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从静中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心雕龙·神思》是刘勰创作论的总纲,它要求创作者不仅要以“思接千载”(即想象)为基础,更要以“贵在虚静”为要旨,谋划全篇。高中语文教师正可以“虚静”之论指导学生作文,鼓励学生做到“三静”,即静下心来收集和整理,静下心来习用,静下心来总结提高。如此积累,对学生作文必有所增益。
  【关键词】文心雕龙 ;虚静 ;三静笔者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常常听到学生怨恨自已的“不争气”--有时,为了使作文有新的突破,查阅万卷,遍求贤能,冥思苦想,却终以文思枯竭,一无所获告终。有时,在司空见惯的写作主题、写作题材、写作手法之外有了一种新颖的设想,并被这种设想激励得热血沸腾,不能自己,但一经落笔,诉诸于文字,却文笔粗陋,句无生命,篇无张力,全然凋失了想像中瑰丽的颜色。产生这些创作若恼的原因是多样的。笔者近日潜心研习了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之后,认为不妨在“虚静”之中寻求妙径。
  《文心雕龙·神思》是刘勰创作论的总纲,主要论述运用神思(一种精神活动,即想象,类似现代所说的形象思维)进行文学创作构思,即以想象为特征的艺术构思问题。全篇在第一部分中为创作者勾勒出了作文构思发挥想象力所带来的激人心志的奇妙景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稍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而这种创造的愉悦中,思想感情是支配想象的关键,如果思想感情受到阻塞,那神奇的想象就会逃遁隐蔽,无法为创作者驰骋了。那么,如何才能是思想感情舒展,纵横想象呢?刘勰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脏,洗雪精神”。这是驾驭文章写作的首要方法,也是谋篇作文最根本的一点,可见,刘勰把“虚静”对想象、对构思的作用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刘勰的“虚静”之说,是他从先秦道家和荀子那里引进并加以改造的理论。道家主张“虚静”,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至虚极,守静笃”;荀子也主张“虚而静”,其基本观点是:“虚则入”--心能虚才能摄取万理,“静则察”--心能静才能明察万物万理。刘勰将其引入文学创作有两层意思:一是虚静才能全面接纳各方面的事物形象和认识事物形象的各个方面;二是进行文学创作要排除干扰,专心致志,驰骋想象,奔放感情。这样就能役物而不役于物,发挥情志的主导作用,使心物同一。
  虚静是创作这个形象思维过程的必要条件,也是它的心理机制,正如黄侃在释“贵在虚静”一语时说:“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纭。如今心无天游,适令万象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现代西方一些理论家也很重视虚静这种心理状态,认为它给作者带来创作的必要条件,带来创作的稳定和平衡。英国的瑞恰兹认为:一般情况下相互干扰,相互冲突,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冲动,在诗人身上结成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艺术总是一种奇特的局部的冷漠态度。这里所谓“平衡”,所谓“冷漠”,和刘勰的虚静说是相通的。刘勰讲虚静,要求作家“从容率情,优柔适合”,瑞恰兹讲冷漠与平衡也是为了排除杂念,使形象思维过程得到稳定,都是要求作家在想象过程中保持清思逸致,做到头脑虚空广阔,宁静专一,疏通五脏,使内心调畅,洗涤精神,使情思净化,心平气和地对丰富而又复杂的客观物象进行摄取、综合,寻找其内在联系,最后一气呵成而形成心物同一的艺术形象。
  今天看来,刘勰的“虚静”说具有普遍深远的学习和研讨价值。每个人的创作实际是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平时注重广泛的涉猎、撷取与思考,像储存珍宝那样把知识,把对社会万象的认识与评价积累起来,在生活的实践中斟酌辨析各种事理,以此丰富和增长自己的才能。这种研究阅历和汲取,如要做到透彻明了,没有一个冷静的心理空间是无法实现的。当外物“摇荡性情”的时候,原有的这种积累便跳跃而出,实现“寓目写心,因事而作”。屈原因“春与秋其代序”而生美人迟暮之感而有《离骚》,这与他长期同保守派斗争,屡受压抑,报国之志无法施展的政治生活积淀与冷静思考有关。陶渊明感悟归耕园田的喜悦也是从对“樊笼”与“虚室”的比较、思考、总结中体验出来的。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有了“杂取种种和成一人”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形象,深刻诠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和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如果是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就可能没有这种观察和观察的全面,可能陷入或颓唐、或号啕、或放纵,恐难以有名家那种体验与表现的生动。
  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完全可以遵循创作的心理规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努力做到“三静”,保持虚静的的状态,为作文“排忧解难”。
  一是静下心来收集整理。指导学生广泛收集与作文要素相关的材料,并按“方便”“科学”的原则归类。
  二是静下心来习用。指导学生对收集、整理的材料时常查阅、翻读,批注重点、难点,记下点滴心得。教师命题或自拟题目撰写读后感或评论性文章,有意识撷取所占有的材料。
  三是静下心来总结、提高。培养学生自评的能力,站在新的角度对已写过的习作从主题、材料、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析,不断摒弃材料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时补充。有条件的,可举行作文交流会,使一人具有的材料益及更多,也使学生在比较中进步。
  山东某考生的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得了满分。文章先写惜花恨雨之人都是由于感情的“亲疏”而引发的,继而深入谈论许多人“沉溺于感情的自定认知而丧失了对生活的追求”,得出“惟有摆脱狭隘的情感桎梏,才能发现新的花朵。”作者以对人的感情困惑有深刻的认识,成就了一篇优秀的议论性散文,更以扎实的古诗文功底征服了评卷老师。她借“零落成泥碾作尘”写春风恣肆,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怅然之情,更用“憔悴损,满地黄花堆积”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商女不知亡国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文学名句营造了浓浓的古典氛围,增强了论说的力量。这位考生的成功,恐难离开其对社会的认真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古典文学中人物、背景、艺术思想等的积累,是厚积而薄发的结果,是积累空乏者永不可及的。
  不少人赞同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感受的物感阶段保持虚静,而认为当创作者因物而生感,进入兴会的阶段后,虚静就不需要了,因为那是一个情感炽热、身心激越奔放的阶段,虚静恐会扼杀,至少是阻滞创作者思维的运行。如果认真阅读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后,会发现,刘勰恰恰认为虚静更重要的就是在产生创作激情后,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感想象中,必须保持一种不主观不躁动的平衡状态,否则无法达到“陶钧文思”的目的。他认为创作者本是激情满怀,但当文章写成篇章之后,开始的那种心愿气势已经打了一半折扣,即所谓“方其翰,气倍辞前,逮乎篇成,半折心始”,这是因为想象翻飞驰骋容易出奇,而语言文字却具体实在,因此,要把作者的想象激情巧妙地表现出来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创作失败的关键就在于不能保持虚静,不能把激越的创作状态引入一个即热情又理智的表现阶段,不能冷静地去谋篇布局,去遣词造句,去生动地刻画已于胸中的具体形象,只是心为物役而不能役物。因此,创作者应培养锻炼自己,冷静地驾驭内外物,让心物综合外化为具体形象,即把本不可分割的想象过程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优秀作家的作品,正是因其情文并茂深深地感染我们,让我们透过优美的文辞去体味作者对生活或赞美歌颂,或鞭挞嘲讽,或冷静思考的情感。如果他们对生活有了体认感动而无法在具体创作中保持虚静,又何以能“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呢?
