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深爱的童话,引领我们写作文吧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爱童话有多深?也许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大多数人是读着童话书、听着童话故事长大的。童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住进了我们的心房。我们的人生之书里,早就登记了“童话”两个字。然而,童话究竟对我们影响有多深?很难说。可以肯定的是,儿童最为骄傲的,就是童话般的思维、童话般的表达。
  童话故事很高级吗?如果胆敢和今天的“作文”相比,它当然显得逊色许多。童话故事中,总有着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例如:故事中的人,几乎没有什么真实的名字,他们的称呼要么是他们的职业,要么就是他们的社会身份,甚至只是他们的着装,如公主、船长、小红帽、熊皮人……即便有称名道姓的,也都是最常用的杰克、玛丽、小明等。英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利普·普尔曼为我们点出了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特点。是啊,就像那位白雪公主,谁都不知道她的名字。还有,她身边的七个小矮人,没有人知道其中任何一个的名字,更不用说真实身份了,而且他们都是同时出现,成为一个群体——七个小矮人。
  说白了,童话故事中都活着“纸片人”。
  此外,童话中的时间,都是神秘兮兮的,总是以“很久很久以前”拉开时间的大幕。童话故事中很少给出具体的时间,开头大多是“从前”“有一天”“很久很久以前”……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习惯这样去说故事,去写时间。我在执教《麻雀》这篇课文时,和学生介绍屠格涅夫写时间的方法——以事件代表时间,文中写的是“打猎回来”。学生理解时很费力。可见,童话故事的写法,对我们的影响太深。
  当代小学生写的“作文”在童话面前,最大的优越感莫过于“用技法写出的精致细节”。要知道,在童话故事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优质的细节描写——不是没有,而是少得让人惊讶。许多故事没有做任何铺张,就直接推动着情节快速发展。例如:今天公主死了,明天王子就来救她;今天刚结盟,明天就可以宣战;今天才相聚,明天就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在童话故事中,看不到对人物外形的塑造、对环境的描绘、对器物的刻画,只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名词。例如:这里是皇宫,那里是厨房;这里是城堡,那里是黑森林。对于人物塑造,也吝啬地突出最为显著的特征。例如写白雪公主,就一句话: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
  偶然出现的人物对白,似乎也为的是推动情节发展。例如格林童话中的《猫和老鼠合伙》:猫和老鼠共同买来一罐猪油,而猫总想偷吃。猫骗老鼠说要去看亲戚生的孩子,然后趁机偷吃了猪油。回来后的对话中,老鼠询问猫时,猫谎称看望的孩子叫“没了顶层”;猫第二次偷吃后,说看望的刚出生的孩子名字叫“吃了一半”;猫第三次将全部猪油偷吃完的时候,说去看望的那个孩子叫“吃得精光”……这就是对白,简单、直逼核心,毫无遮掩地推动着情节发展。
  从“作文”的角度看,童话确实称不上“好作文”。而这样简陋的故事,却显得尤为诱人,以至于我们过目不忘、口耳相传,像约定了一样,一代又一代人将其流传下来。每一个讲述者都在分享的过程中添加了自己的意识,把自己也讲进故事中了。例如那《猫和老鼠合伙》,我们会说:“看哪,猫是多么狡猾,而老鼠则是淳朴的。”到了最后,猫把老鼠吞进肚子里后,我们还会说:“瞧啊,这就是相信骗子的下场。”不同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对故事有着不同的加工方式。童话就这样被传播,被传承。
  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喜爱童话故事?故事的魅力来自哪里?抛开那些细致的描写,故事简洁而紧凑的构思,就是让童话熠熠生辉的高光之处。
  每一个流传下来的童话故事,都有精巧的构思。我相信,无论是民间生产还是专业创作,作者都将精力投放在对故事情节的创意上,这是童话的生命气场。相对而言,作者对其他诸如人物外貌描写、环境铺陈、器物细节刻画等,显得不那么上心,这是因为情节足够支撑起整个故事了,削弱其他细节,可以让情节更深入人心。这样,故事才能得到传播,也才能获得永生。
  童话故事一直在提醒我们:故事最吸引人的是情节,创造故事最重要的是构思。
  也许你看到此处,会认为我们受童话故事的影响很深吧。可依然是——真的很难说。
  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我们完全抛开了童话给予的启蒙,向着学生不擅长的地方执着深耕——细节!技法!我们要的就是“一次性写成作家”。也许知道这样的功利主义太煞风景,我们同时强调“小学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的”。要知道,能写童话的,就是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天生的作家。
