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北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rjl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唢呐的特点出发,简述了河北省唢呐流派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分别探讨了各地区流派的演奏特点,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河北省;民间唢呐流派;演奏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68-1
  唢呐又名喇叭,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陪伴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唢呐约在西晋时期已传入我国新疆,在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第三十八窟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演奏唢呐的绘画,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中也有演奏唢呐的雕刻形象。唢呐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既有声音高亢洪亮和表现力极强的特点,又有表达粗犷奔放、细腻委婉于一身的优势,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典型的民族民间吹管乐器。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唢呐的创作形式、演奏曲目也不断与时俱进,以获得更多的听众,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唢呐、学习唢呐,使中华传统音乐得以傳承。
  一、民间唢呐流派及河北省唢呐流派分布
  谈起派别,全国共分几大派别,如东北派、山东派、陕西派、河北派等,个别流派又划分为不同的支派。上述几大派别是在我国影响较大的唢呐流派。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门派就有不同风格的演奏技巧,这受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言谈话语等方面的影响。唢呐之所以从那些漫无目的的吹奏,发展到今天有很高素质修养的专业演奏,归功于那些老艺术家,他们为唢呐艺术的规范化、唢呐教学的科学系统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是他们的贡献,才使得唢呐的演奏手法归于统一,带动了全国上下的唢呐艺术朝气蓬勃,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水平的提高,各个派别都在吸收一些外来的因素,以增补各自的艺术营养,采取众家之长,丰富充实各自的音乐内容,开阔和加大乐曲的创作思路和范围。
  唢呐在传统吹奏乐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由于古代信息交通不够发达,乐曲特色基本上是由地域划分,同一地域内的各演奏者自成一派,创建具有浓郁地域性的演奏风格。通过漫长的历史沉淀,成为不同的艺术派别,为传统音乐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创造了条件。河北省的唢呐流派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主要是以地域为界划分,分别为冀中流派、冀东流派与冀南流派。每一种流派都具有不同的演奏特点,使用不同的吹奏技法,获得不同的创作韵味。
  二、河北省不同区域位置唢呐流派的演奏特色
  (一)冀东唢呐流派演奏特色
  冀东流派的唢呐代表人物有李春生、崔占春、孙俊元等多位著名唢呐吹奏艺术家,均传承了前人的优秀技艺,为唢呐艺术的发扬做出了巨大贡献。冀东地区唢呐流派的常用唢呐为三孔的大杆喇叭与同是三孔的铁杆喇叭两种,都具有粗犷、嘹亮的特点。此种流派常采用“平吹”和“花吹”两种演奏形式,前者时而讲求同一性,需要演奏者具有较高的默契度,时而讲求 “异中有同”,以独奏或辅以较少乐器伴奏的形式出现;后者则是要突出“耍唢呐”中的“耍”字,形式越花哨越好,部分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家在“花吹”时,还会“拔三节”,以丰富吹奏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
  (二)冀南唢呐流派演奏特色
  冀南唢呐流派是三种唢呐流派中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地域跨度较大,在发展过程中兼容了周边地区(如河南、山东等地)各唢呐流派的演奏风格,并自成一派,在整个河北省甚至是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冀南流派中较为著名的民间艺人有演奏风格粗犷大气的刘洪信、周维锁、毛江等,还有演奏风格柔和清新且深受农民喜爱的贺建新、蒋文生等。冀南流派与河北其它两大流派不同,其演奏唢呐均以“笛”为称,最著名的演奏技巧为气吐音、喷吐音、舌冲音和腹断音四种。该流派最有特色的演奏方式是“咔奏”,民间艺人多辅以“柴笛子”演奏,技艺功底深厚的艺人还会利用“吹咔结合”的方式突显自身的特色。
  (三)冀中唢呐流派演奏特色
  冀中地区人才辈出且名家云集,国内许多对唢呐艺术做出杰出贡献的老艺术家都出自河北保定与沧州一代,为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北冀中流派乐曲形式多元化,演奏风格多样,著名的“箫音”和“三弦音”演奏法均出自于此。其中“箫音”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唢呐模仿洞箫发出的声音,突显出乐曲的缠绵之感,在粗犷浑厚中体现一丝柔韧,极大地丰富了唢呐表现形式,使曲调更加抑扬顿挫。“三弦音”是以“箫音”为基础创新而成的演奏技巧,弹奏时清脆明亮,音过后袅袅不绝,使整个乐曲都蕴含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听众随之起舞。
  综上所述,河北唢呐流派的演奏风格与当地人民的性格一样粗犷、大气、奔放,但是仔细听来,刚强中又流露出一丝柔意,刚中有柔、粗中有细,强奏时铿锵有力,弱奏时缠绵婉转,是中华古典艺术中的瑰宝,应当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也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习道路上,要想使自己的演奏不断进步,需要广泛地汲取营养,根据自己的个性才能,熔百家风格于一炉,取万家之长补一己之短。在继承传统吹奏方法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要加强自己的音乐修养,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同时借鉴南北方流派的演奏方法,这样才能使现代的唢呐演奏得到充分完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卫中.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5).
  [2]王莎莎.安徽淮河流域民间唢呐的传承与发展[J].宿州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简介:
  张伟,河北省沧州市杂技团。
其他文献
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面临新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由实体向虚拟转变;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向联盟转变;企业组织结构从层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一、传统纹样与标志设计的概述〈br〉 (一)传统纹样的概念〈br〉 传统纹样是中国历代相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幸福
本文概括了广东企业集群的形成及分布状况.分析了广东企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指出了提升广东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是: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植根性;提高中小企
1992年以来,顺德市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在理顺政企关系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作者联系顺德实际,就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提出
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文化的后续和延伸,中国的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怎样在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基础上开辟一条现代室内设计之路,是新时代对室内设计师们提出的新课题。本文讨论分析了中国建筑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关联,探索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取其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发挥中国建设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
'十五'计划期间,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将更加明显地朝着虚拟化、外向化、高度化、新型化等方向转变.与此相适应,这些地区的就业结构和劳动管理将呈现出技术对劳动
已知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物的热力学特性和发动机性能参数。对该延伸喷管建立二维轴对称有限元计算模型后,对工作时间内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工作过程中
摘要:内容设计是民族民俗类陈列的核心和灵魂。策划选题是展览进入设计阶段的首要环节,关系到陈列展览的定向。展览文本是博物馆展览设计和布展施工的基础,要提高博物馆展览水平,必须重视展览文本的创作。只有做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陈列展览,因此内容设计人员要向形式设计人员解读展览内容,并对展览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族民俗;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
电子政务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功能,并针对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政策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采用相应的政策法律
摘要: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设计行业的发展,其中室内环境设计就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室内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通过色彩的搭配为室内增加色彩,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虽然色彩要依托很多具体的物体而存在但是色彩给人的感觉更为直接,更容易给人带来满足感。本文从色彩给人带来的感觉出发,简单介绍了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设计情况和效果。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效果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