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渠道黄土状湿陷性处理强夯施工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湿陷性黄土渠道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和经济的处理方法,是消除渠道基础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造成的危害的关键。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辉县段第五施工标为背景,详细论述了渠道黄土状湿陷性处理强夯施工步骤,为同类渠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渠道;黄土状湿陷性;处理强夯;施工
  1 工程概况
  辉县段第五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IV93+280~IV101+230,标段长度为7.95km。根据设计要求本标软弱地基的强夯处理工程包括:湿陷性黄土强夯处理(Ⅳ96+950~Ⅳ97+403.3段与Ⅳ97+762.3~Ⅳ98+500段)面积约9.92万m2。
  2 项目地质情况
  桩号IV93+280~IV94+450为粘、砂、砾多层结构段,以半挖半填为主,挖方深度一般5~7m。渠底板主要位于黄土状壤土、砂壤土中,局部位于卵石层中;渠坡土岩性主要为砂壤土夹细砂、黄土状土和卵石夹中细砂。卵石和中、细砂层一般呈松散状,渠坡稳定性较差;勘察期间地下水位位于渠底板附近,局部高于渠底板,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由于地下水具动态变化特征,水位变化受降雨影响较大,建议施工前复核地下水位。建议渠道边坡坡率:黄土状土1:1.50~1:2.00,中细砂1:1.75~1:2.25,卵石1:1.50~1:2.00。渠底板位于强度差异较大的黄土状壤土、砂壤土和卵石层中,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黄土状壤土、砂壤土、中细砂抗冲刷能力差,中细砂和卵石层一般具中等~强透水性,渠道存在冲刷、渗漏问题,应采取防渗抗冲刷处理措施。
  3 技术参数
  根据设计图纸及试验结果,第一、二遍夯单点击数10击,夯击能2000kN·M;第三遍单点击数3击,夯击能1000kN·M;各遍夯击施工消散期:7天;夯点布置方式:第一遍夯点为正三角形布置,夯点中心距6.5m;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布置,夯点中心距3.75m;第三遍为满堂布置,夯印搭接1/3锤印。具体强夯布点图如下:
  第一遍空心表示;第二遍实心表示;第三遍为满夯
  4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1 起重机及夯锤的选择
  根据试验确定,起重机采用35t吨履带式(自动脱钩装置),夯锤采用圆形锤,锤直径2.5m,选择夯锤重20t,为铸钢材料,吊环为φ50mm,中心为φ300mm排气孔。
  4.2 自动脱钩装置
  35t履带式起重机采用自动脱钩装置。拉绳一端固定在锁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时,开钩绳随即拉紧,而脱钩装置开启,夯锤脱钩下落。同时可保证每次夯击落距相同。
  4.3 强夯施工前,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破坏。
  4.4 强夯区整平
  自卸汽车、装载机配合推土机对强夯区清基深度不小于30cm,将垃圾及腐质土清理出强夯区,以免影响强夯效果。
  4.5 夯锤起降高度确定
  因进行场设备夯锤质量损耗,现场实际锤重19.5t,根据试验确定的参数,第一、二遍强夯落距10.3m,单点夯击能为2000.8KN·M;第三遍强夯落距5.13m,单点夯击能为1000.35kN·M。
  5 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开始前,严格控制夯点的布置位置,精确放样,并会同监理人复核强夯点位的现场放样成果,经监理人签认后,方可开始强夯。
  5.1 强夯施工步骤
  (1)清理并平整场地;(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重复步骤⑸,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换夯点,重复步骤⑶至⑹,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9)按照规范要求,夯击遍数时间间隔1周(7天),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2 强夯施工过程的监测
  5.2.1 强夯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开夯前检查夯锤重和落距,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重量减轻;落距未达要求的情况,在施工中也常发生。这些都将影响单击夯击能。 在强夯前要逐项检测,保证夯击能达到设计要求。
  5.2.2 控制强夯点位偏差小于 15cm,夯锤应保持垂直,其倾斜度不大于30°。
  5.2.3 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
  5.2.4 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5.3 强夯结束条件
  5.3.1 强夯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5.3.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5.3.3 不因夯坑过深发生起锤困难。
  6 质量检查和验收
  在强夯完成以后7~10天,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及《关于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件质量进行检测有通知》豫调建新建【2009】43号要求,委托第三方试验室进行钻孔取样,检查频度为每500~1000m2面积内各夯点之间任选1~2处,自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至其下5~8m深度内每隔1m取1~2个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湿陷系数(小于0.015)。
  7 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7.1 根据设计图纸对每个夯点进行测量放线,并采用木桩将中心点位置标识出来,放线结束后,夯机就位、垫平主车、复验夯点位置,夯锤就位要准确,中心位移不得大于20cm。
  7.2 施工时,起锤要平稳,认真测量和准确记录每一击的夯沉量,如果夯坑底出现较大倾斜或夯坑深度过大造成拔锤困难时,要填平夯坑,重新施夯,以确保施工质量。
  7.3 施工中要注意锤击的声音和夯沉量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工,会同有关人员查明情况,并研究处理意见后,再行施工,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7.4 施工中已满足锤击数要求,但未能满足后一击平均夯沉量的要求时,应增加锤数,直到满足时为止,每个点的锤击数,原则上一次性施夯完毕为宜。
  7.5 强夯施工范围,不得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范围。
  8 强夯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1 履带式起重机、夯锤、自动脱钩装置均确保性能良好,操作机械工均持证上岗。履带式起重机的臂杆端部应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8.2 在强夯时,用警戒线标明施工区域,设专人指挥,闲散人员及与强夯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夯击现场40米范围内。
  8.3 指挥人员、测量人员、推土机及其操作人员在夯锤下落的瞬间,要在夯击范围40米外的地方躲避。
  8.4 强夯施工的夯锤系自动脱钩,现场施工必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不得有任何混乱现象,整个现场应由起重指挥员全面负责。
  8.5 吊车司机、推土机司机都要集中精力听从起重指挥员的号令,不得盲动,夯锤起吊后,禁止任何人从吊杆下方通过。
  8.6 吊车司机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8.7 夯击场地应视情况适当洒水,以防石、水四溅,尘土飞扬,在吊车操作室挡风玻璃前,应增设一面铅丝防护网。
  结束语
