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越纯粹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y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9日,来自十余个国家近800名越野选手齐聚甘肃玉门魔山公园,共同见证了2017“咪咕善跑”魔山挑战暨玉门国际越野赛的隆重举行。越野精英们在此上演的“破心魔”史诗级大战,让这场2017 Skyrunner World Series系列赛充分展示了“天空跑”的魅力。
  借着玉门魔山公园里的丹霞地貌、丘陵沙漠、火山口等景观优势,赛会设计出了60公里魔山挑战赛、30公里火山越野跑、10公里徒步体验赛三个项目。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国的祁敏和来自意大利的Francesca Canepa分别以6小时18分36秒和8小时15秒的成绩夺得60公里的男子和女子组冠军。中国的杨鹏升和王丽分别以3小时33分18秒和4小时06分08秒的成绩夺得30公里的男子和女子组冠军。他们在收获宝贵积分的同时,更是赢取了丰厚的赛事奖金。
  作为第二届魔山挑战越野赛的运营方,“咪咕善跑”在延续去年的无缝接驳服务和丰厚补给的基础上,带来了更多创新之举:正式比赛前的天空跑中国训练营项目,对报名60公里或30公里的选手免费开放;给60公里选手的参赛包里准备了水袋背包和头灯;邀请摇滚乐队在比赛日驻唱,为现场注入更多活力和激情;携手“蓝色梦想”慈善项目进行公益金配捐;营地提供免费拉伸按摩服务、冷敷冰袋……这些细节都体现着赛会对选手体验的重视和回馈社会的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越野女神珊瑚受邀前来担当志愿者,为每一位抵达终点的选手挂上奖牌、送上拥抱和掌声。她说自己这几年通常是上半年参赛频繁接受别人的赛会服务,9月份以后就去做志愿者服务别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和推广越野跑运动。相信在“咪咕善跑”魔山挑战这样的优质越野赛推动之下,中国的越野跑运动会更快与世界水平接轨,不论是专业度、体验感还是文化氛围,都将越来越纯粹。
  編辑体验:魔山迷踪
  我时常以为,唯有冰川与高山才会摄人心魄、发人想象,毕竟它们广为分布,又极度遥远。然而,赤金丹霞与波浪般的峡谷成功地打破了这种固有观念,就在玉门市赤金镇西南方向,如果不是一场越野跑比赛,一定鲜有人会涉足于此。
  玉门魔山地质公园是独一无二的,尚未正式对外开放的它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10多平方公里。内部分布了丹霞地貌、硅化木、古火山口、波浪谷、雅丹地貌、古生物化石、古河道峡谷等多种类型的地质遗产资源,而满目灰黄、褐红的主色调给人的感觉如此炽烈。
  奔跑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感觉如此与众不同,拱门出发时的拥挤随着路线的延伸以及地形的逐渐展开,跑者们已被纷纷割裂开来,有人形单影只,也有配速接近而随机形成的小团体。就我参与的30公里组来说,整体线路爬升强度并不算恐怖,在抵达CP2之前,峡谷中的小径曲折幽远,空间时而开阔时而逼仄,岩壁上,风蚀水流冲刷以及泾渭分明的断层带充满岁月的刻痕。最窄处,若是一个100公斤的大体形的胖子,难免会被两旁的红砂岩剐蹭上印记。而峡谷后的连绵小丘陵,则开始让视线触及远方,那连绵不绝的丹霞景观令人心生敬畏。
  风是这里唯一的语言,它在触觉上弱化了艳阳下视觉上赤焰般的温度;风也是最大的敌人,开赛前一晚的六七级沙尘暴,不仅给赛事大本营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将路标撕扯得七零八落。尽管组织方竭尽所能地进行了修补维护,但在迷宫般的丹霞地貌内,依然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就是在CP2至CP3之间的路段,也是整个路线的精华所在,陡峭的攀升与下降似乎没有穷尽,寻找路标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我们像是掉进百眼窟里的小老鼠,在这片灰红色的丘陵河谷地带迂回辗转。地表那脆生生的土壳和山坡上的浮土让跑步的步伐开始变形,像是跳着令人忍俊不禁的迷踪舞步。肩膀和手臂开始变得酸痛,大腿肌肉时不时的尖叫抗议。
  这里距双火山口很近,玉门的火山活动可追溯至8000万年前,火山喷发、熔岩沉积,如此反复,再经过岁月的积淀,层层叠叠沉寂下来,蜿蜒无尽,形成不可复制的荒芜与苍茫。奔跑在这里,哪怕只是片刻,便能感受到人类有限的感知与善变的臆断,一切熟识的场景、感知、标记在此处隐匿无踪,如鬼魅般飘散,世事纷扰遥远如尘了。反之,内心平静又强大,甚至自己都难以理解,自成体系,原始而又纯粹。
  所谓破心魔,就在魔山迷踪,用脚步去触碰自然的雄浑力量。
  选手采访:跑就是了!
