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考古学家不断发现勘察奇迹,柏拉图的描述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同,古希腊著名作家荷马、普鲁塔克等人也都曾在作品中提到大西洋中的岛屿,圣·克莱门特在描述希腊历史名城科林斯的诗句中也曾说:“在那个国家,黄金和白银几乎遍地皆是,那里的人对待金银简直就像我们对待废铜烂铁一样毫不吝惜。”但是,人们对亚特兰蒂斯的疑问并没有完全消失,争论仍然存在:在近万年以前,果真存在过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它究竟隐藏在海底哪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1898年夏,探险家在海底发现了一处疑似陆地山脉的遗迹。发现遗迹的位置处于法国的布雷斯特(位于布列塔尼地区伸向大西洋的尖角上)、美国的科德角(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南部,向大西洋突出),和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央)前900公里的地方。在那3000米深的海底表面,一些顶端锋利的尖状玄武岩石呈山脉状凸显出来。谷底没有淤泥,岩石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船员们从3000米的深水中带回了一些玄武岩石,称其为“玄武玻璃”。但这些岩石一旦脱离了海水,遇到空气,便陡然变得坚硬起来。法国地质学家皮埃尔·泰尔米埃判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石头曾经受到过大气的压力,过去曾与周围地区一样露出水面。据说,欧洲同美洲之间曾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消失了,很可能这些石头就是当年那块陆地上的石头。”
1967年,美国的“阿吕米诺”号潜水艇执行任务时在大西洋海岸的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莱纳群岛沿岸附近发现了一条海底马路。给“阿吕米诺”号装上两个特殊的轮子之后,“阿吕米诺”号竟然能像汽车奔驰在平坦的马路上一样前进。
同年,美国飞行员罗伯尔·布卢斯在大西洋百慕大海区的巴哈马群岛一带低空飞行,在比米尼岛附近水下,看见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物体,几何图形十分完整,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人类的建筑物。布卢斯把拍摄下来的照片送给专门研究海底摄影的法国学者迪米特里·勒彼科夫。勒彼科夫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也曾从飞机上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个长方形建筑。另外,他还看见过一些笔直的线条、圆形和形状规则的东西。勒彼科夫带着布卢斯的照片找到了美洲文化专家曼森·瓦伦丁。瓦伦丁立刻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奔赴现场。探险队在巴哈马群岛上空,果然看到了照片上的建筑:一道30厘米厚的“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
1968年9月2日,探险队在同一海域的水底发现了一片石板地面。地面由石块镶嵌而成,装饰十分精美,排列出各种图案和花样,石块内侧有一些工具凿琢的痕迹。石块每条边长5米,厚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不等,每块有25吨重。整个石板地面长70米,宽10米,似乎是用一种类似水泥的东西将这些整齐的大块岩石胶合起来的。令人惊奇的是,此建筑十分坚固,竟然在海浪及飓风的侵袭下屹立了数千年。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后来被称为“比米尼大墙”。不久,另一支探险队发现,比米尼大墙的上层石块竟然是盖在4根柱子上的。
除了这条石板街道外,探险队还发现了大量的石条门框、石块雕塑、以及码头和港口等遗迹。在近400米深的海水下,还沉睡着一座高42米、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
最后,科学家对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底石灰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震惊了世界:海底的石块并不是天然的雕饰,大约1.2万年前,这些石块也曾在空气中呼吸,也就是说,这里曾经是陆地。
1968年,在巴哈马的比米尼岛附近海底,人们又发现了一些巨石建筑的遗迹。此后,在比米尼岛一带,人们不断地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水底。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头堆砌的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和门洞等,与秘鲁的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墙十分相像。一部分学者认为,那些巨石铺就的道路,有可能只是地质结构自然进化中巧夺天工的“模范样本”,因为潜水员也曾在日本海岸线水下,发现过这种气势恢弘的巨石结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这些巨石街道有可能是在海面降低以后,为举行某种仪式而修筑的。
1971年,探险队在比米尼大墙东墙脚下开了一些洞,发现下面还有一层石块,由6厘米厚的水泥浇砌于第一层岩石下。这个发现令现代人十分震惊,人类使用水泥的历史并不长,而在遥远的过去,竟然已有人掌握了这门技术。
1974年,前苏联的“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拍摄了8张海底照片。在照片中,有清晰的海底山脉和人类的痕迹,如古堡的墙壁和石头阶梯等。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块陆地,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1979年,国际潜水中心的队员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附近,发现一个坐落在海底的巨大金字塔,塔高200米,塔边长3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建筑年代比埃及金字塔早7000年。
1989年,在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一个水底平原上,两名来自挪威的潜水员发现了一座古城,城中阡陌纵横,圆房顶的建筑物星罗棋布,此外,还有竞技场和长方形的建筑物。这些密集的建筑物还保持着活色生香的原生态,两名潜水员将这一奇迹拍摄了下来。
1995年,在距离古巴西海岸3500米的海域,一支探险队在700米深的水下,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建筑遗迹。这些建筑遗迹表面平滑,线条笔直,非常对称。大自然显然没有能力塑造出如此复杂而完美的结构,这无疑是一处人类的建筑遗址。探险队还用声纳进行探测,发现在这一区域内存在着类似的建筑结构,数量非常可观。
