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探析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人才培养方案、教育主体、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存在党员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脱节、校企协同的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工作机制不完善、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等现象。为更好的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高职院校需要把党员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党员教育实效;强化三个党员教育载体,增强党员作用发挥;构建校企协同的保障机制,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人才培养方案、教育主体、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等已发生深刻变化。校企合作制订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1]。学生入学后,与校企签订合同,兼具学生与学徒的身份,要在“学生”和“学徒”两种身份间交替转换。高职院校的生源既有应往届高中生和中职生,又有来自企业的一线员工,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场所不固定,学习方式不同。这给党员发展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如何发展,如何教育,党员发展质量如何提升,采用什么样的教育途徑,需要什么样的保障机制,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党员教育没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党员身兼企业员工的身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受到新的挑战。一是党员教育没有贴合学生思想特点、学习习惯和专业背景,教育效果不突显。二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党员没能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结构和生活背景设计教育的内容。三是党员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2],没有贴近学生,习惯于按上级组织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教条式的照搬党员教育内容,没能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难以激发学生党员主动学习教育热情[3]
  (二)学生党建工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一是学生党建工作协同育人平台不足。部分企业没有党组织或党组织不健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多的侧重于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内容、日常教学管理的对接,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没能有效纳入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二是校企协同的临时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临时党支部的人员配置、工作机制不完善,党员教育的时间难以保证,效果不明显。
  (三)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由于在校时间短,理论学习不系统,党性锻炼不够,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理论基础不扎实。学生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不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能正确运用辩证的观点思考和分析当前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以致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认识。二是政治站位不高。学生党员注重眼前利益,简单的追求个人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对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对“四个自信”不够坚定。三是奉献精神不足。据调研,一些学生党员过于追求自我价值是否实现,而缺少为党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与壮志。这显示出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实用主义倾向突出,必然影响党员作用的发挥。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
  (一)把党员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提升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1.强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端正党员入党动机。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二是强化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和使命。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党员明辨是非,严守规矩,抵御诱惑,锤炼良好品德修为。四是增强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党员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和能力。
  2.强化体验式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党员学习热情。一是到红色基地、革命遗址和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开展传统革命教育,通过现场教学和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的吸引力。二是选树学习典型,积极宣传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党员学先进,做先进。三是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社区、对群众的服务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奉献、服务精神和意识。
  3.强化“五必谈”,激发党员活力。针对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及时疏导学生的思想矛盾和心理困惑。做到“五必谈”,即学生党员在贯彻组织决策部署、被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接收新党员时必谈;思想和情绪不稳定的必谈;无故不参加党员活动的必谈;学生党员在就业、择业中遇到困难时必谈;困难学生党员生病、发生意外时必谈。通过情感关怀,精神激励,工作肯定,增强获得感,激发党员活力。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教育平台,增强学生党员作用发挥
  1.发挥党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学生党员理论修养。一是通过党校教育,加深学生党员对党的历史、性质、指导思想、宗旨和目标的了解,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的信心。二是通过教育培训,加深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我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掌握,不断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三是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学会正确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去分析、解决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类矛盾,做到学用结合,指导工作。
  2.充分发扬基层团组织的推优作用,为党组织输送优秀后备力量。一是通过共青团推荐,吸纳品学兼优的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给党组织输送好的苗子。二是多形式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锤炼党性,端正其入党动机。
  3.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引导和带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做到不忘入党的初心,牢记时代的使命,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了解和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获得感,激发党员服务社会热情。
  (三)创新校企协同的保障机制,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1.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全覆盖。坚持把党员发展工作贯穿于专业学习和生产实习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企业导师在学生管理、服务、育人作用,深入校园、深入企业,贴近学生党员思想实际和生产实习,做到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全覆盖。
  2.加强校企联动的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一是依据党员发展工作目标和任务,成立校企联动的临时党支部,选派优秀的党员教师和企业党员职工担任组织员,专职承担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吸收、教育,提升党支部政治能力。二是定期开展党务工作者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其理论修养及业务能力。
  3.发挥校企“双主体”“双导师”育人作用,严守入口关,提升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校企共同制订工作方案、共同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实施教育管理、共同开展培训考核、共同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明确校企之间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强,袁向军.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下册)[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511.
  [2]陈诗.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2):65-67.
  [3]王金恒.新时期基层党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责任编辑  姜淑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法学教育诉求已然发生变化,如学生获取法学知识的手段多元化,法学知识的数字化倾向,法律智能工具在司法实践中的大量适用等。这些因素都引导着高校法学教育的线上教学模式应该实现常态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学线上教学的重点不应再局限于对模式的研究,更应将重点转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将提升核心法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将拓展法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作为创新点。法学线
期刊
摘 要: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社会纵深发展,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铸就了其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社会形象。高校辅导员职责使命的完成和人生导师社会形象的实现,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其必要性可主要概括为三点:着眼科学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
期刊
摘 要: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和当代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将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然而,据调查显示,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四个问题:部分高校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重视度有待提升、大学生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认知不足、教师运用广东红色文化的创新意识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广
期刊
摘 要:“泛娱乐化”倾向已渗透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就连高校校园文化也未能免俗,在校园宣传、大学生行为、课程设置与教学、校园网络文化和毕业典礼等方面都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高校校园文化的严肃、高雅和学术特征日益模糊,其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既受到了社会“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此外还受到了文化主导权和校园文化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的影响。我们要采取理性的态度积极面对,真正做到寓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医药类卫生事业迎来飞速发展期。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怀素养愈加成为影响整体医疗环境及就诊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院校医学生是未来各层次医疗卫生行业工作者的生力军,研究其关怀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改进策略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性意义。在这一探索过程之中,诺丁斯的关怀德育思想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诺丁斯;关怀伦理;医学生德育;职业院校  诺丁
期刊
摘 要:研究生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具有相应的社会角色和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研究服务功能和实践服务功能两方面。在梳理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求以及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从研究生群体的社会属性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出发,构建集“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绩效评价”三位一体模式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尝试。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实现大学生立德成才的时代要求。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碎片化和文化传播多元化等挑战,其根源主要在于文化吸引力度无法融入快节奏的文化消费时代,思潮辨析强度无法应对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传承理论厚度无法适应多层次的学生精神需求。基于此,高校应着重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递核心价值、打通“微端”融媒体,掌握传播态势、建设红色师资队伍,坚定文化信仰,以期推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政治化的产物。它是现代公共政治生活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延伸,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广东省多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主体认知不够明确、权利意识淡薄、政治信任较低等现实问题。建议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现实社会政治参与与网络政治参与矛盾的辩证认识,正确认识网络政治参与角色定位,确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体观,完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如果仅从大学生个体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他们的心理仍然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效果难以维持。为此,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统因素,并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有效方法,以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期刊
摘 要:自2015年李克强提出“互联网+”概念后,我国高校纷纷结合实际探索“互联网+”在各项工作中的运用。文章在探索“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实践中,紧密结合高校社区党建工作创新进行思考,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探索“互联网+”思维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和融汇贯通,并提出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高校党建;创新  有效运用互联网高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