  祁敏 60公里组男子冠军
  自从今年在龙腾亚丁力压法国庄主夺得桂冠、封为“齐天大圣”之后,祁敏就成为自带BGM的越野界大牛。这不,在祁敏冲向终点时,大本营十分配合地响起了《西游记》主题曲。
  祁敏表示其实这个比赛挺虐,尤其是CP3-CP4,大概10公里内海拔爬升1500米,这里是全程海拔最高点所在地,沿着山脊线跑。跑在戈壁沙漠上面,会让人卸力;而山脊上的大风,让人不得不在顶风和沙尘中艰难前行;再加上祁敏10天前刚跑完一个百公里比赛并获得第一,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就来玉门魔山,更加大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仍夺得冠军,果然是实力悍将。他建议跑者来玉门比赛时要注意多变的天气,带足衣服,在戈壁中奔跑最好戴太阳镜,注意在补给丰富的CP点补充水和食物。其他都不用担心了。
  何富军 60公里组男子亚军
  何富军是甘肃兰州人,马拉松专业队练过三年,上大学后就是自己练跑步,坚持了10年。在2010年第一次体验到越野赛的乐趣,就越来越多地接触越野跑。“魔山挑战是真正属于我们大西北独有的一个赛事,前30公里我很放松地在享受比赛,把运动和风景结合起来。如果组委会没有举办这个比赛,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也不会有机会在这么有西北特色的赛道上跑步。”
  刚毕业的何富军正在寻找未来的方向,他表示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更热爱体育,未来两年很可能把就业方向跟运动结合起来,去更多的地方比赛、去看更多的风景,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小小的目标。
  Franeisea Canepa60公里组女子冠军
  Francisca来自意大利,是目前总积分排名世界第三的越野跑运动员。有人告诉她戈壁是非常奇特美丽的地方,她就想亲自来看看是不是真的。作为一个讨厌沙子的选手,她表示坚决不去撒哈拉沙漠跑步,但这里的戈壁沙漠,只会让她一遍又一遍地赞叹。“我特别喜欢那段丹霞峡谷,在欧洲并没有那样的地貌,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奔跑其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
  她认为魔山挑战60公里是一场既容易又艰难的比赛,容易是指整条赛道的可跑性都很强,只有到魔山上才有一些陡峭艰难的路段,而前晚的大风破坏了部分路标,令选手们几度迷失。曾经赢得过2012年UTMB亚军的她,今年宁愿舍弃UTMB也要来玉门,“我选择了魔山挑战。”她对赛事组织和服务都非常满意,除了一点:补给站没有欧美选手偏爱的气泡水和咖啡。
  Francisca说她从来不为某场比赛做特殊准备,每次都是想跑就跑,对待魔山挑战也是如此。当然这和她日常的跑量积累相关。她也鼓励中国跑友走出家门跑起来,“你们身在天堂一样美丽的中国河山里,不要多想,跑就是了。keep it simple!”
