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酿酒酵母作为白酒双边固态发酵中的重要微生物,不仅产生白酒中的主要物质乙醇,还会产生部分风味成分。因此,该文通过精准调控葡萄糖淀粉酶、温度、接菌量、酸度4个变量,探究其对酿酒酵母单菌固态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最适产酒条件下的酿酒酵母单菌固态发酵进行跟踪并测定其风味成分组成,属于精准调控白酒固态发酵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30 ℃恒温培养发酵下,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位于13.43~67.17 U/g酒醅时,对其最终的产酒率基本没有影响;初始接菌量由7.085 lgCFU/g提高到8.401 lgCFU/g酒醅时,乙醇最终产量提高了13.92%;酸度和最终产酒率呈现负相关,由0.2 mmol/10g提高到1.90 mmol/10g酒醅时,乙醇最终产量降低了16.53%;最适发酵温度区间为24~27 ℃,最终的产酒率达到1.065~1.117 g/10g酒醅;综合多因素设计响应面实验并得出最佳乙醇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 ℃,接菌量8.3 lgCFU/g酒醅,酸度0.15 mmol/10g酒醅。经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乙醇的最终产率达到1.198 g/10g酒醅;另外,酿酒酵母单菌固态发酵过程主要产生异丁醇、乙酸、异戊醇、糠醛、丁酸、β-苯乙醇这6种有机风味成分,并伴随产生少量酯类物质。该研究可为实际白酒生产提升产量及质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