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培养全球化思维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华,作为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头羊,一直致力于培养本土人才的全球化。在他们看来,本土人才占据主导地位才是成功的关键。
  
  谈到诺华中国的全球化领导力,其人力资源总监洪朝阳总是那么自豪。
  可是两年前,那时洪朝阳刚刚加入诺华,不了解诺华,也不那么底气十足。甚至,当总部老板问她:什么时候,诺华的全球CEO会是中国区晋升的?她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而今天,洪朝阳又被问到这个问题,她很坚定地告诉《中外管理》:“按照诺华中国的模式培养出全球领导力,只是个时间问题。”
  
  本土人才是关键
  
  本土人才国际化,是诺华总部的一个大方针。他们一直认为:本土人才成为业绩主导,这才是持续成功的关键。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空降的老外,本土的领导者更了解中国市场,并且天生就更具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他们觉得本土的老板是自己人。”洪朝阳笑着说。但是,如果要成为能站得住脚的领导,本土人,还应具备全球化领导力,“否则,适应不了全球的竞争规则。”洪朝阳解释道。
  而中国,作为一个任何跨国企业都想分杯羹的市场,其战略性地位,更是被诺华总部所重视。因此,诺华下了大力气,去培养中国人才的国际化,而实际上,就是培养能在全球范围内胜任的领导力。
  
  购买“潜力股”
  
  但是,如果员工并不认同企业的全球化培养战略,或者,在培养过程中,难有佳绩呈现,那该怎么办?
  在诺华看来,那就是企业的招聘阶段出了问题。
  “诺华有一项政策,重要的职位70%内部成长。”洪朝阳介绍,“而我们在招聘时就偏好高潜力的人,而不是缺少什么职位,就只招收和这个职位能力相当的人才。”
  早在大学生毕业之前,诺华就会和各高校合作,进行宣讲,并选出一些认同诺华企业文化的学生到诺华实习。每个实习期大概有两三个月,在实习期中,每个学生都会被安排一个导师,导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培训教程,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看他的潜力如何,以及是否认同企业文化。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企业的考察过程。
  尽管这些招式,在企业招聘中已不新鲜,但是却仅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将“潜力”作为一项考核标准、一项严格遵守的制度沿袭下来。大部分的本土企业,还是凭感觉。而感觉,永远是靠不住的。
  在诺华,潜力不仅是一项措施,更是一个评估标准。
  对于“潜力”共有四个级别:最低是“个人贡献”——可以对团队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技巧能力,对他人有所启示;高一个层次的是“专业度的”——不仅可以对团队有所贡献,还可以帮助同事,承担更多的职责;再高一个层次的是“可提升的”——我可以升一级,做更有挑战的工作;最高的层次是“高潜力的”——潜力无穷。
  而在此之后,企业就会对不同潜力的人,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策略的培养。“当然,由于培养是一个多元的计划,我们也会结合业绩。”洪朝阳介绍说。
  对于高潜力且业绩优秀的人,诺华会给予他特别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那些高潜力业绩却低的人,企业则会注重进行能力培养,比如用做项目的方式锻炼表现;而低潜力业绩却好的人,企业就会对其进行思考培养,加强思维方式的训练。
  这样,诺华才没有在本土人才全球化的培养上,遭遇有关战略层面的抵触懈怠,也很少在培养的过程中,遇到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员工。
  
