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篮球比赛中影响裁判员临场判罚的主要因素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裁判员是篮球运动比赛的具体组织者,他们依据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来规范和控制比赛。比赛过程是否顺利,结果是否公平、公正,都依赖裁判员细致的临场工作。而篮球裁判员的临场判罚的准确度、尺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比赛双方的成绩和名次、运动员临场的正常发挥、教练员战术的运用和观众的观赏性。所以说一名篮球裁判员对裁判法的理解、对现场事件的处理、自己的裁判经验等都影响到一场篮球比赛的流畅性和公平性。可见裁判员对整个篮球运动的兴盛也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影響裁判员临场判罚的主要因素。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优秀硕博论文、知网的检索,广泛阅读近年的有关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篮球裁判临场判罚的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收集研究与分析。
  (2)访谈法
   对柳州市篮球裁判协会主席副主席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书面调查问卷,让裁判员、运动员代表、篮球比赛组委会成员、不记名填写,向裁判员发放90份,篮球比赛组委会成员发放5份,运动运代员表发放5份,共发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
  二、结果与分析
  1.篮球裁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掌握程度的影响
  篮球竞赛规则是篮球竞赛法规,是裁判员临场执法的依据,篮球裁判法是裁判员执行规则的方法,裁判员是受托在规则的框架和裁判法的指导原则下对比赛进行监督的。作为篮球比赛必不可少的组织者和执法者的裁判员,必须精通篮球竞赛规则,熟悉篮球裁判法才能根据规则做到公平、公正。事实表明:裁判员的错判、漏判及反判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对规则理解不深、对裁判方法运用不当所造成的。
  2.篮球理论知识的影响
  如表1所示有98%的被调查人认为对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裁判员的临场判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有40%的人认为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判罚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而一半以上裁判员认为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判罚的影响不是非常大,所以裁判员的篮球理论知识水平不是影响判罚的主要因素。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篮球理论对裁判员的正确判罚不直接接触,或者说篮球理论知识对临场判罚不起决定性和直接性的影响。但必须肯定的是篮球裁判员必须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要不,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预见性,就会影响临场判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篮球技术水平的影响
   如表2所示有98%的人认为自身篮球技术水平对裁判员临场判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0%以上的裁判员认为影响非常大,有60%的人认为篮球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判罚的影响不大,所以篮球技术水平不是影响判罚的主要因素。但是,裁判员要是不懂篮球技术的特点,或者自身技术水平太低,必然会影响他对各种犯规、违例的判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裁判员工作的角度来说,裁判员只有懂得了技术,才能分析某些动作是否合理,才能找出违犯的主因,才不会被表象和假象所迷惑,一个裁判员,他在场上的每一个判罚都是依据队员的技术特点及规则去做出判罚的。
  三、结论及对策
  1.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及分析得出:在柳州市篮球比赛中影响篮球裁判临场判罚的主要因素是:对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的掌握程度、视野范围、选位和移动路线、对比赛的控制及管理能力、公正无私的程度、自信心。但其他相关的因素也是缺一不可,一场篮球比赛,正是在裁判员具备这些不同的裁判素质,才有可能使比赛流畅、公平、激烈的进行下去,可见正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存在,才有了比赛的公平存在。现在的篮球运动各方面都发展迅速,我国的篮球运动以及赛制也慢慢的与国际接轨,因此提高裁判员的临场判罚能力也刻不容缓,要做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临场判罚能力,从而为篮球事业和篮球裁判工作做出贡献。
  2.建议
   篮球运动是同场竞技项目,身体接触与对抗是不可避免的,许多情况规则并没有明确规定,要靠裁判员对篮球比赛的感觉来处理,因此,裁判员的篮球运动技术及理论知识不容忽视。平时应加强规则学习和经验积累,充分利用全国和各地组织的业务学习机会,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听取优秀裁判对规则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各种战例的详细分析,力求对规则有全面正确的理解。所有裁判员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廉洁自律,抵制各种诱惑。要做到在思想上重视,全面了解赛事情况,分析各队之间的实力差异,对一些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做到心中有底,对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应付自然,正确处理。裁判员应提高抗干扰能力,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准备应对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克服怯场心理,出现临场问题时要冷静,加强克制力。要能够做到掌握比赛的节奏,杜绝错、漏判。裁判员在平时要不断的参加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训练,保证良好的速度和耐力素质,在平时生活中多运动,保持体力的充沛。
其他文献
摘要 证据推理意识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每个过程做到言之有据,通过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和数字等证据进行推理。本文以初中化学教材为例,介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在“教与学”中基于证据意识的应用。  关键词:证据意识 教学过程 探究学习 应用  一、教学者的证据意识  (一)备课不仅要全面,还要有依有据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现状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直接在网络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以其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恰恰适应了语文学科的某些内容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能
期刊
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阶段是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系统化,掌握并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在中考总复习的课堂教学中,以“了解学情”、“把握结构”、“总结经验”、“重视方法”为复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初中数学知识网络,提高解题效率,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一、了解学情,增加实效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情分析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更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所在。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一名德育为先的教师,育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如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深入落实教师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也是每个教师必须拥有的“基础技能”。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
期刊
在传统语文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发展状态一直不容乐观,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写作能力不足以及思维想象能力受限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写作策略教学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应该颠覆传统教学观念,大力推广写作策略教学方法,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创新思维观念以及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写作策略方法的全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扫除“阅读难,难阅读”这一“拦路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内课外融会贯通。   关键词:培养兴趣 注重方法 提高能力  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考试中,阅读占了很大的分值,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或许你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由此可见,亲子阅读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的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亲子阅读占的教育成分比例是很大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子阅读是
期刊
纵观2014—2019年全国卷的理综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频率非常高,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2]。考查的内容涉及到转移电子数目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有关量的计算、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通常在电化学、实验大题和工艺流程题中考查,且每年每卷(除2019年全國I卷外)都对此有中难度的考查。其中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各占5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在作文教学现状中,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仍然突出,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不断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地写作,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
期刊
小学科学课教学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在科学课教学实践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观察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