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通化学新课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突现三人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过程的感受、体现生活性、实用性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如何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在化学教学中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发展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以往长期的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一直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更有教师讲实验 ,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确立起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了根本性改变。下面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谈几点我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发展学生 改变学习方式 探究中学 培养科学素养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新型试题只是考查学生应试能力的一种形式,因此要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堂模式。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因此,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生生共同探究问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就要在平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兴趣、探究知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这样学生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如果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设置化学问题,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课程改革中提倡探究性学习,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里的过程包含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实践互动过程等。要将科学探究的学习同其他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从化学实验内容的呈现来看,就是要鲜明、具体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思想来叙述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与具体的实验内容有关的科学探究的要求,做到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
  四、课堂对学互学,生生、师生互动重在科学素质培养
  化学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通过师生、生生对学互学互助,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生活性、实用性和人文性,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总之,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快的转变已有的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理念,树立新的课程意识,建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全新评价理念,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得到更新和提高,成为紧跟时代的新型教师,让学生学有所用,为祖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
其他文献
学位
未甲基化的CpG寡核苷酸(CpG-ODN)对哺乳动物的免疫细胞具有刺激作用,是蛋白质和DNA疫苗的理想佐剂。本实验研究了CpG-ODN在鸡体内对NDV灭活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初步探讨它在家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越来越要求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来,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活动中其中一方要以另一方为前提,缺少一方的参与,都无法构成或进行有郊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包含了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即教与学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它是一种胞内侵袭性细菌并对黏膜有很强的嗜性。通过各种方法减毒的鼠伤寒沙门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显著降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氨氧化 2 -甲基吡嗪合成 2 -氰基吡嗪反应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催化剂及各种反应条件对活性的影响 ,分析了反应历程和机理。含钒和含钼氧化物催化剂具有
阐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及其测量原理,并简述它的应用。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sistance strain sensor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