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反谣言教育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shuda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谣言,法国学者卡普费雷是这样定义的: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一、和谐语境下青少年反谣言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艾滋针刺谣言”、“注水西瓜谣言”、“有毒香蕉谣言”以及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各式谣言的泛滥,对信息时代的人际关系和谐,乃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人们已经认识到,网络谣言不仅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麻烦,更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甚至有人认为,其破坏性已不啻于黑客与病毒。人们也开始纠正“大众媒介的高度发达将导致谣言走向灭亡”的错误观念,并主动寻求防治谣言的良方。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他们可塑性强,但批判力低,容易受到谣言的误导。因此,培养青少年对谣言的免疫能力,进行有效的青少年反谣言教育便具有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为防治谣言,首先需要从已有的研究中寻找理论武器。1947年,Allport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平时除了上课,更多的是学校、部门的事情,我的成长之路在哪里?我曾经困惑过,矛盾过。  去年9月,刚开学没多久,我针对第8单元《动画制作》上一节操作课,内容是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这个任务其实很简单,原因是上节课我们刚刚讲过制作动画“移动的小球”,两个动画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都差不多,只是“小球”换成了“太阳”的素材图片。  在练习的时候,我发现班上的信息课代表徐同学呆呆地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是教学理念的一大变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应该较好地把握时机,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一、当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缺乏生活积累时,教师可用信息技术手段给予帮助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以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离开了生活体验,即便学生对语言有所了解,那也是肤浅的、不真切的,甚至是虚伪的。  比如在学习《瀑布》一文时,叶圣陶先生用十分
实施新课改以来,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都令人满意,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形象思维等诸多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出现了所谓“学困生”问题。如何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