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地下秘密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侧,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共用72万人,历时38年才完成。
  1962年,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园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在陵墓中心区,考古人员勘测出地下有保存完好的建筑遗址,布局呈长方形,有内外两城。
  如今,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座巨大的封土堆。
  封土在民间俗称坟头,坟头一般都是做成圆锥状,但秦始皇在自己的陵墓上修建的是覆斗形封土。
  秦始皇陵的封土使用一层层黄土夯筑而成,至今依然细腻结实。封土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下面的地宫。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条件所限,封土下地宫的精确位置到底在哪里,地宫究竟有多大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考古工作者。
  2002年,科研人员使用物理探测技术,这是一种无损伤探测技术,能在远离目标的地方穿过土层或岩层探测到目标附近的物理信息,原理上和X光透视相同。结果显示,地宫并没有被雨水侵蚀。
  经过近一年的探测,考古工作者最终确定地宫位于封土堆的中部,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深30米。
  考古工作者进一步证实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下面有一个围绕墓室高出地面近30米的夯土墙。夯土墙呈矩形,东西长145米左右,南北宽120米,在东面和西面有两个墓道。
  对于夯土墙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是因为陵墓修好后不能立即封土,于是从修陵到秦始皇过世的这段相当长的时期里,要先修一道夯土墙以保护地宫的关键部位,同时方便最后封土的操作。随着工作的进展,考古人员又发现了瓦片,难道夯土墙上还有建筑?
  由于发现的瓦片是多层的有规律堆积,科研人员推断这应该是九层的廊房结构,上面有瓦顶。秦始皇陵的封土下共有9层夯土台建筑,这个类似高楼建筑的建造目的使考古人员陷入迷局。
  由于无法看到9层夯土台建筑的真实模样,科研人员找到一家三维制作公司,将夯土台制作成动画,考古人员发现,9层夯土建筑的顶部,是一个四方形的平台。
  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初步复原设想草图,考古人员看到,秦始皇陵不是简单的三层台阶的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9层夯土之上的土木大金字塔,只不过后来被项羽的军队连同阿房宫一起烧毁了。科研人员初步计算出土木结构金字塔的规模:底座是边长500米的正方形,建筑的高度是115米。
  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对9层夯土台的用途作进一步的探索……
  小卡片:秦始皇陵地宫里的水银
  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汞)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地质学家先后两次到秦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秦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地质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现代科技终于解开了地宫埋“水银”的千古谜案。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供水管网漏损状况的分析,提出进行漏损控制的几种方法和主要步骤,并就漏损管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地球上有三大奇塔。你肯定听说过前两座: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第三座奇塔是什么呢?它就是我国山西省的应县木塔。为什么是它?莫非是因为它修建于我国辽代,年岁大了点
文章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机械教学的优化作用、CAI课件的制作以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秦文君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开讲座了!郑老师告诉我们:“大家要注意听讲座,秦文君老师是个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受到全国许多小朋友的喜爱。”我暗暗想:秦文君到底长什么样?真的像郑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及信息化农业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农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法。
采用美国力可公司的碳硫分析仪CS444对影响低碳(0.0X%以下)、低硫(0.00X%以下)分析结果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及研究,提出了低含量碳硫分析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