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爸爸二等丈夫”,“学术超男”易中天的超级情感世界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拥有不少的“粉丝”,有人甚至大喊“嫁人要嫁易中天”。在生活当中,这位博学多才、幽默睿智的学者自称“一等爸爸二等丈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情感故事。
  
  可爱知青:“搞对象该出手时就出手。”
  
  1965年,23岁的易中天高中毕业后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边,那个时候的他就显得和别人不一样。棉花丰收季节,农场安排知青们去采摘棉花,为了保证棉花的品质,不能让采摘下来的棉花沾上碎叶。易中天想出了一个法子——采到有细碎叶的棉花时放在嘴边吹一吹。果然,他摘的棉花比别人的都干净。大家对他佩服得不得了,说他是“三只手”拾棉花。
  那时,易中天一年四季就一件单衣和一件棉袄,而且既当衣裳又当铺盖。物质上匮乏,精神生活也单调,晚上闲得无聊,他就拿出从学校带来的一支破钢笔和一个旧笔记本写诗。受边疆生活的熏陶,易中天的诗质朴中透出几分豪迈,后来,这些诗作相继在《新疆日报》、《新疆文学》、《诗刊》发表,他被大家称为“新边塞诗人”。为此,团里许多优秀的女知青都主动追他,但他似乎不解风情,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谈恋爱。
  1972年,易中天被抽调到兵团宣传队当编剧,不久,又参加了新疆文联举办的创作骨干学习班。在班上,他认识了写散文的李华。李华是新疆乌鲁木齐油田的一名女创作员。那时提倡工农兵写文学作品,于是他们这些学员集合到一块,听课,看稿件,交流心得。发表过许多诗歌的易中天,自然成了老师和众多学员夸赞的对象。在进行创作交流时,易中天把他写的几首诗拿给李华看,意外的是,李华不但没像别人那样一个劲地夸赞他,反而对他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诗“横挑鼻子竖挑眼”。一开始,易中天感觉十分不快,可是,慢慢地从中领略到了这个女孩的与众不同。她清新脱俗,气质不凡,写的散文就像本人一样,灵动如水。易中天就有了进一步了解她的想法。
  也许是上天有意的安排吧,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易中天与李华有了更多的接触。易中天有个习惯,常把自己看到、想到的事,随手记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次,他不小心遗失了心爱的记事本,却正巧被李华捡到。李华翻了翻写得密密麻麻的记事本,不知不觉被易中天的细心打动。于是,她借还记事本的机会,和易中天聊起了自己的家乡、父母、兄弟姊妹。见李华这样信任自己,易中天也敞开心扉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日子一久,两人便成了好朋友。
  李华长得漂亮又有才华,当时许多同事都向她发起了追求攻势,可她都不领情。易中天知道李华喜欢他,但又觉得李华无论哪方面的条件都比他好,所以,即便有追李华的念头,他也鼓不起勇气。然而,无论白天黑夜,李华的音容笑貌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令他难以自拔。这一切,都被他的诗友加同事瞻世平看在眼里。同为新疆人的瞻世平把这事向李华说了,李华佯装不知道,摊开手说:“人家一个大诗人,怎么看得上我?再说,他要真的喜欢我,何不亲口对我说呢?”
  瞻世平把李华的话原原本本转告给了易中天,易中天不由得窃喜。于是,他充分发挥了“三只手拾棉花”的精神,每天找机会和李华谈生活聊理想,关键时刻还恰到好处地把几首爱情小诗拿出来探讨。几个回合下来,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但是,受过传统教育的易中天对亲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还是觉得有点难为情。
  一连几个晚上,易中天躺在床上把李华说的话琢磨来琢磨去,怎么也睡不着。一天后半夜,他突然从床上坐起来,猛拍脑门自嘲道:“我怎么这样傻啊,她这不明摆着是在暗示我吗?男子汉要主动点!人家有那个意思,我还犹豫什么呢?”第二天,他主动找到李华,直截了当地说:“李华,在婚姻这条道路上,我想只有我才是你最合适的搭档!”
  易中天的可爱与直率就像一把火,即刻点燃了李华久藏于心的爱情烈焰。她含情脉脉地答应了易中天的求婚。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日子,他们在兵团举行了简朴而又隆重的婚礼。
  
