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再造拇指及供足外观的拇甲皮瓣移植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提高(足母)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外形,减少对供足的损害.方法对39例拇指缺损的患者,采用Morrison及改良(足母)甲皮瓣方法移植再造拇指,供区创面修复采用游离植皮30例、皮瓣加游离植皮8例、皮瓣1例.结果移植(足母)甲皮瓣39例,存活38例,失败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再造拇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径缩小、皮肤变薄、指纹变浅现象,萎缩以指甲部最为明显.指腹两点分辨觉平均为10mm.(足母)趾创面4例需再次植皮或咬除部分趾骨,缝合后愈合;其余创面全部愈合.3个月内大多数患者行走时感到轻度疼痛;随访半年以上者疼痛逐渐消失,站立、行走、跑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足母)甲皮瓣移植术中注意骨骼的设计、甲床的切取及多根神经的缝接,术后可明显改善再造拇指的外形.改良(足母)甲皮瓣的切取方法能减少对供区功能的损害,改善外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经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江苏省无锡市手外科医院、无锡骨科医院将于2010年4月7日至4月12日在江苏无锡市举办2010游离皮瓣及骨(皮)瓣移植临床应用新进展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由我国著名手外科专家、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名誉院长寿奎水教授、院长芮永军教授主持,届时特邀国内外多名手外科、显微外科著名教授授课。
期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于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项目:臂丛神经损伤及产瘫与手外科新进展学习班。举办学习班的目的是讲授臂丛神经损伤与产瘫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方法,以及国内外手外科的最新进展。通过学习班的形式提高臂丛神经损伤与产瘫的诊疗水平,介绍手外科方面的新技术,更好地为广大病人服务。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多角形蹲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效果。方法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游离并切取四角或八角形带翼状组织瓣的躅趾腓侧皮瓣,将躅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多角形躅趾腓侧皮瓣分别嵌入第二足趾趾腹侧的相应位置,翼状组织瓣嵌入两角之间的皮下。结果再造10例11指全部存活,嵌入的躅趾腓侧皮瓣也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再造拇、手指的外形较传统方法移植的第二足趾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外形与
期刊
期刊
手部皮肤缺损为手外科常见的外伤之一,约有1/3的患者需行皮肤移植术[1]。特别是当手指皮肤出现“C”形缺损时,临床处理较为困难。自2006年3月以来,我院对7例手指皮肤“C”形缺损的患者,采用躅趾“C”形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手外科医学专科中心、解放军第四。一医院手外科以手指再植与再造及显微外科技术在四肢创伤的修复与重建为技术特色,三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广和提高拇手指再造及皮瓣修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定于2009年9月12日至21日在青岛市举办全国第十五期拇手指再造与皮瓣学习班,由全军手外科中心数位著名专家教授授课并进行手术示教;同期举办第七期手功能康复学习班,并由香港手部康复治疗学会协办,学员参加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