  全球化定位
  
  那么,一群极具潜力又认同诺华发展战略的新员工,是否就可以马上开始全球化领导力的训练和培养呢?
  洪朝阳不这么认为。她告诉《中外管理》:“员工首先要将自己定好位,明确职业方向才能再谈培养与发展,否则,盲目只会滋生低效和反复。”
  因此在诺华,定位不是特劳特的经典营销理论,而是一个员工自我判断的过程——“我是谁”。
  诺华常在全球领导力系列课程之中进行测试,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方式、矛盾冲突管理方式、交流方式等等,让自己更高效地发展。
  这个过程常常被很多企业略去。难道一个人自己还不了解自己吗?但是,自我了解是有局限的,难以对自己客观下判断,是职业人生涯的通病。“不仅如此,作为管理者,也应该更了解员工。不然怎么帮助他建立有发展前景的全球化定位?”洪朝阳解释说。
  因此,员工发展设计不仅仅出现在课程之前,甚至在员工的每个职业发展阶段,都会存在。而那时,定位就不只是一个自我了解的过程了,更是一个让管理者知晓员工现状,并帮助其斧正定位,和继续发展全球化领导力的过程。在诺华,这个系统过程被称为OTR,它贯穿全年始终。
  在这个系统中,首先,员工和直接主管一起进行对员工的个人分析,员工先谈自己的发展目标,优势弱势,然后经理对其进行讨论,帮助员工进一步判断,得出一个共同的个性结果。这是斧正定位的过程。
  下一步就是发展了。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也会参与进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组织需要的能力等大方向详细告诉员工,并作为制定员工计划的参照之一。而后,结合斧正阶段的判断结果,得出最终的员工发展计划。同样,这也是为员工下一步培养做出周全安排。
  由此,才算是定位的一个周期结束。
  在诺华,一个员工的职业规划,常常要多个人集思,可想而知,它的科学性和价值度之高。不浪费每一个员工的每一小时,诺华把这点做到了极致。而更绝的是,由于员工的发展计划参考了企业的战略,因此,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小时,都和企业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成就了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和诺华一起成长。”洪朝阳告诉《中外管理》,“这是我们的期望,也是诺华的目标。”
  
  国际培训本土化
  
  最后,才是培训。
  诺华在中国建立了中国领导力发展中心,由总部的基金会进行支付,作为诺华长期的人才发展和储备。
  但是,如何让发展中心可以有效运作,却是留给诺华中国的难题。
  很多中国企业,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教学课程,为什么我们总是收效甚微?在诺华看来,那是因为没有加入本土的企业元素。
  诺华中国的选择是:一方面,吸纳诺华总部在全球范围内曾证明有效的领导力训练体系,另一方面,又结合了诺华中国的特点,使国际课程本土化——这个本土化,不仅仅是语言的变化,更要结合中国本土的行业市场、企业的思维状况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本土化,实际上就是将普适课程加入企业的特色。
  “如果只是单纯的全球化课程,而没有企业的本土元素,MBA就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不会转化成一个成果。”洪朝阳告诉《中外管理》。
  
  培训“如何思考”
  