  一等爸爸:“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
  
  1978年,刚刚当了爸爸的易中天参加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研究生考试。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怀着“考不上拉倒、考上就赚了”的轻松心态,复习了三个月,最终以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录取。要前往千里之外的武汉报到了,易中天抱着女儿易海贝亲了又亲,还深情地凝视着妻子李华,不愿离去。李华让他放心,说一定会带好女儿的,最后,还戏谑了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易海贝两岁时,李华送她上幼儿园,可小家伙就是不肯去。李华无奈地写信告诉丈夫,易中天回复道:“不上就不上吧,不要勉强。你就多辛苦一点,抽点时间教教她。”知道女儿喜欢听故事,他就让妻子每天给她讲故事,不要教她死记硬背唐诗宋词,说那些离小孩子太遥远的文字,深奥难懂,没什么用。
  李华很赞成丈夫的观点。于是,她一边给女儿讲故事,一边教她认字。她先教女儿认“妈妈”、“爸爸”、“爷爷”这些直观易懂的字,然后再教她认故事书里的字。听说女儿两岁多就认得很多字了,易中天很高兴,还异想天开地给她写了一封仅有一行字的信:“宝贝,爸爸想你!”李华把信拿给女儿念。易海贝一字一句反复地念,居然读得很准确。随着女儿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父女俩相互写的信也越来越长。在妈妈的悉心培育和不在身边的爸爸的关怀下,易海贝从小就爱看书,有强烈的求知欲,读小学时,她的学习成绩特别棒。这时,易中天夫妻要做的事情就是监督易海贝休息,而不是监督她学习。
  除了培养女儿的兴趣,易中天夫妻俩还特别注重给女儿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做任何事情都充分尊重女儿的意见。易中天和女儿既是父女,也是朋友,更是玩伴。父女俩在一起,总是叽里呱啦说个不停。易海贝常常把从零食包装袋上剪下来的标签贴在爸爸脸上,易中天也往女儿脸上贴。看着父女俩都变成了大花脸,李华忍不住笑弯了腰。而易中天却幽默地说:“我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用时髦的话来说,叫‘后儿童时代’的育女经!”
  时光如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易海贝到了高考选大学和专业的时候,这时,易中天坚持以四个基本原则为指导:即兴趣、专业优势、创造性、能否赚钱。最后,他还是由女儿自主选择了设计专业。在女儿填志愿之前,易中天动身把清华、东南、同济、天津大学等以建筑设计学科闻名的高校考察了一遍。别的家长一般都是看学校环境漂不漂亮,看学校的名教授多不多,而易中天每到一所学校主要是看食堂怎么样,饭菜怎么样。不知道父亲意图的易海贝愣了半天,说:“爸,你不是要我去读厨师专业吧?”易中天对女儿说:“我是怕你吃不好。因为你正在长身体,如果学校伙食太差,会影响你的生长发育。”最后,父女俩共同选择了同济大学。
  由于父母尊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易海贝学习得非常起劲,连续5年获得了一等奖学金,有时甚至是双倍奖学金。她读大学期间不但没向家里要过什么钱,还用1万多元奖学金支持父母买房子。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上海工作,还经常寄钱孝敬父母。
  如今,看到出名后的父亲整天忙着写作,到全国各地签名售书,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易海贝既骄傲又心疼,还有了一种“爸爸不是我的了”的感觉。2006年8月,易中天趁到上海签名售书的机会,特意抽了一个晚上,准备和女儿好好说说话。可是,父女俩还没搭几句话,出版社又抱来几百本书让易中天签名。没办法,一晚上易海贝就在爸爸旁边帮忙翻书,一边翻一边“数落”爸爸:“从小时候起,你和妈妈就监督我休息,我最听话了。可现在,你自己却不听话了!”
  女儿的“数落”,让易中天很受用,女儿的成长更是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当许多人问他用什么方法教育女儿时,他颇为自豪地回答:“其实,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
  
  二等丈夫:“离开妻子就没法活下去。”
  
