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北方部分水稻产区二化螟危害有加重趋势,为提高水稻二化螟发生区域综合治理水平,有效控制其带来的危害,从农业防治、生物防虫、物理诱杀、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二化螟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种粮农户提供多种可参考、可借鉴的实用技术。
  关键词:北方水稻;二化螟;综合治理
  人们习惯将二化螟称为蛀秆虫、钻心虫,其以幼虫钻蛀到叶鞘、茎秆内对水稻造成破坏。二化螟幼虫体长2.4~2.7 cm,头部呈淡红褐色,胸、腹部为淡褐色,2龄以上幼虫体背有5条暗褐色的纵线,腹足4对,每个腹足有多个趾钩,虫龄越大,趾钩数越多。
  1   二化螟危害规律
  我国北方地区二化螟每年发生1~2代,辽宁省每年发生2代,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代。低龄二化螟幼虫往往先为害叶鞘,使叶鞘变黄,造成“枯鞘”;在水稻分蘖期,2~3龄幼虫对水稻为害往往会造成植株“枯心”,在水稻抽穗期,老熟幼虫会使水稻出现“白穗”现象,这些不同时期的二化螟为害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1]。二化螟越冬方式是以幼虫在水稻根茎或茎秆中度过,翌年春天,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时,越冬幼虫转移到合适场所化蛹,然后羽化为成虫。北方地区成虫羽化时间一般为6月中、下旬至7月初,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二化螟喜欢将卵产在植株生长茂盛的叶鞘上,7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最初幼虫多集中在叶鞘内为害,2龄以后幼虫蛀入水稻靠地面茎秆内为害。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带药插秧
  推广集中育苗,统一处理秧苗,秧苗带药下田,从而减少二化螟大田防控压力。
  2.1.2   稻桩处理
  有条件的水稻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可大力开展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翻耕埋茬,减少越冬虫量;或者在秋季收获时进行低茬收割,降低稻桩高度,减少二化螟越冬场所。
  2.1.3   害株拔除
  在田间发现二化螟为害时,及时拔除枯心、枯鞘、枯穗病株,减少田间幼虫数量和幼虫转株为害概率,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2.1.4   灌水杀蛹
  在二化螟幼虫老熟期和化蛹期,可将稻田排水落干,降低其在叶鞘及茎秆中化蛹部位的高度,再灌15~20 cm的深水淹没并灭杀螟蛹,减少来年春天羽化成虫的数量;低茬收割或粉碎稻秆还田的稻田,可直接灌深水,杀灭越冬螟虫,降低虫源基数。
  2.2   生物防虫
  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必须采取统防统治的方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稻田二化螟成虫始盛期,可间隔5 d释放1次螟黄赤眼蜂或者稻螟赤眼蜂,根据田间二化螟虫情发生情况,释放3~4次,每667 m2设置7个左右释放点,每次释放约10 000头。
  2.3   物理诱杀
  2.3.1   灯光诱杀
  一般在二化螟成虫羽化期,开灯诱杀。此方法适合在规模比较大的稻区进行,采取大型合作社或者群众性统防统治措施,棋盘式连片布局。
  2.3.2   性诱灭杀
  性诱剂防治二化螟是利用专用诱捕器,引诱和杀灭二化螟雄虫,降低雌雄交配率,降低下代种群数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最终达到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品质的目的。性诱剂需要进行大面积连片使用,春季从越冬代成虫羽化开始,全程应用二化螟性诱芯诱杀雄性成虫,平均每667 m2放置1个干式飞蛾诱捕器,采用外密内疏的布局方法。诱捕器底端低于植株顶端10~20 cm,随植株生长进行调整,诱芯每隔35 d左右更换1次。
  2.4   生态调控
  在稻田边种植草花、大豆和芝麻等显花植物,或者在池埂边保留一定量的禾本科杂草,为其天敌如二化螟寄生蜂等提供食料和栖息之地,从而形成有利于天敌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起到自然控制二化螟田间为害的作用,改善水稻生长生态环境,增加水稻产量。
  2.5   科学用药
  药剂防治二化螟必须抓准防治时期,做好预报预测工作。应在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幼虫蛀入水稻茎秆为害之前进行药剂防治,整个水稻生长期用药2~3次,每次用药间隔7~10 d,防效显著。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或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重视轮换与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进程。喷施药液时,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75 mL/hm2,可增强农药黏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可选用如下化学药剂:18%杀虫双撒滴剂250~300 mL/667 m2,兑水喷雾;或用20%三唑磷乳油100~150 mL/667 m2,兑水喷雾;或用90%杀虫单可溶粉40~60 g/667 m2,兑水喷雾;或用480 g/L毒死蜱乳油60~80 mL/667 m2,兑水喷雾。含有以上药剂的复配制剂也可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还可以选用乙多·甲氧虫、丁虫腈、阿维·甲虫肼藥剂进行防治等。
  参考文献:
  [ 1 ] 孙洪波.高寒山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
  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稻米,2013(03):
  51,54.
  (收稿日期:2018-07-17)
其他文献
草莓的营养价值较高,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而其经济效益也非常好,因此很多人会选择种植草莓。要想果实长得优质,就必须从种子的质量抓起,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先进的种
针对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生产上出现的严重倒伏问题,总结分析了发生倒伏的一般特点、主要影响和形成倒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小麦抗倒伏性的关键技术措施,同时,穿插分析了实施
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且降水量相对集中,所以当地林业发展状况不佳。因此做好杨树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当地林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有力地助推了富民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西红柿种植,现已成为该州调整产业结构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产业链营销:从种子到餐桌,开启农资营销4.0时代在化肥零增长、粮价下滑、农资电商、全程解决方案、农业机械、农技服务等农资新常态下,经销商该何去何从?整合资源,打造从种子
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的指
【中国粮食不仅没有过剩,而且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目前普遍认同的"紧平衡"是持续政府高强度支持政策下的假性均衡】核心观点:1.当前普遍认同的粮食供求"紧平衡"是存在市场扭曲的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食用,这使得大棚种植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生产途径之一,具有提高蔬菜产量、提高蔬菜营养价值等作用。重点分
摘 要:农业病虫害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业种植的巨大威胁,病虫害的存在会使农业种植的收获效果大打折扣,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业果实的质量,是农业种植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相关管理部门要给予病虫害防治工作高度的重视。主要对文山州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建议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文山州农业防治病虫害提供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