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性骨损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来源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氟性骨损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氟性骨损伤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选择氟接触工人的年龄、工龄、车间、饮酒史、降钙素受体(CTR)基因作为输入层,以是否患氟性骨损伤为输出层,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训练网络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验证网络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果模型的拟合度为99.2%,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77.3%、87.0%、82.1%和94.4%。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氟性骨损伤发病风险的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操纵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与提示所在的时段位置,考察提示能否通过影响个体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控制来促进其任务表现。结果发现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任务的正确率。内部
目的探讨筛查新生儿疾病时两种采血针的临床应用及血标本的质量。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3月在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医院出生72h后哺乳在6次以上,且为体重正常的120例足月新生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钴基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异种钢焊缝,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得到了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通过对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金相检测、硬度分析、晶间腐蚀等试
众所周知,网络自产生以来,起到的是“双刃剑”的作用,人们在感受网络所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只要有互联网存在地方,就随时会有让每个个体完全暴露在网络社会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石油化工企业也要科学地发展。我国对石油化工企业一直以来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的基础比较低,在生产上存在
为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适应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必须对设备适时更新。应采用技术性能更先进、经济效果更显著的新型设备来替
氮氧化物(总称为NOx)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有效消除贫燃条件下的NOx是催化界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利用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钙铝石系晶体材料12CaO·7Al2O3(C12A7),首次合
人工分子识别研究是生物有机化学前沿富于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本文致力于新型手性不对称脲、胆甾和芳杂环类分子钳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阴离子、中性分子和手性分子的识别及对
电子城商务中心属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园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北隅四环外大山子环岛东侧.是科研开发与新技术、新产品孵化基地.为提升人文与商务交流环境,除缓解大山子环岛饱和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