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AP的XML数据访问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利用LDAP来表示和访问XML数据的方法,在LDAP上建立一映射层,用来实现LDAP与XML数据之间的转换、查询,提高了对XML数据访问的效率。XML文档可以通过XML-LDAP模型被转换为LDAP数据,能够利用静态的LDAP模式来存储动态的XML文档。
其他文献
简要分析了现场控制网络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现场总线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Ethernet的多现场总线集成控制网络系统结构。对于多现场总线网络系统的无缝集成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并在Schneider实验室验证了方案一设计的可行性。
在有限域上讨论了素数阶的安全椭圆曲线的选取算法,并通过对多项式使用预处理技术和伪随机方法实现了选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基础上,该算法比常用的随机算法的速度要快,且实验的结果可用于公钥密码体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门限签名的一个重要安全隐患就是伪造,即一个授权子集可以冒充其他授权子集进行签名。基于W il-liams体制提出了一个能防止伪造、简洁的门限签名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安全传输信道,能同时具备匿名性和可追查性,还具有公开的信息量少、效率高等特点。
研究动态路由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小干扰路由算法(M IRA-N)。该算法引入关键链路、次关键链路的定义,将算法分为预处理和在线路由两个过程,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网络负载分布更为均衡、提高网络吞吐量,进一步改善最小干扰路由算法的性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关系数据库的时态索引技术,结合时空要求和时态数据库的特征对该索引技术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将其与数据库传统技术一起应用以适应各种时态数据操作的需要。
简要分析了GSM/UMTS的安全机制以及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端到端安全机制的高强度的移动通信安全中间件架构。介绍了架构的组成和安全机制,设计了所需的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同时介绍和分析了架构的安全机制中所需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控制方案。
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出了开发基于W eb G IS的污染源预警及应急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此系统的需求目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组织方式以及系统主要功能。
主机监控系统是针对于防止内部攻击的一套安全系统,综合利用密码、访问控制和审计跟踪等技术手段,对数据信息的存储、传播和处理过程实施安全保护,可提高系统内部的安全性。
以C.Popescu的有效安全的群盲签名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阻止勒索的电子现金方案,该方案除了满足一般群签名的各种安全要求,还能抵抗合谋攻击,同时也能很好地跟踪重复消费问题。
对基于FIPA-OS的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使用购买Agent和销售Agent两类智能体代表发生交易的双方,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新一代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