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术老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位老画家的画,一对中年农民夫妇,带着他们收获的农产品,摇着小船进城去……”61年前的一天,吕无愆老师展开一幅国画,给我们上了第一堂美术课。
  初中的美术课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课。吕老师领着我们把课堂搬到西花园里、瑞云峰下、伟绩碑前。入秋,大礼堂东边的仙鹤喷水泉围栏上摆满了盛开的菊花,金黄的,粉红的,淡紫的,墨绿的,缤纷夺目,富丽堂皇;伟绩碑的台阶上也摆满了菊花盆栽,那花瓣儿,四散开的,团成球的,向上伸展的,垂成弯钩的,雍容华贵,高雅素洁。同学们四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沉醉在每一朵盛开的花前,精心描画菊花。我画夹里铅画纸上一朵绽放的绣球形金菊初步成形,正自叹勾勒的线条清晰逼真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菊花的叶片不是对称地长在花茎的一个点上的,而是一上一下参差地长的。我抬眼一看,是呀,我怎么把两瓣叶片都定在花茎的一个位置上呢?我不好意思地回望了一下吕老师,赶紧修改。
  在吕老师的带领下,我还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课余时间跟吕老师学画画。我以长达图书馆一角为主要画面,背景是山亭、林木、小道,主景建筑前有瑞云峰假山群一侧的小假山。吕老师将我这幅素描留存,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也是学生的欣慰。
  1958年大跃进,吕老师带我们到大街上去画壁画。我记得我独立完成的一幅壁画在十全街老房子的一面高墙上,我爬在梯子上,勾线,打轮廓,涂色,写字……这是一首大跃进民歌《社员堆稻上了天》的诗配画:“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画面是高高的堆稻上一位老农悠闲地抽着杆烟,头顶上是朵朵白云和一个大大的红太阳。姑且不说大跃进留下的浮夸风,一个初中生爬在梯子顶上画出这样一幅“大画”(其实是“大话”),也着实让我过了一把瘾。
  吕老师还一度兼任我们的音乐老师。记得她教我们唱抗日歌曲,穿过了一个甲子的烟云,她高亢激昂的范唱还是那么清晰地响在我耳畔:“谁愿意当奴隶,谁愿意当牛马……”
  初中毕业的时候,受了吕老师的影响,我曾经想报考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学画。虽未如愿,但是吕老师的美术课给了我最初的艺术启蒙和伴随我一生的素养。高中时我作为校刊八块大黑板《附中青年》的主编和班级墙报委员,在黑板报的装帧上得心应手,我为自己夹着不同颜色的两支彩色粉笔画出多种装饰线条而得意;工作后,我为一家杂志编辑整期,美工人手不足,就自己动手绘制题图尾饰。更重要的是吕老师教我面向生活,细致观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我的文学创作。就绘画的基础而言,我当然只是皮毛,只是业余爱好而已。我们班一位叫玲玲的女生,最终成了专业画师,她绘制的花鸟上了台历。我想,几十年的从教,吕老师这样的高足一定不少。而一个从事中等教育的老师,不一定要培养出他从事的学科的专家,但是,好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受到熏陶,提高素养,终身得益。
  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到母校任教,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吕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有时还必须参加学校规定的“政治学习”,我清楚地记得吕老师在一次会议上哭诉“文革”时期受迫害的情景,略显苍老的吕老师声泪俱下,凄惨地诉说,那声音,一如当年给我们范唱:“谁愿意当奴隶,谁愿意当牛马……”
  我任教的学科是语文,教学之余写了一篇《报刊病句浅析》的短文,竟然初生牛犊不怕虎,请吕老师推荐给她的亲戚、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吕老师为我寄出了稿件。不多时,吕老师约我到她家里,从信封中抽出吕叔湘先生的回信。吕叔湘先生当时作为中科院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兼任学术刊物《中国语文》主编,年轻的我实在不懂,竟然将这样一篇语文教学小文投寄学术刊物。吕老师展开信笺,一字一句地指点着读给我听,吕叔湘先生指点我可以投寄大学学报或者是相关语文刊物。信的署名是三叔,吕叔湘先生是吕老师的堂叔。之后我按照吕叔湘先生的指点,投给了江苏一所大学的学报,很快就被采用了。这是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发表的第一篇文稿,之后一发不可收,并出版多部编著。每每回忆起我在语文教学研究上的起步,我不会忘记吕老师给我读吕叔湘先生信的情景,那情景一如当年她给我指导画的修改;我也不会忘记一位语文教育大家对于一名年轻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吕老师在第一堂课给我们展示的这幅画,其作者正是吕老师的老父亲,与齐白石、徐悲鸿齐名的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而这些,作为长女的吕老师却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提起过。吕老师的父亲1910年就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神州美术院,之后又曾在南京、扬州、长沙、北京等地师范学校任教,又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正则艺专校长、国立艺专校长等职,1949年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委员、省美协副主席等职,直至1959年在苏州逝世。吕凤子先生的晚年一直有她的长女在身边陪伴。吕老师既有遗传因子的传承,又有从小到大在父亲身边长期的耳濡目染,加上本人的刻苦执着,吕老师本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家,但是她始终如一地把她的一生奉献给了美术教育事业,给了她的学生。
