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洁癖”说再见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hi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结合被证实为是辅导强迫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案例中,一位来自中职一年级的女同学受到强迫清洁行为的困扰,心理辅导老师采用认知行为理念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来访者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建议下到医院进行医学方面的药物治疗,辅导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强迫症;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57-03
  一、问题简介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患病率为1%~3.6%,约三分之二在25岁前发病,中学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环境、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强迫症的发生率较高。统计表明,强迫症是对在校青少年产生较大困扰的一种神经症,常对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使其难以坚持继续求学。
  在对强迫症的众多心理辅导方法中,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结合被证实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案例报告中,一位来自中职一年级的女同学受到强迫清洁行为困扰,心理辅导老师采用认知行为理念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来访者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建议下到医院进行医学方面的药物治疗,辅导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个案背景
  来访者小玲(化名),女,16岁,在本地村镇居住,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初中毕业自本地重点初中学校,对自己进入中职学校感觉“不甘心和失落”。小学时期因为读书原因长期借住在生活和教育条件较好的阿姨家里,初中与父母同住,母亲管教严厉。家里有一个姐姐在中职求学阶段有强迫症,目前每次下班都要反复清洁接触过的物品并强调工作环境很脏。母亲因为在农村觉得自己有两个女儿可能会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对两个女儿向来管教严格,希望她们长大能成才。小玲日常做事情比较追求完美,有较严重的拖延行为。入学后小玲主动向班主任自述有比较严重的“洁癖”,提出希望预约心理辅导。
  三、来访者问题描述
  小玲自述有较为严重的“洁癖”,主要问题是入学以来因宿舍没有淋浴喷头,洗澡需要用水桶打水,小玲在每晚洗澡前,都要反复清洁自己装水的水桶,常常清洁四五次甚至更多,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以上,给同宿舍同学和班级宿舍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本人对此也十分痛苦。宿舍同学有时候觉得小玲的行为影响她们晚上正常休息,偶尔还会被宿舍管理员扣宿舍分。对同学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给小玲带来压力,小玲尝试过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每次都是洗过几遍水桶后,心理的焦虑才会得到释放。她和辅导老师沟通表示,只有洗过桶才觉得不会弄脏自己,自己身体干净才不会弄脏床。此问题已经从入学开始持续三个多月,并有逐步加重的迹象。小玲在初中时虽有爱干净的习惯,但是清洁现象不会像现在这么频繁,也不会带来这么多痛苦的感受。目前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焦虑,有迫切改变的意愿。清洁现在已经占用了小玲大量时间,每晚清洁到很晚导致睡眠时间受影响,身体时有“精疲力尽”的感受。虽然过度清洁行为对日常学习生活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對本宿舍同学影响较大,造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紧张。目前没有因为此问题有就医的行为。
  辅导老师经过与小玲的沟通,发现:小玲的清洁行为是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引发原因只是觉得身体干净不会弄脏床,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三个月;社会交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生活中有加重的现象。综合以上情况判断,小玲疑似出现强迫症情况,属于强迫症中强迫清洁行为。辅导老师在征得小玲同意后,主动联系班主任,安排时间与家长面谈,建议家长及时送小玲到医院心理科确诊治疗,并根据医生的诊断建议利用认知行为疗法辅助进行心理辅导。
  四、原因分析
  强迫症成因较为复杂,在本案例中,小玲的强迫清洁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
  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强迫症在25岁前发生,小玲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发展都较为迅速,体内各种激素变化较大,此阶段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据了解,小玲的姐姐也有类似的强迫症情况,发病时间也是16岁左右,与来访者发病时间接近,不排除遗传等生理因素影响。
  (二)心理原因
  小玲做事情有比较明显的完美倾向,为此还常导致严重的拖延行为,使得很多应该做的事情都无法完成。小玲自身对焦虑情绪的处理缺乏一定的技巧,当焦虑出现的时候,自己很着急,又缺乏一定的焦虑管理技巧。
  (三)社会原因
  小玲从重点初中进入中职学校,身边学习环境的改变,致使其心理存在较大落差,刚入学时还存在失眠、焦虑、悲伤等不同的情绪困扰。
  据小玲母亲描述,小玲是母亲的第二个女儿,她还有一个姐姐。在农村存在的封建思想里,没有男孩会让有的人说“闲言碎语”,小玲母亲性格要强,听到这些话就觉得更加要让两个女儿“出人头地”,因此对两个女儿自幼要求严苛,犯了一点点错误就严厉惩罚,导致两个女儿做事较谨慎,追求完美。两个女儿在16岁左右都出现强迫清洁的行为,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小孩的成长也有较大影响。
  以上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小玲强迫清洁行为的发生。
  五、辅导设计
  在初步与小玲会谈了解情况后,判断小玲有存在强迫症的可能,心理辅导老师与班主任、家长沟通后,共同确定初步辅导方案。考虑到小玲的情况,在本辅导个案中主要采用心理辅导(行为认知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辅助药物治疗,同时完善小玲的社会支持系统,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具体设计如下。
