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林强十进麻风村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事。
  什么是共产党员?首先必须是好人,是好人中的尖子,我仅仅是做了一个好人应该做的事,如果用党章要求自己,应该比现在做得更好。
  ——林强的内心独白
  
  ★ 引子:查尔瓦上的晶莹冰花
  
  1987年深秋,喜欢摄影的林强到贡嘎山守候日出。他和一位彝族向导头天傍晚就出发上山了,小伙子知道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山洞,可以在第一时间看见太阳升起,把贡嘎山上的积雪照得金光灿灿。但是,他们必须预先爬下去,在那里等候整整一个晚上,山上冰天雪地的,气温很低。到了山洞,林强和向导只好蜷缩在那里休息。小伙子裹着一种叫做“查尔瓦”的羊毛披风,堵在洞口,说什么也不肯往洞里挪一挪。天亮的时候,林强猛然看见,小伙子的查尔瓦上,无数冰品,凝结成了一朵晶莹剔透的冰花,在霞光中闪闪发亮。泪水一下于盈满自己的眼眶,林强知道小伙子为自己挡住了整整一夜的风雪和寒冷!
  四川省教育厅的党员干部林强说,这一朵冰花,二十多年里,一直在自己的心翠闪烁,它不断地净化着自己的灵魂。
  
  ★ 一进麻风村——发现一个被爱遗忘的地方
  
  2003年、林强在工作中得知,凉山州布拖县有一个“麻风村”。那里人迹罕至,二面是万仞大山,一面是飞流湍急的深谷,村里生活着67户177个村民,都是曾经的麻风病人和他们的后代。
  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旦染上,病人会皮肤麻木、变色,直至毛发脱落,鼻子塌陷,眼睛失明,手脚畸形。上个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把麻风病人集中治疗,病好了,但是他们还是不能被外界接受,就十活繁衍在这里了。
  做事热情、雷厉风行的林强,恨不得马上去那里看看,可是,出于对麻风病的恐惧,一直没人敢给林强带路。直到2005年3月,才有人带着林强踏上去麻风村的路。缠绕在大山上的小道,陡峭崎岖,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绝壁。他们攀着草根树藤,走了大半天时间,才走进村口。
  麻风村的景象,让林强倒吸了一口冷气: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土房、窝棚,门口站着一些目光呆滞、衣不蔽体的老人和光着屁股、赤着脚的小孩。随后林强渐渐了解到,因为利外界隔绝,全村人种着在荒山石岭开垦的500多亩薄地,种着苞谷、洋芋,成熟了就收回来,大家分着吃。村民的屋千里大多没有床,人们都是席地而睡,更不用说电灯、电话和电视这些现代家电用品了,他们连听都没打听说过。
  在阿聪尔聪老人独居的茅草棚前面,林强看见这位64岁的麻风村村民,双手因为麻风病而缩成作状的拳头,赤裸着上身,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林强心疼地走上前去,连忙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不知所措的老人的身上。后来,林强还钱给他盖好房子,为他出门方便,送给他一个手电筒。一天,阿聪尔聪对林强说,他的手电筒坏了,林强答应给他买去新的。可是一个月以后,林强再去,老人已经走夜路摔下了山崖。
  这次,林强在村子里住了四天,四天都是在震惊中度过的,他心里有了许多计划,他要让这里充满爱和温暖、光明。
  
