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的相关探索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中进行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提高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为在医学院校中更好的开展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提供经验,培养优秀的全方位医学人才。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医学生;双语教学
  Discussion on medical bilingual teaching in otolaryngology
  Zhu Qiubei Liu Huanhai Lang Juntian Wu Jian Fan Jingping
  【Abstract】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ques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otolaryngology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provide several advices and experiences on how to improve bilingual teaching of otolaryngology.
  【Key words】otolaryngology; medical students; bilingual teaching
  双语教学是指以外语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教育方式,也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即母语及外语对同一知识进行描述,从而使学生达到理解进而完全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应用的目的[1]。双语教学已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院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方面[2]。
  耳鼻咽喉科学属于二级学科,专业性强,与临床结合紧密,在本科期间学时短,知识点多且分散,较难掌握。近年来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学发展迅猛,更新速度快。这些都使耳鼻咽喉科进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由于师资、教材、语言环境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耳鼻咽喉科学长期以来局限在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局限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也制约了老师在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方面的提高。我校自2008年开展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以来,成果显著,现将结果、经验以及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总结如下。
  1 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速,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成为各国高等医学教育普遍重视的焦点。国际上英语逐渐成为科学的第一语言,权威性的医学期刊大多使用英文出版,国际会议也大多使用英语交流。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使得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国家急需[3]。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4]。因此,开展医学双语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是利用语言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举措,是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更新的重要途径[5]。开展双语教育,可为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医学英语基础,使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适应新时代国内的需要,能够及时获取国际上最新的相关热点和动态,还能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力,加快中国医学科研的发展速度[6]。
  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7]:1.保持式双语教学。教材采用中、英文对照,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学生的作业采用英文,但教师上课采用汉语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增加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但这只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2.过渡式双语教学。采用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学生的作业采用英文,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英文混合方式,运用外语的比例逐渐增多。这种模式可避免学生因不适应直接使用英语教学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其目的是向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过渡。3.浸入式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全部采用英语。该层次为全面英语思维层次,教师和学生均能够熟练应用英语来思考和解答问题。
  目前,专业课应用英语教学在中国医学本科教育中尚属试验阶段。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点难以掌握,专业英语复杂,学生基础薄弱,教员水平不一,课时有限等教学特殊性,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教学,特别是临床科目的教学中,双语的组成比例、应用范畴和教学方法等不一而足,基本上是以中英文混杂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有些仅仅是板书、专业单词用英语,而讲解或专业解释还是用中文的这样一个模式。因此,提高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是当今时代医学院校教学工作者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2 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困难
  耳鼻咽喉科学属于二级学科,专业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与临床联系紧密。而耳鼻咽喉科学授课时间位于大四下学期,对于本科生来说,正是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过渡的关键时期。但耳鼻咽喉科学学时短,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分散,掌握难度大。这些特点都造成了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尤其是双语教学的困难。然而更好的开展耳鼻咽喉科学双语教学,尤其是结合临床的双语教学,不仅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学习重点,学习医学专业词汇,培养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学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耳鼻咽喉科学国际上最先进理论和知识体系,逐渐熟悉课堂教学向临床实习的过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全面复合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我们教研室自2008年开始针对军医系临床五年制本科学员开展耳鼻咽喉科学双语教学,目前我们采取的是全英文教案、幻灯以及中英文结合授课的方式,从课堂效果和考评情况来看,使用英语并没有影响学员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经过多年的双语教学,我们对双语教学方式的经验和不足有了一定的总结。   目前主要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主要有:教材的质量、教学的模式、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状况[8,9]。
