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是增强学生应用能力,提升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学科素养的形成促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历史、了解历史、运用历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文章从合作探究、情景模拟、文化赏析三个维度论述了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一本辉煌的历史巨著,其间饱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历的血泪与成就。它记载了民族的辉煌成就,也诠释了民族发展的曲折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历史知识能促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内涵,让他们铭记历史、感受荣辱、自强不息,有效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历的这些对于历史的态度、知识技能及价值观念,最终促成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对历史事件的态度以及自身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纷繁的历史发展轨迹中,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明确历史事件的时序、位置,结合史料,通过探究寻求历史事件的真相,从而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形成辩证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可,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提升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时刻影响着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合作探究激发历史观念素养
   历史观念不仅包括历史时序观念,还包括历史地理观念,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客观认知。正确的历史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保证。历史学科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线索错综复杂,需要学生在有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思维,共同探究历史发展的时间、地点及相关过程,从而形成历史观念素养。
   例如,在《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如可以根據问题“隋朝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这条运河是如何开凿起来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情?”设立主题“大运河的历史征程”,引导各小组去合作探究这个主题,结合多方面的文字资料、时间线索、历史事迹等,在明确历史时间段的前提下,学生能梳理出大运河开凿期间与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而在脑海中形成历史时序,明确重要事件的地点,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促进历史观念的形成。
   (二)以情境模拟促进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是历史进程中留存下来的客观资料,它能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了解时代背景。历史学科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学科,也是注重逻辑推理及论证的人文学科,历史必须基于客观、真实的角度,以求真的态度了解历史,接收历史知识,才能促成对历史的客观认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将历史事件可视化的搬进历史课堂,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情境,基于真实史料的记载,推理和论证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深刻认知历史意义,有效促进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
   以《盛唐气象》课程为例,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鼎盛的朝代,经济欣欣向荣、文学艺术万千,单从文字的描述亦能窥得大唐盛世的容貌。而书中的文字毕竟显得单薄,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史料证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将可视化的“大唐盛世”搬进课堂,塑造欣欣向荣的场景,同时引导学生提前搜集盛唐的相关史料,以佐证“盛唐”之说。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场景模拟表演的形式将搜集的证据资料展示给班级,以真实的史料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向班级讲述盛唐的故事。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情境模拟,不仅能感知盛唐的繁荣昌盛,更能学会寻找真实史料,从最真实的角度去感受历史、感知历史的意义。
   (三)以文化赏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历史不仅体现了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还蕴藏着文化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读与赏析,学生能了解国家、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变迁,理解文化发展的历程与方向,从而深刻感知国家民族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历史文化的赏析,引导学生对历史材料中蕴含的文化进行研读,分析文化的意义,增强学生认同祖国、重视亲情的精神品质。
   以《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为例,教材中以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为主体故事,带领学生初步感受了明朝的对外政治和文化。这只是明朝时期民族文化表现的一小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明朝文化,利用信息技术或课外书籍,探索明朝的内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礼节文化等,在探索中学生能更加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事件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映射出古人的智慧和信仰,学生在赏析文化的过程中也将被这样的智慧和信仰所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庭,促成完善的家国情怀。
   三、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学科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和运用的关键能力。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引,通过新颖的合作探究方式,有效开展情境教学,同时辅以文化赏析,从而使学生内心形成丰富的历史知识体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J].课程与教学,2019(8):50.
   [2]张新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素质拓展,2019(17):7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许多学校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入,进而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并为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本质是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所以要求老师在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德育基础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三观正在形成,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要掌握教学策略,不断创新,以期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情境;情感   小学
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学生在课堂上最怕老师提问,不敢提问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来自发现,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才是正确的方法。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民主意识   问题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
摘 要: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教学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问题入手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科学地划分课堂小组,合理安排小组合作的任务,使学生从合作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探究能力,拥有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成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多面性新型教学方法得到了重视,集中体现于小学数学课堂呈高效率发展形势。尤其是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究其原因,该阶段数学教学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逻辑思维培养、学习习惯、问题解决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多面性成为教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多面性;方法   小学教育中,数学作为重要课程需要教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应不断加强,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其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少先队活动;整合;策略   目前,从社会教学来看,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相联系,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学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更需要的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有动有静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获得启发,培养其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特征概括以及具体方法掌握等通过动手实践得以领悟、了解、运用,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数学中体会到乐趣,成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发现者,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探究者,解决问题的创造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思考、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或者用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问题情境也正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借用问题
摘 要: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理科学习。但是纵观这几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还是停在过去的传统里,没有改进,缺少创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计算学习的认识,更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计算教学;创新;方法   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学生从幼儿园的珠心算,到用实物计数器,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口算、心算等,再到
摘 要:在全新教育形势下,数学教育重视学生兴趣及主动性的激发,以此构建生本型课堂,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保障数学教学效果。对各大数学教师而言,对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此,以下分析几点在新教育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尝试。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新教育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動力,在兴趣的引导下,数学课堂才能获得学生更多配合和参与,确保各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