  例如:写人,作文中讲究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刻画;写景,提出按顺序写、动静结合地写;写心情,提出了“写出变化”,写出“我的心儿怦怦跳”的复杂而激烈的情愫;写情感,花样最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总是有借无还的……当然不用还,因为在我们的意念中,一旦用了这些方法,就能一步到位地把学生打造成“文学家”,就能一出手便指向写作的最高境界,就能瞄准心中文章最美的样子。
  就这样,童话故事被我们封存在记忆的黑屋里。它竭力呼唤我们回家,但我们已经听不见了。
  不管这些知识、技法是否被学生需要,教;退而求其次,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教;再退一步思考,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在“习作”阶段抵达,教。谁还去在乎当初读童话时的那份欣喜?也许那样简陋的童话故事才是破坏我们丰收的“蚜虫”,而我们全心全意要的是“葫芦”。
  结果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是希望“直捣黄龙”,越容易消亡在盲目冒进的路上。
  面对写作学习的黄金阶段,我们没有教学生如何去构思一个有趣的故事,如何去制造一次故事中的冲突,如何去化解故事中出现的矛盾,如何以讲述推进情节……就好像拥有一辆汽车,只进行外部装饰,却不安装发动机一样。而构思,就是写作的发动机。构思到位,故事可以简洁,简洁则成了一种故事语言的风格。
  我想这个道理每一位母亲都能明白。孩子小的时候,母亲夜里要起身喂奶。夜半的折腾对母亲来说无比艰辛,如果只是因为“需要”,母亲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而母亲却能长时间做到精准定时喂养孩子,那是因为心中有爱。写作文也一样,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用技法写而教他们技法,这样的练习学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即便学生在写,也只是一个稻草人在风中舞动没有灵魂的躯体。只有让成长看得见,让作者感觉到自己构思的故事很特别,被人推崇,受人喜欢,他才能产生“如同亲生”一般的喜爱,才有继续往下写的动力。
  我们不知道童话故事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它就是我们的动力源。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循著故事的足迹起步吧,让学生从爱上故事、爱上写故事开始,让写作最核心的构思能力成为小学阶段教学的主力。
  还记得《青蛙王子》吗?公主丢失了小金球,青蛙答应帮助公主找回,但要求公主许下诺言给自己一个吻。公主想要反悔,国王却告诫女儿要信守诺言。当公主亲吻青蛙时,青蛙变成了王子,于是他们幸福地生活下去。多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作者将99%的精力都用在构思上。这样的故事情节只要听一遍,就会终生难忘。
  所以,让我们把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构思储存下来,那才是真正的“笔力”。而我们崇拜的那种细致入微的描写,那种入木三分的刻画,至少从中学开始教孩子吧。让精致化的教学来得晚一些。
  所幸,统编教科书中开始有了这样的教学意识,例如一次习作题为“围绕中心意思写”。
  真希望这样切中构思的作文指导多一些,真希望如“写冷不用冷字”“写说不用说字”一类的“粗制技法”的干涉少一些。
  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用童话喂养他们。不如,就让他们在童话的母乳中继续汲取养分,从构思入手,减少精致化的技法训练,实现缓慢生长。
  成长,需要最能润泽生命的养料。童话故事中,有我们所有需要的。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你是从海边来的老师吗?大海离这里有多远?”  “大海很大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  2018年10月,我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支教。那稚气的声声追问,那围在身畔仰视我时闪烁的眼睛,常常一次次唤起我沉睡的记忆。我想,只有文字才能留住那份清脆澄亮,也唯有文字才能重新描摹记忆深处的那一段心动时光。  一段缘起   “姐姐,其实原本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些厌倦了,但是去青海支教一年后,
期刊
周末,端坐于书房,随手又翻起了肖川老师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随着书页的折返,我读到了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读到了积小成以成大成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读到了现代教育的功利性和公益性……我深深佩服于肖老师的专业、专注和专长,也深深折服于肖老师的独特感受、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  读之,思之,悟之,我越来越感觉到,想要有“诗意”的教师生活,首先要有“诗意”的教学生涯。那么如何来进行“