  而课程本土化的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员工思考的能力。因为,从本质上讲,全球化的领导力和本土化的领导力,最根本的差异还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最初,诺华和北大国际MBA有个人才发展项目,这个项目在业内名声很响,叫BIMBA(Beijing International MBA)。这个项目共包括:公司战略、人员和组织、决策、 创新和变革管理等十个经典模块,学习期是18个月。
  很多如联想、辉瑞规模化的大企业都曾和BIMBA有过合作,而合作方式则根据企业的战略而迥异。诺华方式所突出的,就是注重培养国际化的思考能力。
  根据洪朝阳的介绍,诺华的BIMBA教授组是由企业的高管和管理学专家共同组成,比如: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金融部总监、事业部总监、人力资源总监都曾经参与过课程的教授。高管的国际化现身说法,让程序化的MBA教程和诺华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加强了员工的理论—实际联系和理解能力。
  除此之外,诺华的学习进程也不是连续上课。每学到一个模块,员工都要回到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得出结果和体会,之后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反馈和研讨。
  在课程当中,诺华的高管常常用全球的例子来解析管理教程。表面看来,只是体现了跨国企业的全球化特色,而实际上,高管们是在让员工不断接触到全球的游戏规则,使员工从一开始的意识形态上,就从全球化的角度对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当然,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员工无形的激励,使员工了解,不是做到中国区的高管,就已经碰到天花板了。“诺华没有天花板,如果优秀,还有区域部、甚至总部可以发展。”洪朝阳常常这样说。
  “这个课程很受欢迎,因为大家感觉到,企业花钱不只是让我去学怎么干活,而是对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管理意识、整个思考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洪朝阳介绍说,“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加了很多其他的课程。”
  去年,诺华共开展了近30个不同的课程,课程是根据员工的不同层级而设立的,初级经理的课程不仅有管理方式等硬课程,还有职业规划等软课程,而中高层则主要有,思考与思维、领导的地位、让员工快乐工作、团队建设等课程。各种课程以梯状搭建,构成了诺华中国领导力发展中心的培训网。
  “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国际化思考方式的渗透。”洪朝阳说,“每个课程,都是这样。”
  而为了配合课程,诺华还设置了企业内部导师系统。通过员工之间的教练,让每个人都能时刻注重自己的领导力发展,究竟到了哪个阶段。但是,要满足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其员工的条件,却和其他企业的严格上下级不太一样。在诺华,形成导师,有的是上下级,但是更多情况,只是两个部门的同级同事。洪朝阳解释道:“这是为了能让员工少一些顾虑。这样,才会让辅导的结果更有效、更理想。”
  今天,由于诺华中国卓越的培养力,已经有中国区的人才调到更高一级的部门,实现了更大的发展。
  但是,究竟还要多久,他们才能成为全球性的CEO呢?
  “成就未来的全球领导者,除了要具有全球化的领导力,还应该要具备优秀的品德,要作好人,并且还要有勇气,去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去做应该做的事。”洪朝阳最后说道。管理
  责任编辑:李 源
其他文献
一家地道的中国民营企业,却以生产西式产品而成为全球著名的“中国制造”;并因在单项品类上依靠OEM产能在全球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而成为“中国制造”崛起的典范;同时,又因矢志充当残酷的“价格杀手”,而成为业内和学界持续争论的焦点。  它就是格兰仕,也只能是格兰仕。  格兰仕的扬名,离不开“铁嘴”俞尧昌。这位在效力格兰仕11年后有一天突然离开的常务副总裁,却又在一年多以后再次恢复了“声带”。这戏剧性的一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S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PCOS患者120例,其中体重指数(BMI)≥25kg/m^2 51例(肥胖),BMI%25kg/m^269例(非肥胖
我们如果每天夜里能够注意收看CCTV二套“今日观察”节目,就总能看到评论员何帆直截了当的一些评论。他在翻译《世界是平的》(湖南科技出版社)一书时,后记里却恰恰要讲: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理由是,历史的演变是缓慢的,尽管技术的进步可以呈现指数型增长,但是决定历史变迁的仍然是海面下的激流。我们与其赞叹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机会,不如探讨事件急剧变化给不同人群、不同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困惑和挑战。  在
大动脉疾病,如夹层动脉瘤,可自升主动脉起始,涉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以至腹主动脉分叉,为当今尚未解决的难题,在急性期数小时或数日内可突然发生死亡.收集963例,1周内死亡者7
目的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 1997年1月至2000年3月,为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国制造对于世界、对于国人都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国际间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在引起企业界关注的同时,国内学者、官员也开始怀疑中国制造的价值,并期望人为推动所谓的产业升级。但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升级?    不要上芭比娃娃的当    某日,一老板向我请教:最近听了郎咸平教授的课之后,获得了“顿悟”。很想照教授说的“6+1”理论转型,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1~2001.12我院收治的由外院转来的反复取环失败1次~12次的IUD并发症55例,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诊
那些站在权力顶峰的成功者们几乎都做不到的“权力免疫”,乔治华盛顿这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庄园主居然做到了!  为什么“独独”华盛顿能够做到?  让我们先从他已经很不同凡响、但却并非最关键的地方谈起。    强烈的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    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创业者、开国者,华盛顿与众不同的特质之一,是他从来就没有被“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左右过。和很多成功者一样,华盛顿有顽强的信念。但与之不同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