  实践证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辉县段第五施工标桩号IV93+280~IV94+450段湿陷性黄土渠道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强夯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同类地质条件下的渠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S].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S].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道路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道路翻浆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对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道路翻浆还会缩短道路正常的使用寿命,所以一定要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要根据实际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主要分析了道路翻浆的原因及防治,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翻浆;原因;防治  在我国的道路运行中,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人们最为重视的一
期刊
摘 要:墙柱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项目,而且对建筑的功能影响较大,在对墙柱混凝土工程进行施工时,要选择强度适宜的混凝土,还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否则会使墙柱出现较大的缺陷或者质量问题。针对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其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还可以降低墙柱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希望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参考与借鉴,从而提高我国建筑整体的质量。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处
期刊
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材料,混凝土是由多种物质构成中,其成分的含量不同,性能也有较大差异。在建筑施工中,施工项目以及设计要求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而且必须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否则会极大的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安全。针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措施,同时对混凝土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建筑单位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因素;质量控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公路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增加,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的公路质量问题是最主要的。质量不过关的公路工程不仅给相关的省市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困难,甚至还会因为多变的天气或其他意外的原因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通过公路工程检测来加强提高公路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公路质量  引言  国家的公路建设关系到了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前进的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公路建设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多整个公路的质量。作为工作路基工程的重要环节,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对道路的稳定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路面压实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期刊
摘 要:我国人口数量比较多,对住宅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为了缓解住房紧张的局面,我国建筑设计的风格一致倾向于中小套的类型。住宅设计的质量影响着人们居住的舒适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住宅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不均衡,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在对中小套型住宅进行设计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建筑设计人员有所帮助,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环节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和改进,因为这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分析了混凝土主体结构综合施工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筑混凝土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模板工程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住房的质量,所
期刊
摘 要:建筑结构的隔震效果是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优化隔震结构体系,使建筑在地震等灾害中,受到的变形以及损坏的程度更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以及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震高发地带,建筑受到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建筑结构隔震设计,主要利用隔震体系,阻隔地震能量的上下传递,降低了建筑上层结构的地震作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的交通行业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交通压力还是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这一问题,我国逐渐对桥梁的建设予以重视,小半径平曲线上装梁板桥是一种我们常见的桥的形式,主要分析了小半径平曲线上装配式梁板桥的施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半径平曲线;装配式梁板桥;施工  1 概述  预制装配式空心板梁桥在公路工程的建设和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桥形式比较简单,施工的难度也
期刊
摘 要:如今,城市化进程发展之势迅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出现在城市建设黄中,形成了一道独有特色的风景线。而在这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确保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通常都会采用高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施工,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效率。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高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实际施工难度复杂,常常会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笔者就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