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教学模式在培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4+N”教学模式,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对一道三角最值问题进行多视角讨论,以引导学生深刻剖析题设条件,敏锐捕捉解题灵感,触发思维萌芽,多方位搭建解题思路,从而培育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考;模拟题;解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7-0034-02  波利亚说:“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罗增
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辅助学生理解拓展课堂知识点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从微课预习、微课分
打造生动而高效的历史课堂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文章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为例,从创设历史情境、培育核心素养两方面阐述如何打造生动而高效的历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文章对2020年长沙市中考文综卷第31题进行剖析,以期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正确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对“哲学与文化”第一课不够重视.“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有着激趣励志、先行组织者、沟通对接、学习向导等功能.教师可以从紧扣课程标准、研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思考,高考地理试题也更偏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在实际高中地理课堂中,对学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角度去认识特征、比较差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已经出版.相对于旧版教材,新版教材出现了不少变化.文章以必修1和必修2为例,对新旧版教材的体例、呈现方式、
教育改革背景下,多种新型教学理念的涌现,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此门
高中历史前置学习任务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在新课讲授之前借助平板电脑推送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它能为教师的二次备课提供反馈信息.文章以“史料研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