  2.1 在教材方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统一出版的耳鼻咽喉科学双语教学教材,多数学校使用的教材为原版的耳鼻咽喉科学英语教材,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是如此。然而原版教材内容深浅不一,专业性强,价格昂贵,需要较强的翻译和理解能力,且与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我国临床情况不相符,知识点不统一,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2.2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现阶段双语教学大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目前授课大多遵循疾病的发生、解剖、临床表现、诊治等顺序,讲述相关知识点,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多媒体幻灯,学生的病历采用英文,但上课时大部分还是汉语讲解,只是简单的夹杂专业词汇。这种授课模式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 在教师方面,师资问题是医学双语教学的关键。随着医学国际化的发展,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已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外语能力的教师十分缺乏。一些有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虽然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较低。而一些年轻的住院医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外语功底,却又缺乏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2.4 在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由于各学生的公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对专业英语的兴趣较浓,能较熟练的应用英语交流。而有些偏远地区过来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全英文教学。而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普遍不理想,这些都势必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3 提高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效果的策略与建议
  3.1 合理选择教材,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精髓,双语教材建设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双语教材决定着双语教学的成败[10]。耳鼻咽喉科涉及的专业术语多,我们应选择较容易的或适中的英文原版教材,结合我国耳鼻咽喉科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编写“地道”的英语教材。在自编双语教材中,关键词用中英文标注,专业性强的语句用中文解析,并加入简单的病例分析。这样的自编教材针对性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3.2 改变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双语教学中英语表达增加了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临床病例分析,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很难理解掌握知识点。因此,我们在授课中收集、整理典型病例,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形象生动的讲解知识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病例和文献的英语讨论会,加强师生之间互动。这样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将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全面应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3 选拔师资力量,发展教师队伍,双语教学对医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能准确、流利的应用专业英语。我科利用现有的师资中英语熟练的教师定期进行英语查房讲课,定期组织和国外专家会议交流,每年派遣1-2名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建立长期、统一、连贯的培训系统,才能保证教师素质得到真正提高。
  总之,耳鼻咽喉科双语教学希望通过课堂上的双语教学,将专业知识形象的传授给医学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将耳鼻咽喉科学和英语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了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晓光.双语教学评价的理性之思.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75-76
  [2] 刘眷湘,罗武胜. 双语救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 (3):47
  [3] 刘辉琦,马建忠,刘杰,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2011(2):37-38
  [4] 陈鸿雁,喻志英,胡雪,等.医学双语教学的比较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62-63
  [5] 耿利敏.试论中国医学院校的双语教育.理论界,20l0,11:205-206
  [6] 张秋梅,刘传新,杨洪峰,等.加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具体措施.中国教育导刊,2008,(1):35-36
  [7] 吕小艳.论促进地方综合大学双语教材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08,(9): 142-143
  [8] 徐燕,姜大川,林潇,等.双语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52-53
  [9] 李晓鲁,彭毅志.医学高等教育双语教学之现状与策略浅析.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53-154
  [10] 易本谊,王绍锋,张敏,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学双语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评价.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98-800
其他文献
一氧化碳(CO)是一种血液窒息性气体,一旦进入人体,易引起中毒,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他脏器的损害,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救治.我院2000年9月至2004年3月诊治CO中
系统评价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但在对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中,由于杂志编辑、作者、研究资金及研究结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系统评价难免受到发表性偏倚的影响.在将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发生在鼻粘膜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有发病率增加的趋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少年多见,临床上有常年发作性和季节性发作2型
中文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具有实用性强、易用性好、多维性高等特点,但在归类、序类、划分、命名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完善类目体系、科学编排同位类、规范类目名称等是改进其
<正> Cochrane协作网自1993年成立以来,协作网发展迅速,取得瞩目成绩,至今已在全球建立14个中心,拥有近8000名协作者;建立50个Cbchrane系统评价小组,制作1389个系统评价。作
目的拟从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方法进行敏感度和特异度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文献及临床经验制定出病史、体征及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疾病的防治中,新药和新的防治措施层出不穷,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世界中,迅速寻找到最新最佳的治疗证据,如何在疾病的防治中实践循证医学,是我们临床
给绝经期后女性补充雌激素可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妇女各种中老年疾病等.然而近年国外已有研究指出,长期持续激素替代治疗( HRT)可增加乳腺癌发病的风险 [1],但国内目
新式剖宫产不缝腹膜下腹横切口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手术中,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优点.我院从 1998年 12月~ 2002年 12月用此
1 前言中医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经验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20多年来,中西医和中医工作者,继承发扬传统医学,开展中医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