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DWI不匹配的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比较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与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MRA-DWI)不匹配指导下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所致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MCA M1段闭塞所致轻度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轻度卒中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分,MRA-DWI不匹配定义为MRA证实存在MCA M1段闭塞且DWI-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6分.根据临床决策分为血管内治疗组和静脉溶栓治疗组.主要评估指标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次要评估指标为治疗后7 d内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90 d时病死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治疗方案对转归的独立影响.结果 共纳入38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组19例(50.00%),血管内治疗组19例(50.00%,包括5例静脉溶栓后血行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患者);转归良好27例(71.05%),转归不良11例(28.95%).除总胆固醇水平外,血管内治疗组与静脉溶栓治疗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各项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血管内治疗组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89.47% 对52.63%;P=0.029),而7 d内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15.79% 对5.26%;P=0.604)和90 d内病死率(0% 对10.53%;P=0.486)均无显著差异.转归良好组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转归不良组(62.96% 对18.18%;P=0.02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管内治疗是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0.103,95% 可信区间0.015~0.714;P=0.021).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MCA M1段闭塞所致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Stroke Treatment Academic Industry Roundtable, STAIR) 每 2 年一次将研究型医生、产业届以及监管机构代表召集在一起,讨论促进卒中治疗发展的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较为棘手.疼痛是其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从疼痛机理入手,有望开创新的CPS治疗方法.
食物过敏是一种较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机制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机体对食物过敏原发生不恰当的免疫变态反应,引起胃肠道和(或)其他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改变.主要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er of kappa B,NF-κB)是一种多极性核转录因子,参与调控多种与免疫反应、凋亡、炎症、肿瘤形成和转移有关的基因表达.近年,NF-κB在肿瘤发生、耐
目的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
军团病由军团菌感染引起,军团菌肺炎是军团病的主要类型.军团菌肺炎同普通肺炎相比,病情相对较重且在临床上容易延误诊治,故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军团病研究的
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机体内可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但随着对DC深入研究发现,DC的来源、表型及其功能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异质性.DC既可以刺激免疫反应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及其对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