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难愈性创面是临床上常见且难治的疾病,其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通过气血理论的角度分析,难愈性创面是一种以气血失和为根本病机,虚和瘀为重要致病因素、脾肾不足为脏腑病机的
【机 构】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804095),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774310),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ZYJKFW20170100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6401902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愈性创面是临床上常见且难治的疾病,其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通过气血理论的角度分析,难愈性创面是一种以气血失和为根本病机,虚和瘀为重要致病因素、脾肾不足为脏腑病机的一类疾病,治疗上应以补血养血为主,佐以行气活血,化腐祛瘀,重视脾肾二脏的顾护,同时注重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在用药上应应以辨证为纲,注重分期论治,巧用各类常用中药药对,活用通经活络的药物,重视重用黄芪的作用,慎用寒凉之品。临证应多角度考虑,综合辨证,才能提高难愈性创面的疗效。
其他文献
采用柱淋洗实验模拟攀枝花地区降雨条件,分别探讨钒钛磁铁矿尾矿及其在周边农田土壤表面沉积0、1、2、5 cm的条件下,几种重金属的迁移淋滤特征.通过淋洗-干旱-淋洗,共94 d的
基于所设计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方法,以南宁市六城区村级地名为例,从地名数量、地名结构、地名类型、命名特征4个层面研究了村级地名特征和命名规律。结果发现:南宁市六城区的专名、通名以含有2个汉字字符的地名为主,其次是3个汉字字符的地名;地名结构类型有8种,以"1+1"结构为主,其次是"2+1"结构,地名字数类型和结构类型普遍较多样且均匀;聚落类和新旧老幼类地名在各区各种字数地名中普遍出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