  (一)社会支持
  依据《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此类情况需要及时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在征得小玲同意后,及时联系班主任说明情况。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后,在学校会议室召集心理教师、学生家长、班主任、德育处领导共同商讨辅导方案,希望让学生从社会支持方面得到帮助,主要措施有:
其他文献
香菱学诗 王蒙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节枝蔓。它脱离开宝黛钗的爱情主线与凤姐的家政主线,前无铺垫,后无余波。还有,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教授林黛玉,讲得老一套,看不出天上掉下来林妹妹的个性,没有独树一帜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端雅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觀)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
在《读书》二。一八年第五期《康托洛维茨其人其书》一文中,作者徐震宇试图通过对康托洛维茨历史处境的还原,来揭示其著述的思想意义。这种写作进路通过对写作者时代语境的把握,来窥探其真实的写作动机。但这种细微的写作态度,并没有消除作者对于康托洛维茨的疑惑,这种疑惑表现为对于康氏著述一些隐微表达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促使作者在行文之中不断自我诘问:康氏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诘问在全文末尾处达到高潮,在这里,
重视课堂提问 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环节。课堂提问是教学艺术的综合反映。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一、从提问入手,引出新知  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作为刺激信号的第二信号系统是我们上课经常使用的。教师上课就要采取对器官有刺激的语言引起学生回忆,挑起学生兴奋点。如我在教学“比例尺”时,我就问学生“老师现在每人发一张白纸,
今年《读书》第二期刊登了朱鲜峰的《一流大学之梦:四十年代“学术独立”论战回顾》一文。读后颇多感慨。对文中引用的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的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张反复读了几遍,读来读去,总觉得不像是心目中那位上世纪最为著名的自由主义者本人写的。然而,朱鲜峰的考据显示,“由政府指定五所大学做到第一等地位”的建议确为这位“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
在浙江松阳,有一个特殊的家庭:48岁的男人刘豪瑾、44岁的女人周玉英、41岁的男人赵金龙,还有两个男子的两个女儿,5个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口锅里吃饭。刘豪瑾是周玉英的前夫,2000年不幸摔伤,下半身瘫痪,终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2006年,周玉英带着刘豪瑾嫁给赵金龙……12年来,这一家人相亲相爱,赵金龙和刘豪瑾更是情如兄弟。  “顶梁柱”重残击垮甜蜜小家  在浙江丽水松阳县新兴镇上安村的一间新
〔关键词〕心理剧;亲子沟通;亲子关系  进入青春期以后,子女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倾向日益明显,而父母还没有能够及时从儿童时期的父母角色——比较单纯的保护和控制中转变过来,再加上社会飞速发展,两代人之间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亲子沟通带来了问题和困难。心理剧为改善亲子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它通过演绎生活中的人和事,寓教于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助
#老师上网课被全家围观#  近日,一群特别旁听生听网课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的占老师端坐电脑前上网课,身旁坐着的一群“沧桑的学生”则是家里的父母和叔叔婶婶们,他们都在认真听课。占老师是高三地理老师,拍摄者是占老师的妻子,她表示,家人从没听过老公讲课,虽听不懂但觉得很厉害。  @薛定谔的负熵:一群当年甚至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硬是一代代地培养出了老师、教授、科学家。一个国家从一贫如洗硬是一步步在这个
在体育的世界里,有关使用禁药的故事层出不穷。这不难理解,如今的体育比赛“商”味儿很重,比赛成绩与金钱挂钩,一旦涉及钱,总有人铤而走险。到了使用禁药这一步,再与之探讨道德与健康已经毫无意义,倒是催生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这种专门的组织。你吃我罚,天经地义。从约翰逊、阿姆斯特朗到莎拉波娃,多少伟大的运动员栽在吃药的勾当上,即便有再多委屈,也只能认栽,极少见死扛到底的运动员。由此可见WADA在规
〔摘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庞大,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难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心理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于是做了一个个案研究,仔细分析案主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然后去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这个留守“心理孤儿”走出困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孤儿;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走进绚丽多彩的文化宝库  中华大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到统一安定、贯通中西的秦汉,到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唐宋,再到农耕发达、资本萌芽的明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已然形成了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孕育出了众多优秀的文化内容。  众多深刻思想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沉淀出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底色。“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教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