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机者角度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型产品主要其有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等功能,然而如今却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更加严重的投资风险,最大化减少各种风险也就对我国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存在的市场风险,从金融衍生品现行监管模式、金融市场信息披露以及投机者行为三个方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督;投机者;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0064-03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
  金融衍生品从产生至今160多年在国际市场上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逐步走向全面开放之路,金融衍生品也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而蓬勃起来。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型产品,对我国的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加快了我国金融创新型行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对稳定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9年我国开放股票期权的全面买卖,这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和产品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监管模式、信息披露、投资者行为三个角度,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
  (一)监管模式角度
  金融监管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并将其分散化[1],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管并不完善。在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大多数监管规范都是限制性的,而很少有支持和鼓励的。此外,规范基本上都是各监管机构针对具体的衍生产品制定的,存在重复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局面。我国现行监管模式采用“双支柱+双峰”监管模式,将原本“一行两会”金融监管体制更改为“一委一行两会”,然而,这种监管模式在结构上之间仍然缺乏统一的协调结构,导致在战略规划上出现不一致,这不利于信息交流和监管的有效利用,从而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增加交易成本。
  (二)信息披露角度
  理论上来说,衍生品合同交易双方披露的信息量越多、透明度越高,双方所面对的风险也就越小。但由于交易者一方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心理,使得其拥有更大的信息优势,影响到双方掌握信息的一致性和全面性,从而导致交易双方之间信息披露出现非对称性。在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进程中,金融国际化加大了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差异,使得信息披露的非對称性再次加大。此外,国际金融化也将监管者对被监管者的有效监管难度进一步提高。
  (三)投机者角度
  投机者就是一名跟随价格的风险管理者。金融衍生品本质具有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等功能,许多投机者只看中了衍生品高杠杆性带来的高回报率,而忽视投资品种的内在价值。投机者更多的是盲目效仿,缺乏自身对于风险的评估,从而导致因投机人的种种行为成了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分担者[2]。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从长远的立场上来看,投机者行为增加了市场的稳定性。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形成及分析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类型分析
  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动态的投资工具,它们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更严重的金融风险,即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缩小的金融风险。金融衍生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杠杆性。这一特点让投机者可以用少量的资金进行巨额的投机活动,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1.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衍生品交易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金融衍生品取决于基础资产,其价格受到基础资产价值变化的直接影响。Fujihara[3]等人利用GARCH(1,1)模型,验证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性与交易量之间呈正相关。冯春山[4]等人通过协整关系两阶段检验法观测出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具有时变性,对于缺乏经验的投机者来说,很难利用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协整关系做到通过前期波动准确地预测后期波动,往往出现基础资产与预期逆向的变动,提高金融衍生品价格出现亏损的可能性。
  2.流动性风险。李少华等[5]建立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损失值模型,通过计算利差验证得出金融衍生品流动性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由于金融衍生品的复杂性和跨期性,投机者对于金融衍生品未来价格的预测可能出现偏差,使得出现与交易预期相反的结果,从而增加金融衍生品无法市场上自由流通的可能性,造成投机者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往往出现于投机者购入产品在交易市场上为定制产品,由于购入时间过长导致其丧失流动性,最终无法平仓只能等待交割。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是指衍生品合同中当事人一方违约而带来的风险。汪思艺[4]通过分析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种类得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信用风险监管整体出现低质量化。由于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性,往往衍生品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失信并不来源于蓄意赖账,而是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其合同承诺而造成投机者的潜在损失。金融衍生品交易中造成违约结果受基础资产价格和时间这两个因素影响[6],因此,衍生品的信用风险也比传统信用风险更加难以预测。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衍生品合同中存在的潜在缺陷[7],以及金融法律变动而可能造成的交易双方的经济损失。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者在合同中出现不正当行为或违反法律制度,就会产生严重的法律风险。王萌洁[8]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分析得出金融衍生品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法律关系不明确而存在争议。此外,也从应用实例视角揭示出金融衍生品销售合同本身存在一定文本缺陷。投机者若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9],很可能在购买交易时引发法律争议和风险。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针对机构内部而言的,其指的是内部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失误或者交易系统的失误,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在企业中,操作带来的风险往往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法国兴业银行[10]的巨亏就是由于内部控制薄弱存在潜在的操作风险所导致的。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成因分析
  从内部管理的角度上看,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是由于内部控制薄弱,人员管理不善以及企业规则指定不当所致。以法国兴业银行巨额亏损为例,法国兴业银行曾经因违规操作而带来过丰厚利润,是因管理人员未履行其监管责任,存在管理者不作为的现象。同时,法兴银行的管理系统前台与后台完全隔离,法兴银行在人员的内部流动中,忽视了中后台人员对敏感信息的掌握风险意识薄弱,使得銀行官员受利益驱使进行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
  从外部交易环境的角度上来看,全球金融的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金融衍生品不断涌现,使得这些产品变得越加难以区分。同时,国内金融市场并不注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投机者一般也不关注交易背后的宏观经济意义,这就导致整体市场较为混乱。尽管2019年我国内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了“期权时代”,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却没有紧跟市场的发展及时的完善和创新,仍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三、降低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的对策
  (一)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通过制定完备的相关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法规及统一监管的标准,进一步健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确保标准具有可实行与超前性并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我国有关金融市场的立法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从法律体系的层次和范畴来看[11],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通过在现有法律体系下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从偏重市场规模发展,向强化监管执法,规模、结构和质量并重转变,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的优化。此外,对于银行或基金加强约束[12],一些商业银行之间不适合的交易活动也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二)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
  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国际上相对来说起步较晚,随着金融国际化,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日渐复杂,国际经营和交易业务大量以表外业务的形式开展,监管机构无法及时、完整地获得信息,我国在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迫切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在如今的新形势下可以联合各国制定通用共享的基本监管制度,结合各国具体国情,再分别建立监管体系。此外,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律逻辑,借鉴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模式[13],为本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发展依据。
  (三)增强投机者风险规避意识
  部分投机者在进行投机性活动时并不遵循价值规律,行为较为盲目,本着利益至上的理念甘愿冒任何风险。同时,投机者往往具有盲目自信的特点[14],试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寻找确定性。投机者投机的目的是冒更大的风险,获得更高的回报。由于投机者的存在,才能避免和分散套期保值风险从而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迅速的完善和发展,作为投机者仍需提高自身风险规避意识[15]。投机过程中加强理性对行为的控制,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从而完全避免特定的风险损失。此外,基本遵循价值规律,对于金融衍生品客观地分析[16],确定自己的投机行为有安全边际的保护。
  结语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迅速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开发商不断向市场投放金融衍生品。在金融衍生品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同时,其高杠杆性也加重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形成[17]。因此,大力监管金融衍生品套利将会成为各国进行市场监管的主要趋势。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运行来丰富人才队伍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衍生品市场会逐渐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艳辉.浅议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8):62-63.
