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建模法”在平衡移动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y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高中化学的难点和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鉴于该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觉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对改变条件使得化学平衡移动及反应物转化率如何变化的相关问题模糊不清。教师在高三复习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建模法”创设思维模型,用建模的思想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熟练应用相关知识,顺利完成本章节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建模法 平衡移动 应用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重要的理论知识,也是多年来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由于化学平衡内容抽象,因此学生尽管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会束手无策。借鉴数学的建模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建立具体的思维模型,通过“分析抽象问题→构建化学模型→建立化学关系→回归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使问题简单、明了化。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建模法”在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中的应用。
  一、用“建模法”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及其他物理量均保持不变。然而,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将被破坏并发生移动,平衡移动则导致一些物理量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平衡移动必然导致某物理量发生改变,则一旦反应混合物中该物理量不再改变,说明可逆反应已达平衡。
  例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g) Y(g)2XY(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XY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D.X和Y的消耗速率相等
  解析:该反应的特点:首先是可逆反应,其次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根据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的推断,该反应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总压强是不变的,故A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同理推断,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随时间变化,B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X和Y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消耗速率始终相等,D也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显然C选项符合化学平衡状态的要求,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答案为C。
  二、用“建模法”解决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
  对于化学平衡移动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外界条件的改变结合反应的特点(正反应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还是缩小的反应)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平衡移动必然导致各种量变,反过来,也可以由题目告知的量变信息,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再由平衡移动的方向结合反应特点(或条件的改变)可以判断条件的改变(或反应特点)。在处理具体习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以下思维模式:
  启发学生由题中信息分析“条件的改变”、“反应的特点”、“各种量变”等要素,然后根据它们的联系作答。
  解析:本题所列反应是正反应为放热、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可依据温度、压强、浓度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以及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浓度的关系进行判断。A项温度不变,缩小气体的体积,根据玻意耳气体定律(PV=C)可知气体的压强必然增大,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lF的转化率增大。即A选项的说法正确。B项温度不变,增大体积,其压强必然减小,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lF■的产率应降低,不应增高。故B选项的说法不对。C项升高温度,对放热反应来说,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增大体积即减小压强,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选项错。D项降低温度,体积不变,有利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使F2的转化率升高。故D选项错。答案为A。
  三、利用“建模法”解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在高考理综试题中,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出现的频率很高。对于这类计算题,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建立“三行式”思维模式,利用“三行式”模型分析解决。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得当,无论遇到怎样复杂的试题时都不至于无从下笔。具体方法为:在可逆反应方程式下面列出到达平衡的过程中,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和平衡量(其中的“量”为物质的量或浓度,但必须一致),然后根据题中信息找关系,再列方程式计算。
  解析:本题考点是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可以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列出三行式,再找关系列函数式。
  在高中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解决中应用“建模法”,是简化问题解决过程、提高习题解答准确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度认识“建模”的重要性,精心选择范例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建模”的方法、形成“建模”的习惯,为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宝.“建模法”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1(Z2).
  [2]蔡振球.等效平衡中“建立模型法”的理解及应用.新课程(中旬),2012(12).
  [3]阳江.“数学建模”在研究化学平衡中的应用.高中数理化,2013(1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机制的逐步深化,初中历史已经成为该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针对我国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意见,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应用  理论的最大用处是要给现实指导,如何对理论加以实际应用,需要讲求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多年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初中历史教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双面磨镶术(B.S.L)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角膜欠厚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角膜欠厚高度近视眼的最佳治疗方法
摘 要: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受力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一直是高考热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平衡问题,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出了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三种方法:解直角三角形;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  关键词: 平衡 解直角三角形 图解 相似三角形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受力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平衡问
拓宽党报的服务功能海南日报总编辑林凤生我们的党报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维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改革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大紧急问题。同时,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在科学地认识自然的情况下,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而地理作为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环境的一门学科,对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本文从为什么要对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进行研究,展开分析与探讨,说明了对该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开发策略。  关键词:
摘 要: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及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掌握探索科学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其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文章主要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课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及化学现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理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因为教学模式、教师固有知识及教学理念、学生思维的定势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作者结合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结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复习课,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初中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抽象,教师如果不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在课堂教学中就很难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在于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诸多教学方法中,我对启发式引导教学法“情有独钟”。  启发式引导教学法是指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特点学生较难理解,将微课、多媒体课件、模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逐个突破重要点,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Cha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