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泥沙输出的激光测量技术

来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堰塞湖过流侵蚀与下泻的泥沙流出形态,有利于指导避难及防治措施。近几年世界各地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其观测方法。如数值模拟法、模型试验法……但就其相关的详细数据非常有限。2010年吉野弘祐等人应用激光地形测量研究了2008年日本因地震形成的沼仓裹泽、川原小屋地区堰塞湖形状及堰塞湖下游侵蚀堆积状况。将激光地形测量与以往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实地调查进行比对,其结果一致。应用激光地形测量数据对堰塞湖及下游泥沙移动进行观测,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堰塞湖及下游泥沙变化的详实资料。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整理堰塞湖下游
其他文献
为了在峡谷中重建历史洪水,对2个垂直分布的假定只受大型罕见洪水影响的沟谷、河岸的植被特征进行调查,对过去20a里主要洪水事件期间的洪峰流量和平摊流量的最大水位进行评估。
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取得的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我国西南干热河谷草地土壤侵蚀模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10°~56°坡度范围内,土壤侵蚀模数分布范围为820~2 418 t/(km2.a),样地土壤侵蚀模数M与坡度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