  易中天为成功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而骄傲,更为自己拥有一位贤惠能干的妻子而陶醉。他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妻子李华的支持。因为觉得亏欠妻子太多,他戏称自己是“二等丈夫”。
  自从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一炮走红后,他们家原有的宁静生活被打破了:半夜12点会有记者打电话来联系采访,连女儿也成了采访对象;为了避免过多打扰,易中天只好把手机关掉或者转到秘书台,这样一来,李华就成了他的秘书,每天在家帮他接电话,应付各路记者。更有甚者,有些崇拜易中天的女“粉丝”不知从哪弄到了他们家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对李华说:“你怎么还不‘下岗’啊?”大有要取代她的意思。李华虽然很生气,但心里很坦然。她知道,她和易中天相濡以沫几十年,一往情深,相互忠诚和尊重,从来就没有在感情上出现过什么波折,别人想要取代她没那么容易。
  的确,易中天的浪漫只属于妻子李华。早年在武汉大学教书的时候,他的牛仔裤灰西装和一身才气迷倒了众多女生,许多女生也大胆地以传纸条的形式向他表达爱慕之情。而每次回到家,易中天都会把纸条交给妻子:“坦白从宽,啥事也没有。”
  易中天和李华一起走过的日子,见证了他们的爱是无法动摇的。当年,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的一头是厨房,易中天就在厨房和房间之间搭了一张小桌子,每天晚上等妻子与女儿睡下后,他就用帘子把房间和桌子挡开,开始读书写作。有时候李华夜半醒来,看见丈夫伏案苦读苦写的背影,心疼得不得了。发现丈夫疲惫困倦时,她会悄悄起来给他打盆洗脸水,好让他清醒一下。
  1988年冬天,厦门大学邀请易中天去上课。在他出发前的一天,天气很冷,李华在屋子里烧蜂窝煤取暖,由于房子小,不透气,她煤气中毒,晕了过去。易中天急忙用大棉袄、大棉裤、棉被包好妻子抱到阳台上,让她呼吸新鲜空气。李华醒过来时,发现丈夫紧紧地抱着她不愿松开。易中天到厦门后,一想到妻子刚刚脱离险境,自己又不在她身边,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像怕失去什么一样。
  易中天能走进央视《百家讲坛》并大红大紫,离不开李华的支持。《百家讲坛》的一位编导非常喜欢看易中天的《读城记》等书。当时,正值《汉武大帝》热播,他就打电话给易中天,约定由他来讲汉武帝。《汉代风云人物》一炮打响后,《百家讲坛》又让易中天讲《三国》,他却拒绝了,并执意要说《水浒》。为了说服他,编导费了很多口舌,他却还在犹豫。最后,他表示要和妻子商量一下。结果,李华坚决主张丈夫说《三国》,于是才有了再次轰动“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说《三国》。
  易中天说,自己只管教书、写作,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妻子一人支撑着。每每谈到妻子,他脸上总是流露出一种幸福:“我这一辈子要是离开了她,简直就没法活下去了。”
  “我平时工作太忙,很难像其他先生那样悠闲地陪太太逛街。”易中天常常觉得很对不起妻子李华,说今后一定要抽时间多陪陪她,和她一起逛逛街、散散步,给她买些衣服、首饰什么的。他希望自己不但要做“一流爸爸”,而且还要做名副其实的“一流丈夫”。
  
  (编辑:梁敏)
其他文献
夏夜星空,凉风习习,巨大的天蝎星座横跨银河。苍穹下,舞台上,夜空中的歌声、乐声或盈如曼柳,或铿如金属。白色的钢琴,琴键上十指翻飞如舞,这是一个空灵的舞台,舞台中央、追光
  本文介绍了汇流河发电厂多年来对贮灰场废水回收利用的管理及相关改造,尤其在原设计冬季不能回收状态、在高寒地区没有其它电厂相关经验借鉴、经摸索改造后达到高寒地区正
  本文介绍了2011年3月至6月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3锅炉贫煤改烧烟煤进行改造,同时对除渣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将原先水式刮板捞渣系统改为干式钢带除渣系统,经改造后干式钢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Kitak Lim近日揭开了2021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海员:未来航运的核心”,旨在提高对海员的认可,提请他们注意海员目前所发挥的宝贵作用,以及将来对航运
期刊
  复合相变换热技术主要是根据热交换原理,利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实现烟气与水的对流换热,达到回收烟气余热、提高水温、降低排烟温度的目的,实现节能降耗和治理污染的目标。本文
  针对锅炉低负荷稳燃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本文就高效低负荷煤粉燃烧器进行初步探讨,阐述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燃烧器稳燃、环保机理及该技术在670t/h锅炉上的应用和节能
  本文主要对东海拉尔发电厂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受热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及水冷屏)磨损泄漏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
  通过对魏桥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厂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提高锅炉运行燃烧稳定性,彻底解决因掉焦灭火发生不安全情况的问题,有效降低烟气中的NOX含量。
作为芒果网的“当家人”,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国企体制内创新,能否把传统旅游业玩出“新花样”?    20世纪90年代初,吴志文回到出生地香港时,感到无比的亲切。起初,他只是想甩脱父亲的威严和掌控,但后来,他越来越觉得,返回香港,在港人纷纷移民海外时加盟中资企业,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  现在的吴志文,是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副总,也是刚成立8个月的旅游网站“芒果网”的CEO。  坐在
  近年来,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大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针对炉管氧化皮剥落时常造成的锅炉爆管事故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电厂常有金属材料及其耐蒸汽氧化性能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