其他文献
计划与侦察  首先网上看地图、看照片,确定南峰很陡,有明显裂缝,适合大岩壁攀登。二是查看进山的路线,确认接近岩壁的可能性,徒步者的游记成为我们重要的参考。三是查看历史天气情况,主要是7月的降水和气温,据此拟定了行程计划:第一天,高铁北京到华山北,住华阴市;第二天,走仙峪进山到岩壁根侦察并选定线路,如果可能上到南峰岩壁对面山脊上侦察(后来才知道,这几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务);第三天,坐西峰索道到山顶侦察
从2012年起,每年“五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一股股洪流,浩浩荡荡地奔赴腾格里沙漠,而这一切均来自“亚沙”的呼唤,他们统一自称“沙友”。而今年的4月30日,我也随这股洪流来到了腾格里沙漠,“亚沙一次,沙友一生”八个字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让往日空荡的无人之境成为燃情的战场。亚沙赛全称“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是在亚太地区顶级商学院的MBA学员群体中展开的一项竞技体验式文化赛事,是需要各校参赛的MB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加拿大,沿着落基山脉自驾1500公里,完整穿越了世界上最美的公路——冰原大道。当时活动接得非常突然,好在去年加拿大育空省自驾时签好了10年签证,让我完全省掉了签证环节的时间,收拾行囊就出发了。归来时已计划上了加拿大的下一次行程,明年卡尔加里的牛仔节,或者魁北克的枫叶。  这几年中国人的护照越来越好用了,不仅有了10年、5年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还有多个免签和落地签的国家,而且如果拥有
outdoor:能给大家说说您对本次亚诺环中国帆船赛的总体感受吗?  郑英杰:我觉得亚诺环中国海岸帆船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去做船长。这是和以前做船员打比赛完全不一样的。这次我们自己做船长,要带着爱好者去比赛去远航,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责任也非常重大。虽然前前后后比赛很多,但是来参赛的航海爱好者每一次都是不同的,他们新到这条船,甚至很多人对于帆船和远航了解得不多,我们都要从头给他们讲
2017年6月5~9日,CCTV《疯狂面试官》决赛于腾格里沙漠进行,数百名企业面试官与毕业生求职者在沙漠中展开面试,这种颠覆传统面试的招聘模式,是对于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考核,也是对面试官职业素养的提升。《疯狂面试官》栏目是由脚印户外发起、CCTV全程制作的一档户外求职真人秀,将面试求职这一标准办公室流程搬到沙漠。通过三天两夜的沙漠之旅,在极端环境下,对求职者的责任心、沟通力、团队意识等素质进行考核。
9月25日上午7:30,2016长安福特100公里酒泉国际戈壁超级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来自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选手在漫长的戈壁赛道上展开激烈的追逐。最终,来自西班牙的曼纽尔·巴约获得男子100公里冠军,成绩为8小时16分23秒,来自日本的小林诚治与石川佳彦分获亚军和季军,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振宇先生为冠军颁奖,并授予冠军40000元人民币的奖金;女子100公里冠军则由阿根廷
奥索卡“雪山守护计划”已经正式展开,当初讨论设立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我注意到项目名称里用的是“守护”,而不是“保护”,含义有什么不同吗?  刘平格:“雪山守护计划”最早是在尼玛次仁、汉斯先生和我三个人一起探讨如何关注生命、实施救援这个话题时谈起的。因为通过十多年的变化我们三人发现,要想让登山运动更好地发展,救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雪山守护计划”就是我们针对高山救援队展开的。“保护”的含义更多是
也许你曾在喀喇昆仑的徒步路径上与他们一路同行,是他们替你背负沉重的装备;也许是他们赶着驼马,替你在无人区的探险行程中驮负物资,并肩前行;又或许,当你站在珠峰顶上仰望旗云时,是他们一直在你身边,帮你修路,带你攀登,用生命来保障你的安全—他们,就是生长于大山中的原住民向导,也许是背夫、协作,又或是驼工。他们,也许话不多,但一定能带给你安全和信心。这些生长在户外天堂的本地人,他们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
户外老鸟们,即使不是轻量化主义者在徒步和登山前也知道如何精简自己的背包,韧带、肌腱和关节在长距离高强度下经受的打击显而易见,而且它们不比肌肉组织,磨损后很难自我修复。因此从睡眠系统到炊事系统再到服装组合等轻量化风潮至今风靡不衰,而且随着新科技新材料的发展不断变化完善,不仅可以令人借鉴其中的实用意义而且颇具趣味性。  今天我们想说的是,从传统狭义户外范围延展到广义层面,参与群体最多的旅行者和背包客们
西藏是绿绒蒿种类最多的地方,有些绿绒蒿仅听名字就能让人陶醉不已。皮刺绿绒蒿记录在巴基斯坦,但这史前神兽级的物种在喜马拉雅区域应该有分布。产于西藏中部的报春绿绒蒿、虹雉级别的普莱氏绿绒蒿、藏南绿绒蒿、高茎绿绒蒿、毛盘绿绒蒿、毛瓣绿绒蒿、西藏绿绒蒿等等,这些物种即便是研究绿绒蒿属植物的科学家也都是经年未见,馋得“绿粉”们如饥似渴。  但西藏地大物博,上哪儿去膜拜这离天空最近的“绝世佳人”呢?思考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