2004年11月,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萨尔马斯在塞浦路斯和叙利亚附近海域发现一座庞大的水下城市,城中还保存着一些基本的建筑结构,比如绵延3000米的城墙和战壕等。萨尔马斯认为,这座被淹没的城市,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1898年夏,探险家在海底发现了一处疑似陆地山脉的遗迹。发现遗迹的位置处于法国的布雷斯特(位于布列塔尼地区伸向大西洋的尖角上)、美国的科德角(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南部,向大西洋突出),和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央)前900公里的地方。在那3000米深的海底表面,一些顶端锋利的尖状玄武岩石呈山脉状凸显出来。谷底没有淤泥,岩石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船员们从3000米的深水中带回了一些玄武岩石,称其为“玄武玻璃”。但这些岩石一旦脱离了海水,遇到空气,便陡然变得坚硬起来。法国地质学家皮埃尔·泰尔米埃判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石头曾经受到过大气的压力,过去曾与周围地区一样露出水面。据说,欧洲同美洲之间曾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消失了,很可能这些石头就是当年那块陆地上的石头。”
1967年,美国的“阿吕米诺”号潜水艇执行任务时在大西洋海岸的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莱纳群岛沿岸附近发现了一条海底马路。给“阿吕米诺”号装上两个特殊的轮子之后,“阿吕米诺”号竟然能像汽车奔驰在平坦的马路上一样前进。
同年,美国飞行员罗伯尔·布卢斯在大西洋百慕大海区的巴哈马群岛一带低空飞行,在比米尼岛附近水下,看见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物体,几何图形十分完整,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人类的建筑物。布卢斯把拍摄下来的照片送给专门研究海底摄影的法国学者迪米特里·勒彼科夫。勒彼科夫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也曾从飞机上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个长方形建筑。另外,他还看见过一些笔直的线条、圆形和形状规则的东西。勒彼科夫带着布卢斯的照片找到了美洲文化专家曼森·瓦伦丁。瓦伦丁立刻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奔赴现场。探险队在巴哈马群岛上空,果然看到了照片上的建筑:一道30厘米厚的“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
1968年9月2日,探险队在同一海域的水底发现了一片石板地面。地面由石块镶嵌而成,装饰十分精美,排列出各种图案和花样,石块内侧有一些工具凿琢的痕迹。石块每条边长5米,厚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不等,每块有25吨重。整个石板地面长70米,宽10米,似乎是用一种类似水泥的东西将这些整齐的大块岩石胶合起来的。令人惊奇的是,此建筑十分坚固,竟然在海浪及飓风的侵袭下屹立了数千年。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后来被称为“比米尼大墙”。不久,另一支探险队发现,比米尼大墙的上层石块竟然是盖在4根柱子上的。
除了这条石板街道外,探险队还发现了大量的石条门框、石块雕塑、以及码头和港口等遗迹。在近400米深的海水下,还沉睡着一座高42米、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
最后,科学家对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底石灰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震惊了世界:海底的石块并不是天然的雕饰,大约1.2万年前,这些石块也曾在空气中呼吸,也就是说,这里曾经是陆地。
1968年,在巴哈马的比米尼岛附近海底,人们又发现了一些巨石建筑的遗迹。此后,在比米尼岛一带,人们不断地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水底。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头堆砌的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和门洞等,与秘鲁的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墙十分相像。一部分学者认为,那些巨石铺就的道路,有可能只是地质结构自然进化中巧夺天工的“模范样本”,因为潜水员也曾在日本海岸线水下,发现过这种气势恢弘的巨石结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这些巨石街道有可能是在海面降低以后,为举行某种仪式而修筑的。
1971年,探险队在比米尼大墙东墙脚下开了一些洞,发现下面还有一层石块,由6厘米厚的水泥浇砌于第一层岩石下。这个发现令现代人十分震惊,人类使用水泥的历史并不长,而在遥远的过去,竟然已有人掌握了这门技术。
1974年,前苏联的“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拍摄了8张海底照片。在照片中,有清晰的海底山脉和人类的痕迹,如古堡的墙壁和石头阶梯等。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块陆地,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1979年,国际潜水中心的队员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附近,发现一个坐落在海底的巨大金字塔,塔高200米,塔边长3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建筑年代比埃及金字塔早7000年。
1989年,在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一个水底平原上,两名来自挪威的潜水员发现了一座古城,城中阡陌纵横,圆房顶的建筑物星罗棋布,此外,还有竞技场和长方形的建筑物。这些密集的建筑物还保持着活色生香的原生态,两名潜水员将这一奇迹拍摄了下来。
1995年,在距离古巴西海岸3500米的海域,一支探险队在700米深的水下,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建筑遗迹。这些建筑遗迹表面平滑,线条笔直,非常对称。大自然显然没有能力塑造出如此复杂而完美的结构,这无疑是一处人类的建筑遗址。探险队还用声纳进行探测,发现在这一区域内存在着类似的建筑结构,数量非常可观。
2004年11月,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萨尔马斯在塞浦路斯和叙利亚附近海域发现一座庞大的水下城市,城中还保存着一些基本的建筑结构,比如绵延3000米的城墙和战壕等。萨尔马斯认为,这座被淹没的城市,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