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鉴别诊断

来源 :特别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1月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89例,依据手术病理学诊断分为肾透明细胞癌组(59例)与乏脂性AML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组织检查确诊,确诊前患者均拟行CT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作为判定金标准,比较CT检测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组人员的CT值.结果:CT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AML的符合率为85.4%(76/89),敏感性为84.8%(50/59),特异性为86.7%(26/30);肾透明癌组的CT值高于乏脂性AML组(P<0.05).结论:CT用于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且诊断鉴别效能较高,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并再次妊娠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治疗和护理措施,肝素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治疗前后血栓前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肝素组足月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D水平均下降,AT-Ⅲ以及PC水平均上升,但肝素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T-Ⅲ以及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7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早修组(39例).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2~3个月,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早修组在对照组脑室—腹腔分流术基础上,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后昏迷状态、预后改善情况,同时监测两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修组术后GCS(14.89±1.58分)、GOS评分(4.52±0.7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
目的:探讨同期植骨的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对上颌中切牙区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份到2021年5月份收治的上颌中切牙区修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标准,对照组(n=40)在拔牙后延期种植,观察组(n=40)在拔牙后即刻种植,两组均同期开展唇侧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植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唇侧牙槽骨改建情况、唇侧骨厚度情况、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手术完成到术后6个月,观察组2mm位点、10mm位点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观察组2mm位点
冠心病是近年来我国中老年群体高发病症,此病症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日常身体活动等均产生严重影响.而在进行此病症临床治疗时,通常易因各种因素致使其出现治疗失误症状,不仅影响临床治疗质量,同时对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等均产生严重威胁.针对此,为促使冠心病临床治疗质量可得到高效提升,本文将对冠心病及常见治疗误区进行全面、深入阐述,旨在促使冠心病患者身体病症可得到高效改善.
期刊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患儿给予规范化饮食干预联合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共计200例食物过敏患儿,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n=100)与B组(n=100),B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A组给予规范化饮食干预联合药物,比较两组患儿身高、体重、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身高、体重明显增加(P<0.05),A组较B组明显更高(P0.05),铁(Fe)、锌(Zn)水平明显提高(P<0.05),A组水平较B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食物过敏患儿给予规范化
目的:探究分析在进行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时,将阴道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中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8名的基本资料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被临床确诊为异位妊娠,并且选择对应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对患者进行阴道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结果.结果:经阴道内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97.96%).医务人员可通过诊断图像判断患者的异位妊娠状况,患者的图像清晰,并且具有较高敏感度.结论:早期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属于
目的:浅析创伤性颅内出血后导致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为后续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9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创伤性颅内出血的患者为研究样本,经过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根据是否出现脑血管痉挛分为痉挛组及未痉挛组,比较分析两组入院时的格拉斯哥评分,并分析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痉挛组入院时的格拉斯哥评分明显高于未痉挛组(P<0.05);格拉斯哥较低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引发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论:格拉斯哥低评分是颅脑创伤后颅内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危险因
目的:探讨双排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5月至2021-2月这段时间内,我院所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共有66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33例患者,应用单枚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而另外的一组为观察组,同样有患者数量33例,实施双排锚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髌骨骨折功能评分、膝关节损伤评分相比对照组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行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入选时限:2020年6月-2021年3月,观察对象:30例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以电脑Excel表格将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组,15例记作对比组(硬膜外麻醉)、15例记作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可行性、应用价值.结果:麻醉前,两组SBP、DBP、MAP、HR等无差异(P>0.05),胎儿娩出时,研究组SBP、DBP、MAP、HR均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较对比组术中出血更少、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新生儿
目的:探讨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1年2月这段时间,从我院收治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介入治疗方式对患者划分两组,其中有3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以及另外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展开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栓塞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