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经济引力模型的郑州大都市区交通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河南“三区一群”国家战略的密集叠加和集成联动,郑州大都市区地位持续提升,已成為中原城市群中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本文将经济引力模型进行改进,量化出郑州大都市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最后给出大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交通发展策略,为引导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研究;综合交通;改进经济引力模型;郑州大都市区
  中图分类号: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 2020) 06-0118-03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1]。
  郑州大都市区是以郑州为核心,包括郑州市域和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中心城区以及巩义市、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土总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2]。近年来,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三区一群”国家战略的密集叠加和集成联动,郑州大都市区地位持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9.6%的河南省国土面积上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已成为中原城市群中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
  截至2019年底,郑州大都市区区域铁路和公路路网密度达到1.8公里/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城际铁路、普速铁路、普通干线公路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以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区域性枢纽为支撑的枢纽体系,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车”的目标,有力促进了大都市区经济社会发展。
  1 改进的经济引力模型
  经济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GravityModel),用于衡量两地区间空间经济引力大小,在1929年由Reilly首次将万有引力模型应用到经济学领域[2]。经济引力模型公式为:
  R——i、j城市的空间距离;
  K——引力调整系数。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经济引力模型进行改进,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水平等各项指标,以及城市间运输方式对空间距离的影响,采用“综合质量”代替质量,“综合距离”代替距离,其公式为:
  2 模型指标选取与构建
  2.1 指标选取
  2.1.1 综合质量指标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区域内资源、资金、人口、技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城市的“综合质量”实际上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结合郑州大都市区发展情况,从经济发展、社会水平和城市建设三个层次共选取25项指标来测算郑州大都市区各城市的综合质量,如表1。
  2.1.2 综合距离指标
  随着区域综合运输网络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多样化、多元化的运输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和交通成本,进而影响城市之间空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设i、j城市之间有n种交通方式,且每种交通方式的最短时间为t,最低交通成本为v,则两地之间的综合距离可表示为:交通时间(小时);
  yij-m——i城市到j城市的采用第m种交通方式的花费的货币成本(元);
  k——综合距离调整系数。
  2.2 综合质量测算与分析
  2.2.1 方法概述
  本论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综合质量进行测算。主成分分析又称主分量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是一种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多元统计方法,它借助于正交变换,将原本多维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相互独立的一维综合指标[3]。
  2.2.2 主要步骤
  本报告采用SPSS19.0进行综合质量计算,首先将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初始特征根和主成分贡献率,进而计算出主成分荷载及系数矩阵,将主成分系数矩阵与标准化后的矩阵相乘后,得到主成分得分矩阵,将综合得分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城市综合得分值如表2。
  2.3 综合距离测算与分析
  根据综合距离公式,选取郑州大都市区内部联系最便捷的两种交通方式——铁路(主要是高铁和城际铁路)和公路(高速公路权重取0.55,干线公路权重取0.45),设定其权重为0.6:0.4,根据郑州大都市区内各城市之间铁路和公路的时间和交通成本,计算得到其综合距离如表3。
  2.4 模型测算结果
  将综合质量与综合距离测算结果代入经济引力公式,得到郑州大都市区各城市的经济引力,如表4。
  可以看出:
  郑州一开封的经济引力最强,在100以上,这两个城市具有旅游业、工业高度发达,交通便捷,城镇化水平高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等特征,属于郑州大都市区经济发展的先锋地带,这也与综合质量计算结果中郑州、开封综合质量较高相一致。
  郑州一许昌、郑州一焦作、郑州一新乡的经济引力次之,在38-100之间,说明郑州大都市区内各城市受郑州的辐射作用较大,郑州在郑州大都市区内的核心地位作用明显。
  新乡一焦作、开封一新乡、开封一许昌、开封一焦作、焦作一许昌以及新乡一许昌的经济引力相对较弱,在6以下。表明郑州大都市区内非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少,未来需要加强联系。
  3 发展研究
  城市间的经济引力实质上反映了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联系的密切程度,根据经济引力的计算结果,经济引力最大的前四名分别是郑州一开封、郑州一许昌、郑州一焦作、郑州一新乡,说明郑州到周边四市的交通需求强度最高,这在另一个层面也印证了郑州在大都市区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由于都市区发展的阶段性有较为统一的认识,根据城市发展的过程,可将都市区发展大致总结为都市区孕育(城市独立发展)阶段、都市区培育(城市成熟发展)阶段、都市区扩张(城市扩张发展)阶段、都市区网络化(城市群组发展)发展四个阶段[5,6]。统筹考虑郑州大都市区各城市间的经济引力,对郑州大都市区交通建设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大都市区培育阶段,这也是目前郑州大都市区所处的阶段,该阶段随着核心城市郑州的发展日趋成熟,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外围城镇集聚发展,在此期间需要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强大都市区城市间快速通道建设,重点加密经济引力最大的郑州一开封(含港区一开封)、郑州一许昌之间公路快速通道,适当增加跨黄河通道。
  第二阶段是大都市区扩张阶段,随着人才等资源的大量聚集,郑州市城市发展逐渐趋于饱和,逐步由集聚发展向周边扩张过渡,进入大都市区发展的扩张阶段,在此期间需要继续加强大都市区城市间快速通道建设,重点加密郑州一焦作、郑州一新乡以及开封、焦作、新乡、许昌之间的快速通道网络,进一步完善郑焦、郑新跨黄河通道;同时,完善區域内轨道交通建设,开通开封一港区、郑州一许昌城际轨道交通客运班线。
  第三阶段是大都市区网络化阶段,该阶段郑州外围城镇发展趋于成熟,与郑州进一步相互交织融入,大都市区发展进入网络化阶段,需要进一步重点加密都市区间轨道线网,增加郑州一开封、郑州一许昌、郑州一焦作、郑州一新乡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的往来频次,规划环大都市区的开封一新乡一焦作一许昌城际铁路,满足都市区通勤需求。
  4 结语
  结合郑州大都市区所处的发展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综合交通规划与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构建河南省经济发展新支柱、打造带动全国发展新增长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 2019]328号 )[EB/OL].
