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从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开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 创造性思维 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倡导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以下,笔者将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开始谈起。
1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美术作为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创造性有着较高要求。创造性思维是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必备条件,一位优秀的美术家必然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不仅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在进行其它工作时也十分重要。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创造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逐步发育,慢慢从天真烂漫的少年转变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这时学生渐渐失去了少年时期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美术中就表现为美术作品的呆板和拘谨。而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表现力较差,教学内容也是千篇一律,难以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2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
2.1使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觉得初中美术课堂索然无味,对其兴趣很低甚至毫无兴趣,那么试问学生怎么可能具有创造性呢?而当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其不但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课后也会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想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其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可通过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将美术相关的新闻热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采用书画比赛、户外学习、变换表现材料等方式,以此来营造出活跃有趣的美术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2.2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美术学科的重点就是创造,不管是将现实的抽象化,还是将抽象的现实化,都属于创造的范畴。在美术课堂中,学生通常都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对此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美术作品对创造性的要求较高,要求绘画者对心中所想、对思维进行表达。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对权威进行质疑,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学生思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化教学,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广阔的创造空间,以此达到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2.3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无法理解教材内容等情况。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美术课本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美术中相同符号可以具有不同意义,表现不同形象,不同符号可以具有相同含义,表现相同形象”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改变传统的分析讲解方式,转而采用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其它符号取代原来符号,观察实际效果。这样学生在实际尝试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不同符号确实可以表示同一形象,而且还可以表示其他形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建构式教学方式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对其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满足社会需求。据笔者了解,不少教师没有认清当前形势,也没有对新课标进行充分理解,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呆板落后,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采用建构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用美术的手法表现自己思想,突出思想的独特性;在交流展示作品的环节中开拓思路,自觉地提升自己。以此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3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美术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综合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淑娟.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J].美与时代(中),2011,(1).
[2]吕雅文.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0,(17).
[3]张弘.打破思维瓶颈,拓展发展空间——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0,(12).
【关键词】初中美术 创造性思维 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倡导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以下,笔者将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开始谈起。
1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美术作为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创造性有着较高要求。创造性思维是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必备条件,一位优秀的美术家必然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不仅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在进行其它工作时也十分重要。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创造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逐步发育,慢慢从天真烂漫的少年转变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这时学生渐渐失去了少年时期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美术中就表现为美术作品的呆板和拘谨。而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表现力较差,教学内容也是千篇一律,难以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2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
2.1使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觉得初中美术课堂索然无味,对其兴趣很低甚至毫无兴趣,那么试问学生怎么可能具有创造性呢?而当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其不但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课后也会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想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其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可通过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将美术相关的新闻热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采用书画比赛、户外学习、变换表现材料等方式,以此来营造出活跃有趣的美术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2.2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美术学科的重点就是创造,不管是将现实的抽象化,还是将抽象的现实化,都属于创造的范畴。在美术课堂中,学生通常都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对此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美术作品对创造性的要求较高,要求绘画者对心中所想、对思维进行表达。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对权威进行质疑,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学生思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化教学,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广阔的创造空间,以此达到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2.3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无法理解教材内容等情况。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美术课本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美术中相同符号可以具有不同意义,表现不同形象,不同符号可以具有相同含义,表现相同形象”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改变传统的分析讲解方式,转而采用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其它符号取代原来符号,观察实际效果。这样学生在实际尝试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不同符号确实可以表示同一形象,而且还可以表示其他形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建构式教学方式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对其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满足社会需求。据笔者了解,不少教师没有认清当前形势,也没有对新课标进行充分理解,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呆板落后,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采用建构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用美术的手法表现自己思想,突出思想的独特性;在交流展示作品的环节中开拓思路,自觉地提升自己。以此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3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美术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综合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淑娟.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J].美与时代(中),2011,(1).
[2]吕雅文.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0,(17).
[3]张弘.打破思维瓶颈,拓展发展空间——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