大,进而成为整个八旗社会赖以维系的一大要素。就东北地区而言,官庄旗地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但其相对落后的组织形态和生产方式使其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落伍者,在清中叶以后逐渐衰落,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关键词:
[摘 要]主体性原则在近代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主体性原则的过度张扬,它开始走向了自由和解放的反面,陷入一种“困境”,如何既保留主体性原则的积极方面,确保人的主体性地位,又不至于让主体性原则过度张扬,走向抽象和独断,从而要吞噬个体。这成为摆在理论界的一个困境。贺来教授的《“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一书是化解这一困境的尝试和突破。该书批判了抽象主体的虚假性,为个人主体进行了论证
摘 要: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建国以来一直将民族稳定、处理好、各民族间利益关系放在首位。对于民族政策的制定,哈萨克斯坦经历了从“主体民族化”向“哈萨克斯坦人”的国家民族政策调适,通过积极扭转积极局面,促使哈萨克斯坦社会生活稳定,民族团结稳定相处。但是“哈萨克斯坦人”的公民意识构建仍旧任重道远,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民族政策;主体民族;国家民族;哈萨克斯坦  中图
摘 要:本文以韩山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在校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动因,对兼职过程中突显的问题进行总结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保障大学生兼职权益的途径,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及政策出台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1 — 0139 — 03  一、大学生兼职
摘 要;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时作了重要指示。第一,就是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即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增强干部教育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加强培训求实效,即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在解决干部教育、学员来学校培训学习的有用性、实用性上下功夫。结合当前我国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这一指示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党校教育;干部培训;创新;求实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