  ★ 二进麻风村——有了宽敞的路,有了许多第一次
  
  没过多久,林强第二次到麻风村。这次他为了登山方便,特意穿了一双大码鞋,可是山路太陡,又很泥泞,走得他大脚趾血流不止,只好把鞋尖剪开一个洞,亮出来。
  走了8小时,才走进村子。林强刘村长说:“你们不能一辈子走这样的路!”他把两万元钱交到村长手里,要他们从山下修一条宽敞的路到村里。村里的人们都惊呆了,捧着这笔沉甸甸的钱,村长马上组织人力,他要尽快架起通向村里的彩虹。他知道,这其中的1万元,是林强的私房钱,另外1万元,是林强找到一些朋友凑的。
  路很快修好了,从此林强沿着这条路进进进出出,给这个大凉山的“孤岛”带来了数不清的第一:第一个在村子里吃饭的山外人;第一所学校在林强的努力下修建起来;麻风村有了第一个厕所;麻风村有了台发电机,有了第一盏电灯:升起第一面国旗;第一块橡皮擦:第一台电视机……
  去年夏天,麻风村遭遇大旱,地里的玉米叶子都能够点燃。林强天天给布拖县有关部门打电话,了解情况,要他们转告村民,他不会扔下他们不管,他会去的。接着,林强在成都买了4000公斤大米,还收集了1000多册图书和100多件衣服,连同家里的DVD和彩电,装了满满一车,亲自押送到村里。
  