期刊
“内卷”一词近几年颇为流行,它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概念。随着流行文化的演绎,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卷”一般指过度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但实际上并没有为社会增加什么,却导致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比如现在的教育,因为升学的存在,导致内部的激烈竞争就是一种“内卷”。录取名额有限,家长又都希望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于是各个学校想方设法精研试题,减少休息,加班加点,反复训练,形成恶性
期刊
1985年9月,我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第一个教师节,但那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在远离集镇的乡村初中,月色之下,我经学校后门到水渠去提水,听到对面窑厂工人的收音机里传来的“两伊(伊朗与伊拉克)战争”新闻,思考着一个宏大而遥远的问题——战争与和平。36年后,我没能圆自己的作家梦,却孜孜矻矻地走在教育之路上。  读书  像我这样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成长背景和精神发育大致是这样的:上学时没有课本,
期刊
前几天,我带着师训处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调研,在与校长和老师谈话时,他们认为学校当前的教育现状,仍旧是以教学质量(分数)来评价教师、学生,而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根本目标,短期内还很难达成。  而我认为不能将教学质量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割裂开来,教学质量是育人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并不是非你即我的矛盾关系。从某种角度上说,没有教
期刊
一、一场“意外”的师生缘  2019年初,休完产假归来的我再次接手原任教班级,此时学生已经进入八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了。第一天上课,在学生的一片欢呼声中,我走进了教室,人群里,我一眼便发现了坐在讲台边VIP专座上的他。对于我的到来,他置若罔闻,埋着头继续干着什么。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却一直想不起他是谁。询问学生,他们告诉我他叫李小可,是上一届留级下来的插班生。听到这个名字,我立马想起了一
期刊
感谢《教师博览》给我一次说说心里话的机会。  40年前的1981年,我受到陶行知的影响,立志从事教育,并在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激励下,写下一首自勉的打油诗:八一秋风撩醒思,志立教育造新世。抛却身边半根草,人类优教度此时。  转眼间,我在教育路上已经走了40年,中途遇到过很多诱惑:从政、发财、拿奖、出名……庆幸的是,自己经历那么多,却基本没有被各种诱惑耽误,还是按照当初确定的“以教
期刊
离开学校已经三十年,现在回想那些教过我的老师——身材或高或矮,依稀记得;面容或冷或暖,感觉全写在心里。  最早的时候是幼儿园。说是幼儿园,不算准确,其实就是村大队为了照顾一位从上海来的女知青,召集了几个村平时没爷爷奶奶照顾的“野孩子”。幼儿园在卢家村辟了一间房,每逢父母出工,“野孩子们”便搬着短凳子坐在一起。“看管”我们的上海女知青便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  现在想来,记不得她教过我什么。
期刊
我有一个习惯,总爱收藏一些信札,甚至便条、火车票、旅行中的一张门票,以及早年上课用过的笔记本。一些信件,连同信封都不曾遗弃。一日,清理图书和书信,发现几十年前的一封旧信,它竟没有因为这些年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迁徙而丢失,替我保存着过去的时间和人事,似乎停驻在那发黄的边角残损的信纸和模糊的字迹之间。  那个写信人的字迹蜷曲,使用的是后湖农场油脂公司的信纸。我在那些字迹间想了好久,才想起写信的是过去的
期刊
说到小Q,我有一肚子的话。  我真切地记得他刚来到我们班时的样子:小小的个子、漠然的表情,对班里其他孩子热情洋溢的欢迎无动于衷,对我和小薛老师的关切问候视而不见;课堂上随意地大叫、任意地奔跑;曾经碰倒所有小朋友的杯子,撕烂了教室里绿萝的叶子,自己的课桌也被他折腾得“伤痕累累”。孩子们对小Q的意见极大,常常跑到我面前告他的状。我使出浑身解数,软硬兼施地劝说小Q,却似乎不起一丝一毫的作用。有一次,我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