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年度特邀审稿人名单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2在单纯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0.3 %(49/61)、45.9 %(28/61)及67.7%(20/62),而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仅少量表达[3.3%(1/30)],正常黏膜组与其余各组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直肠阴道瘘(RVF)的发生原因、治疗策略、治疗方式和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RVF 14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策略分成A组(传统治疗10例)、B组(戊酸雌二醇结合非手术治疗4例),比较两组治疗策略的临床结果.结果 A组10例患者中,8例行横结肠造口,其中7例RVF自然愈合,愈合时间为2~6个月,确定愈合后行横结肠造口还纳、消化道重建;2例因拒绝转流性
目的 分析peptidimer-c对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初步探讨peptidimer-c诱导K562细胞凋亡和抑制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锥虫蓝染色法计数经不同浓度peptidimer-c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的K562活细胞数;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eptidimer-c作用前后K562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Human U133 Plus 3.0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peptidimer-c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为既往原发病灶均接受过放射治疗及三线或以上的方案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广泛期SCLC患者,2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洛铂方案化疗,1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HLF方案化疗,治疗1个周期后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事件分级标准(NCI CTC 3.0)评价毒性,2个周期后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近年来,腔内超声内窥镜(EU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管、胃、结肠等消化道器官疾病的诊断,但由于小肠解剖位置特殊,其疾病的诊断仍较困难.腔内EUS用于小肠检查可准确判定小肠疾病的原发层以及浸润深度,大大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但其操作方式、设备选择及诊断标准仍需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CT值在胰腺炎性假性囊肿与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牲囊肿和MCN、IPMN的患者,在图像分析和传输系统工作站中测量每个病灶的CT值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共48例胰腺单房囊肿患者被纳入研究,包括31例炎性假性囊肿、10例MCN和7例IPMN.所有病灶的最大径为(3.49±1.
目的 探讨血清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SELDI)蛋白质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WCX2蛋白获得病理确诊的101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和45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和BPS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建立乳腺癌的分类树诊断模型,并对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 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共有49个蛋白质差异有统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90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并对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总突变者31例,总突变率为34.4%.12密码子单突变21例,突变率为23.3%;双突变1例.13密码子突变者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预后不良的肿瘤之一,由于临床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从而失去了手术时机.虽然近年来吉西他滨的临床使用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提高到20%左右,但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DNA甲基化是机体表观遗传调控的主要机制之一,其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X线钼靶、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26例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X线钼靶和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X线钼靶、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 (22/26)、80.7 %(21/2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1,P> 0.05),两者结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6.1%,与单纯X线钼靶或超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