  高考作文《转折》在似乎有些失宠的描写现实的论叙类作文中脱颖而出。文中表现的就是一位刚毕业分配参加工作的女教师,用带病坚持上课的真诚打动学生的故事。文中从学生的角度写到:“我对教师的感情终于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是含混不清的”老师好“,而是想要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对所有的老师。”试想,有这样的真情,该是何等激动与兴奋,如何心潮澎湃。但这位学生没有止笔于此,她在紧张的考场上能保持虚静的心态,认真谋篇布局,选择最有利的表现手法。于是,我们看到了文中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在女教师被学生轻视的窘况与获得他们尊重的对比中读出了教师平凡却伟大的人格和师生情谊的真挚。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烘托气氛的匠心--“教室里突然安静无聲了”“我再一次感到一种异样:整堂课都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还有对教师的细节描写--“突然间,我望见了她的手背上分明的针孔和周围的一片青肿,原来她是带着病来给我们讲课的!”怎不惹人对教师顿生敬佩之情?如果该考生不能拥有虚静的创作心态,还会有如此情文并茂的文章吗?
  刘勰的虚静一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在作文中,应使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言辞紧密结合,而这当中,虚静是决定性的因素。要秉持虚空宁静的心思,加强写作艺术的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以此为训,指导学生的作文,必能有所增益。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  【关键词】历史教学;国情教育;社会主义必然性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1. 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
期刊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教学核心理念。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程改革;教学策略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政治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体会是政治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
期刊
在《物理课程标准》的前言中,强调了物理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而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就是实验能力。可见,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走入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理念现在的中学学生大多数都是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身心和心理上都还不定性。许多学生认为进了学习就是传统意义
期刊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深知数学教学不能像语文、历史等学科那样,富有趣味性。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更多的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过程。我在给学生上数学课的时,总会对那些缺乏耐心的学生说:“耐心、恒心、毅力,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浮躁不安的人会准确的计算出一道数学题,假如你们安下心来耐心计算,那么,再复杂的数学题你们也能迎刃而解。”  这学期,我光荣地当上了代理
期刊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还是人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口才艺术已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口头表达的优劣对学生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能使孩子学习能力增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对他人语言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明显提高,并且有利于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
期刊
现在的英语教学越来越走向低龄化,双语幼儿园成为办学特色,小学生需要背的单词量越来越大,纯英语教学从大学讲台进入高中甚至初中,大家都认为这样才是一个水平高的老师。这些现象一部分是升学压力,学校间的恶性竞争造成的,但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家长的揠苗助长和攀比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有谁是从孩子的心灵成长出发考虑问题的呢?我们给孩子压力,让他们提前进入竞争状态,用各种硬性指标来衡量孩子的优秀与否是正确的吗?这
期刊
农村孩子由于接触面窄,锻炼的机会少,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也不善于表现自己。“结结巴巴,语如断珠:声音细小,不知所云。”这是很多农村孩子说英语的真实形象写照。但是,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并捕捉到了农村孩子不能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具体学情,因势利导,农村孩子也能眉飛色舞地说英语。  1. 创设和谐氛围,让农村孩子敢于开口说学生敢于、乐于表达的前提是心灵的安全和关系的平等。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孩子们所不熟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两年的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的。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
期刊
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培养出一个好的集体,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学习生活氛围,让其健康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良好的素质。  1. 要有爱心和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班主任要视生如子,把時间和关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
期刊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阅读的重心由强调接受信息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着重进行了阅读理解策略的训练,现做简单介绍。  1. 阅读中的识记策略识记策略是记住阅读材料的有效方法,包括复述策略和重复策略。  1.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