  http://www.gov. cn/xinwen/2019-02/21/content_5367465.htm.
  [2]《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豫办[ 2019]6号).
  [3]Reilly J. Metho 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 [M]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1929.
  [4]智库百科.主成分分析法[EB/OL] https://wikimbalib.com/wiki/主成分分析法。
  [5]王魏.川南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8-9.
  [6]吴唯佳,唐燕,向俊波等.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J]上海城市‘规划,2014,(06):25-36.
其他文献
12月26日,正值2020年最后一个周末,一场视频会议引起了全国数万海事人的热议,一串海事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数字“不胫而走”,北到漠河口岸,南至三沙水域,西至喀纳斯湖,东至宁波舟山港,凡是海事旗帜飘扬的地方,都为之振奋不已,这串数字就是12395。12395是全国统一水上遇险求救电话,然而在2021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它又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作为下一个阶段的整体工作思路,它将引领着所有海事人在“十
期刊
摘要:锚地作为重要的港口资源,其通航安全对港口、航道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的快速发展,锚地资源紧张,进出锚地船舶频繁,锚地引航风险增加。为了把握锚地引航风险,提早采取应对措施,有必要对锚地船舶引航安全进行风险研究。本文以太仓港锚地为例进行分析,基于AHP分析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理论研究船舶进出锚地的引航风险,实现对锚地引航风险的定量评价,以期保障锚地船舶引航安全。  关键
期刊
摘要:中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在实施粉质粘土艏吹时,由于粉质粘土的阻力较大,如果不控制好泥浆浓度和输送流速,粉质粘土就会沉积并堵塞艏吹管线而影响吹泥效率。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粉质粘土疏浚物开发出适用的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也没有关于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参数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粉质粘土疏浚的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通过构建艏吹输泥的水沙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泥泵特征参
期刊
摘 要:塔里木河流域的巴音郭楞地区位于新疆东南部,地形复杂,冬季寒冷,为多年冻土地区。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前需要分析冻土质地,保护冻土,同时还要预防冻害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巴音郭楞地区为例,简述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在防治冻害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本文首先对导致冻害的原因作出简述,其次分析建筑物的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中可以采取的防冻措施,提升水工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工建筑;冻害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上海地铁某号线4个区间中间风井处的侧墙(构成材料为砖墙)为背景,采用了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列车正常运行工程中,中间风井地下一层侧墙所承受的静压、动压及全压。测试结果表明,地下一层侧墙承压最大值约为100pa~300pa。其中,侧墙动压数值远小于侧墙静压,侧墙静压约占侧墙全压的77%,为侧墙承压的主体部分。本文研究结果为是否需要更换以上区间中间风井侧墙材料,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
期刊
1 航运强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何建中在提案中呼吁保障船员权益,建设高素质船员队伍,筑牢航运强国基础工程;加强青少年航海知识教育,为海洋强国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关于船员队伍建设方面,何建中建议,一是修改完善船员管理法规制度,进一步明晰船员职业化、社会化的管理规则和落实船员权益保障措施。二是推动落实监管和船员培养主体责任,督促航运公司认真落实船员培养主体责任,
期刊
荷风送香,夏木成荫。2019年7月10日—7月12日,“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浙江宁波隆重举办。  2019年7月11日,这是我国第十五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作为“中国航海日”主题活动,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以“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中国国际海员论坛、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民营港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和1
期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厅(局、委),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促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现提
期刊
摘 要:援外培训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拓展国际间合作,深入发展多边经贸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组织实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五国内河运输管理高级研修班材料进行整理归纳,运用个案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该培训的招生情况、培训课程设置、师资力
期刊
摘 要: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长久以来都争议不断,《海商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而国际海运公约中的“实际承运人”、“喜马拉雅条款”和“海运履约方”等相关制度,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引起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对中国来说,为解决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直接引进相关制度,只能在研究其内涵的基础上,将相关制度的精髓贯彻到《海商法》修改当中。结合《海商法》修改中可能的三种方案,在对比研究国际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