  大师的女儿,一个让人永遠记在心里的美术老师!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20多年前,我来到宋圩小学支教。  开学第一节课,我来到教室,三十几个学生早已安静地坐着等我。他们听说来了个年轻的城里老师,感到好奇,便早早从家里赶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有的学生要翻过后面的大山,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上课。上课前,我说我姓谷,八人口的谷,山谷的谷,稻谷的谷,谷子可以熬粥,祖先来自大西北。学生都捂着嘴巴,吃吃地笑了,眼睛明亮明亮的。  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数学基础更不扎实,排名一
期刊
愣怔,是一个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那样,我是根据舅妈和乡亲们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爹就死了,跟着个疯傻的娘,三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歪着个脑袋傻坐着看,一坐就是一天……”来断定,他的名字也就应该是“愣怔”这两个字吧。  我是去年在老家认识他的。认识他仅仅用了一天,但是,到今天提笔来写出他的故事,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姥姥生于1923年9月初四,2
期刊
那是1983年的初春,乍暖还寒。父亲从嵩县最边远的乡镇——车村乡蹲点回来,吃午饭时,把刚咽下去的一口饭突然吐了出来。待稍缓了一会儿后,又慢慢地吃、小心翼翼地咽才好些。当时父亲并没有太在意,我们也没太在意,只以为肠胃里可能有些炎症,随后父亲到县医院开了几服中药带着,又到他的车村蹲点扶贫去了。  两个月后,父亲吃饭呕吐的症状更加厉害了。五月初的一天中午,我记得那天特别热,中午吃的是捞面,父亲没吃几口就
期刊
去年七月,县城像火炉一样,一走出屋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在这样的天气里,母亲从乡下老家坐车颠簸三四个小时来县城给我送鸡蛋。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大热天想保存好鸡蛋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在乡下好些,山多、树多、水多,不像县城那样“狂热”,但在酷暑,也好不了哪里去,同样一个“热”,要保存好鸡蛋照样难。鸡蛋在大热天里放置几日就会变质,再过几天就会发臭,不及时处理,满屋子都臭的,并且臭味久久不能散去。母亲是个
期刊
八九年前,母亲从朋友手里救回了一只小藏獒。这条藏獒,不是要被朋友掐死的唯一一只,也绝不是最后一只。  而母亲抱养的原因也很简单——个小、脸丑、黑不溜秋,走一步都要踢一次屁股才能邁开腿,丑陋的样子很符合当代的审美标准。  第一次,八个月大的狗,竟然咬伤了路人。我至今仍记得那人腿上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滑动剐蹭的两排深深的伤口。也是第一次,家里人意识到这个小不点是如假包换的大型犬,属于狗主人死亡率最高的犬
期刊
桂花开了,远航的人不知道它为谁而开?是为秋风吹冷的寂寞长空?还是为秋雨洒落的滴滴梦露?或者为了陪它一起苍老的落叶能够采撷那一缕淡淡的桂香?  船人不止一次地低头问自己,守候了四季的情缘在哪里?是望穿秋水的等待?还是心手相牵的思念?还有,在季节的拐角处,枯槁的两双手紧握在一起,笑看岁月风云,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朦胧的月光下,一吹而逝的秋风里,船人曾是你虔诚的侍者。天地悠悠,冷冷中秋,谁在守护你的
期刊
小屋是什么时候没了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也许是我离开家乡之后吧,也许是家里的老屋推倒盖成两层小楼的时候吧。  小屋位于老屋前厅与后堂之间的院子里,坐东面西,门前有一条用并不十分规则的石头铺成的小路,连接着前厅屋与后堂屋。小屋很小,仅容一张小折叠床、一桌一椅;南山墙开有一个小窗,晴好的天气,日光正照在靠墙的书桌上,室内给人洞然之感;偶有一阵风吹过,摇动着窗外的一棵小石榴树,满屋便是游移的影子,如同古老
期刊
凌菲喜欢木棉树,连带着便爱上了那个从小在木棉树下长大的男子。  当窗外那棵陪了自己七年的木棉树枝叶萧瑟时,凌菲为自己短暂的婚姻画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  我从电话里得知凌菲已到达离我不足千米的车站时,瑾萱正在商场里得意地向我展示她看好的第六款风衣。听到我欣喜的惊呼,她迅速收起前一秒矫揉造作下的搔头弄姿,丢下一脸不满的营业员,爷们儿一样地拉着我直奔车站。  虽然凌菲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离婚早在大家的意
期刊
秋雨潇潇,挡不住窗外五彩霓虹灯的明灭不定,遮不住街上嘈杂俗音的泛滥流淌。而我,则如同独守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独坐书房,凝神屏气,挑灯夜读一千八百年前的诸葛武侯。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只能够用这种虔诚方式来拜读的生命。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仔细看。”一千八百年前的烛光是否也是这般摇曳不定?一千八百年前的夜雨是否也是这般淅沥清凉?偌大丞相府,武侯应该也是在这般夜晚秉烛伏案奋笔疾书的,夜色
期刊
午后,喧嚣的城市仿佛安静了许多。我坐在向南的窗前,一手拿书,一手轻摇纸扇,忽然听得窗外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那是蝉在鸣唱,那蝉鸣仿佛一把开启我记忆大门的钥匙,瞬间唤醒了那些大汗淋漓的童年时光。  记得小时候,夏日总是蝉鸣不断。房前屋后,路边河堤,处处是悦耳的蝉声。你走过去,走过来,走过来,走过去,蝉声始终在你耳边鸣响。若哪一天一旦没有了蝉鸣,那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而如今,城市里处处钢筋水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