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社会人类学几个术语的理解与观点

来源 :学术动态(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类有民族之分,但无种族之别19世纪以来,人类被划分为不同人种,并常常被用来支持种族主义的旨意,且种族概念被一直认为是社会常规,从而助长了歧视制度的建立。遗憾的是,这些陈旧的资料反复地被使用着。为此,需要提出新的种族理论。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非相对论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在海森堡(Heisenberg)绘景中,全面研究了中性原子与其环绕虚光场的相互作用能量的特性,论证了相互作用能量分布的局域性,并讨论了它随时间
当前,提倡和推进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包括科技界和社科界在内的社会多方面的重要共识。随着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语言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
201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界人士着眼于“四个分清”、着力回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六个为什么”、“四个划分”和“七个怎么看”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本文报导了一种基于Bragg型衍射的声光双稳器件。声光晶体由行波场驱动,声场频率则由系统的反馈讯号控制。实验中,观察并记录了输出光强相对输入光强的双稳特性与固定偏置频率
跨学科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跨学科活动及其跨学科研究也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越来越多地关注,近半年来有以下重要篇章对其展开了研究。
2011年1月13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联合举办了“2020:中国金融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
2011年5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和《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与辛亥百年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办、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办的“2011年国际研究学部国际问题分析研讨会”于2011年2月21—22日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国际形势近期
“波斯古典诗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度立项的院重点课题,并于2009年底如期完成。该课题研究成果《波斯古典诗学研究》作为季羡林先生生前主持的“东方文化集成”大型
一、研究背景上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曾对公平与效率问题有过较为集中的讨论,但当时国内学术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缺乏统一认识。其原因一是将公平与效率看作两件事物,孤立地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