  ★ 每一次进麻风村——都带去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强第一次到吉吾么奋扎,竟然让他毛骨悚然。因为麻风病的后遗症,她全身溃烂,满脸都是黑色的疤痕,只有用一块头巾把脑袋包裹起来。林强到她家,给她送去生活用品,给她敷药,帮助她治愈了溃疡。现在,吉吾么奋扎已经告别了头巾,逢人便说,林强给她带了水果糖,像杉木树一样香甜呢!
  随着每一次到麻风村的深入,林强看到村里的第二代、第三代,都很健康,能够背着一两百斤的东西在山路上疾走,但是却不认识一个字,整天放牛放羊,林强很着急,希望能够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他四处奔走,说服县政府拿出20万元,在麻风村修建一所学校,他又自己掏腰包贴补教师工资,请来两位老师。
  2005年9月15日,麻风村的第一所小学开学了!林强把自己积攒的3万元稿费和朋友资助的财物共7万元捐给学校,自己担任名誉校长。那天早晨,6岁到16岁的34个孩子坐进了课堂,全村人兴高采烈地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林强给学生背上书包,里面都装着一份礼物:水彩笔和铅笔。他拿出从成都带去的国旗,用竹竿升起,村子第一次飘扬起共和国的鲜红的旗帜。
  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村单人感激、兴奋,杀了猪、宰了牛羊,每家每户分到肉、大米和土豆,全村一片欢腾,比过彝族新年还要热闹。
  从2003年3月开始,到2007年7月15日,林强十次走进麻风村。每一次,都给麻风村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强成为麻风村人共同的亲人,他们在山崖上刻着他的名字、感谢他。
其他文献
妈妈,爸爸,不要为我哭泣,把爱给别的孩子,让他们插上我的翅膀,替我飞翔……  ——题记    妈妈,爸爸,你们在哪里啊?女儿得走了,上帝在召唤我,我要去的那个地方叫“天堂”,从此,我将是天边最亮的那颗星,注视着你们,祝福着你们。  5月12日那天,那一刻,天摇地动,十多米高的教学楼轰然倒塌,我躲在墙角,房顶塌下来,搭成三角形,罩住了我,幸运的是,塌下的石砖没有砸到我。  时间在流逝,周围一片死寂,
期刊
题外话 心情自然耳静,要体谅生活的艰辛    彭州市西郊中学 佚名:  最近我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情,每当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会被邻居晚上开小食店的嘈杂声弄醒。我很烦,心里不停地责备他们。可是母亲却说:“他们也是迫不得已,为了支撑自己的家,多辛苦啊!瞧,你爸爸不也是这么晚了,还在忙吗?你该理解他们啊。”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有些自责了。可是睡不好觉,我该怎么办啊!  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不该妨碍他人,这是公德
期刊
奶奶有4个儿女,老二也就是我的二伯,平日里非常少语,但他给乡邻们的印象却很好。二婶是二婚嫁到二伯家的,哥哥也是带过来的,家里穷,所以二伯没再要第二个孩子。  哥哥来时10岁光景,也是个懂事人了。他知道“爸爸”并非爸爸,因而,哥哥和二伯之间总是一片沉默,无形的代沟横在了他们之间。  婶说,哥哥以前学习很好,可过来以后就不如以前了。他从来都不主动和二伯谈话,而二伯也似乎对他不闻不问,即使有时说两句,也
期刊
普通中学生的匆忙人生    唐俊,营山中学高一学生。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生,坐在教室里,高挑的个子,乌黑的头发,眼睛透出聪慧刚毅的目光。但是,她和别的同學不一样的是,上课前,总是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刚刚坐下,上课铃就“丁零零”地响起来了:下课后,也是铃声一响,她总会一下弹出座位,飞一般跑出校门,转眼消失在回家的路上。  唐俊为什么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12年了,唐俊的每一天,都是在这样的匆忙
期刊
维果  5eptember  1 Chusok(韩国中秋节September 24)  2 International Day of Peace (国际和平日September 21st)  3 Labor Day(美国劳动节First Monday in September)  4 Bierborse (啤酒节September)  5 Accordion Fiddle Festival (
期刊
热线对接    李科树(南溪县南溪中学):  进入青春期,我的性格变得外向了,由一个有礼貌、听话的学生,变成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经常惹是生非。比如,看见班上一个女生的长头发柔顺地披在腰间,就趁她不注意,抓在手里玩起来。结果被她发现,生气地用书打了我一下,一群男生立即起哄,说我调戏良家妇女。她被气哭了,我只得向她道歉,逗她开心,那几个男生又叫我“花心大萝卜”。  看见花园里的花漂亮,欣赏它,喜欢它,
期刊
雪花在满天飘撒,遍地堆积,然后就是一片银白。寒风偶尔起舞,舞动寒冬寂寞的树,舞动山脚下少年长长的头发。  对于阿尔布族人而言,神秘的山已成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白色恐惧。在山的深处,不知有多少雪白的骨骸堆积,而山下也不知有多少被泪水模糊了的双眼。活着的人总感到无助,感到前路渺茫。  山上的路人啊!你可知山下有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等你归来。  阿尔布达的父亲是天底下最善良最慈爱的父亲。可是,在阿尔布达五岁时,
期刊
主持人:田 星  青春短信  迷上“青春热线”很久了,每次看到它,都给我一种莫名的感动,读后,久久不愿放下。  广安市龙泰镇中学  吉利美    热线对接    落雪(遂宁市安居职中):    借到一本描写师生恋的韩国小说,读完后,我如痴如醉,天天想着故事里的情节,关注学校的老师,希望找一个比我大的男朋友。其实我并不是刻意模仿小说,只是感觉这样的话我会更高兴。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朋友,她们都说我有病
期刊
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打了半个月的“硬仗”,大家都已疲惫不堪,好在接下来就可以同家,寝室里活泼泼地流动着欢畅的气氛。  “真的不回家么?”睡在上铺的林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把头伸下来问。王雪点点头。她还要说什么,王雪赶紧一举手说:“打住,别再劝了。”她是想要考验一下自己这个娇娇女的毅力,也想体验一下全新的生活,所以决定在这个寒假不回家。  送走最后一个同学,寝室里静得只剩下那只咔咔转动的闹钟和自己的心跳声
期刊
两个13岁的女孩,生活在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在城市里被幸福包裹,一个在大山里苦苦追求梦想。她们因为一篇文章而结识,两个世界有了交集,有了这个关于爱心与坚持的故事。    城市女孩小敏讲述:    妈妈常对我说,你们这一代是酒心巧克力,被甜蜜包裹着。  13岁的我平静地生活在幸福构筑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地爱和被爱着。我喜欢阅读,喜欢用读到的那些美词佳句来描绘自己的欢乐,也会像所有青春期少女一样,为赋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