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与现状

来源 :现代国际关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战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二、三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时苏联内外处境严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集中力量搞工业化,以有限的资金、资源和人力建设国家最急需的经济部门。实践证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客观上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
其他文献
<正> 苏联是世界上拥有庞大的科研队伍的国家之一,目前科研人员的数目已超过150万,其中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约占40万左右。全国现有科研机构5070个(包括高等院校的附属机构在内),其中作为研究实体的科研所有2649个。60—70年代以来,苏联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社科研究机构蓬勃兴起,社会科研人员在研究和解决苏联社会发展的迫切问
苏联的解体结束了冷战时代,解决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意识形态的争论。在这以后,争论集中在两种资本主义模式的竞争上:英-萨克森/新美国模式和欧洲-日本模式。长期以来,日本因工
<正> 1975年2月,英国保守党史无前例地推出一名妇女担任党的领袖,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1974年4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撒切尔夫人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再奏凯歌,撒切尔夫人得以蝉联首相执政迄今,成为自邱吉尔以来执政最久、权力最大的人物。她还宣称准备继续竞选第三任首相。这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为什么能够连续执政?其内外政策主张又是如何?本文拟结合其党派背景及国内外形势予以简介与剖析。
讨论为企业寻觅信息技术专家方面的问题。作为原始资料,探讨了曾在不同类型信息技术领域工作过的6名专家的记录。作为理想对象应是不扭过30岁,??实际工作5年的学土,具有优秀的职
<正> 去年来,西欧主要国家同美苏之间的外交活动十分活跃,在为推动美苏首脑会晤和裁军谈判取得进展方面表现特别积极。这表明,面对里根坚持搞战略防御计划和苏联新领导开始调整策略而出现的美苏争夺的新形势,西欧在设法继续保持美国核保护和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特别是酝酿研究建立欧洲反中、短程导弹防御系统)的同时,正以大力促进美苏和东西方之间的裁军谈判作为维护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一手,并把此列为其当前对外关系中优先考虑的一个重点。
高技术具有变化迅速、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改进快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高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性。高新技术产品一旦被市场接受,需求会迅速增加,从而带来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