  [2]  蒋舒,吴冲锋.国际市场、投机者心理和跨市套利:中国期货市场的考察[J].世界经济,2007,(4):76-85.
  [3]  钱瑞梅,杨星.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其价格风险特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2):58-59.
  [4]  冯春山,吴家春,蒋馥.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时变套期比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4):328-332.
  [5]  李少华,程远杰.基于结构化模型的金融衍生品流动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6]  汪思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分析[J].时代金融,2017,(9):101+104.
  [7]  康金沛,陈志平.新形势下中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监管体制构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4):40-47.
  [8]  王萌洁.金融衍生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论坛,2013,(12):33-38.
  [9]  周春应.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8):47-53.
  [10]  赵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1]  王志成,徐权,赵文发.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6,(7):33-40.
  [12]  周丽,周春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理财现状影响因素研究[J].电子商务,2020,(7):92-94.
  [13]  乔玉洋,宋莉莉.金融危机环境中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9,(25):5-6.
  [14]  皮海洲.制度护航之外  投资者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N].证券时报,2017-06-29(A03).
  [15]  邵作昌.投资者应树立风险意识[J].财会研究,2006,(2):56-57.
  [16]  陆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84-85.
  [17]  张锦欣,郑宇.苏宁易购盈利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8):136-137+121.
  Abstract:As an 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financial derivatives mainly have the functions of risk aversion and hedging.However,it has brought new and more serious investment risks to investors.To minimize various risks,it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hina’s market supervision.Starting from the market risks in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trad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from the current financial derivatives supervision mode,financial marke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speculator behavior and other aspects,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s;market supervision;speculator;market risk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人民幸福这一主题做出诸多强调,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幸福是人民的幸福,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标,要以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价值标尺,要以社会每个人的劳动和奋斗为实现途径,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坚强保障,要以创新发展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动力。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党的人民幸福观,有助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为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经济发展的持续,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人口市民化的比率逐年提升。但是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水平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就业歧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政策的缺失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摘 要:随着最近几年投资并购业务的火热,高溢价的收购也越来越多,对上市公司来讲,直接反映在报表上的就是商誉的直线增加。截至2018年,全部A股3 535家上市公司中存在商誉的有2 068家,占比60%。从商誉的内涵出发,分析商誉“地雷”频频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提出防范高额商誉减值“地雷”策略。  关键词:高额商誉;高溢价收购;商誉“地雷”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公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构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新时代高素质警务人才的培养主阵地,公安院校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在推动全方位人才培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绩效考评办法,建立高效合理的公安院校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公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公
摘 要:2020年3月5日,医保最高级别纲领出台,引进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这一管理工具,开始 DRG 支付方式改革,替代目前使用的按项目付费,能够使医、保、患三方达到共识,各自利益最大化。基于此,分析医保支付与医院绩效方案,以及医保DRG支付的实行以及支付改革下协同合力,以此给出医保DRG赋能医院精益绩效管理建议:关注绩效激励增收不增效风险、关注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益、关注拓展向质控前移激
摘 要:经济贸易全球化发展带动了物流经济快速发展。物流在为各行业提升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物流费用。将定额管理引入物流运行实践中,能更为有效地控制物流费用,优化各领域企业的物流环节,促进相关企业降本增效。在概述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探讨定额管理在物流经济运行中应用的重要价值,并以某烟草企业为案例,分析烟草物流定额管理内容,探讨定额管理在物流经济运行中的实践现状与改进策略,以期促进定额管理优势的发挥
摘 要:运用PEST分析法,联系新时代的特点,对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进行全方面、立体化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机遇与风险并存,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应增强安全意识,抓住时代机遇,以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在新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PEST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会计行业逐步从会计电算化发展为会计系统信息化。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革新财务管理观点、组建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拓展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
摘 要:为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及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工作,需要对其资产进行严格内部管控,重点可通过增强风险意识,完善内部控制规范等措施落实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简要阐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背景,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措施,以期能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