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盐在肾组织(主要包括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沉积所致的肾损害.该病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病,据欧洲透析与移植协会资料显示,各种原因所致终末期肾病中,尿酸性肾病所占比例为0.6%~1.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变性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言语障碍和吞咽困难、视觉障碍、乏力、疼痛、睡眠障碍、抑郁及痴呆等.其中约有90%的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1-2].言语困难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能力,更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近年来,许多学者对PD患者的言语功能障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科生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多角度、多方面剖析了当代本科生班级管理产生的诸多问题背后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高校;班级管理;措施  近些年,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高校班级管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也被逐渐提上议程,尤其是本科生的班级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在新一代年轻人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多样的当下,如何处理好班级间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促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多巴胺递质缺乏为主要病理和生化特点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治疗PD的有效药物.长期应用这些药物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异动症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运动并发症。
期刊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特有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腺体及基质出现增生并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而体积增大的前列腺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引起膀胱逼尿肌功能的一系列改变,因此而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踌躇,尿线变细,排尿滴沥甚至尿潴留等下尿路症状(LUTS);BPH尽管为一种良性疾病,如处理不及时,也可导致致命的并发症,如上尿路积水和肾衰竭等。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心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收治的172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对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足以说明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文以载道”,更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渗透;语文阅读  前言  教育要坚持以德树人的原则,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和美德的优秀人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上的优
目的 探讨老年宫颈癌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1年临床分期标准为Ⅰ、Ⅱ期宫颈癌,并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同时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163例,按年龄分老年、中年、青年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复发预后情况. 结果 老年宫颈癌的临床分期Ⅱ期病例居多,占78.7%(37/47),中年组为61.7%(58/94
期刊
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其所编码的蛋白质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及其他恶性行为,正常细胞中p53蛋白半衰期短,含量极微,癌细胞和转化细胞中p53蛋白半衰期可延长到几小时,含量可高达100倍.目前对p53的研究主要在其与肿瘤的关系方面.然而p53本身及其调节分子非常复杂,决定着它可在不同的细胞和疾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推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逐渐被重视。现在的日常教学模式也已经慢慢的从老师上课讲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中职英语进行教育教学时,只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灌输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则会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兴趣学习不高,甚至有厌恶心理这样的情况。是十分不利于中职的学生进
目的 探讨醋酸氯己定和三氯羟苯醚两种消毒液对减少老年人常用的义齿软衬材料表面微生物黏附的效果,以预防义齿性口腔炎的发生.方法 对树脂类软衬材料和硅橡胶类软衬材料经两种不同的消毒液(0.2%醋酸氯己定溶液和0.1%三氯羟苯醚溶液)浸泡5 min后,观察材料表面黏附的3种微生物(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菌落计数的变化.结果 树脂类软衬材料本身白色念珠菌黏附菌落数少于硅橡胶类软衬材料,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