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渴望平淡的中国“名嘴”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曾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广电总局、中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荣获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如果你看过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主持的《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等栏目,那你一定会被他的魅力深深打动。
  有时候,你是不是也很羡慕白岩松,长大后,也想做一名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呢?要是你真的这样想,那么,就来听听白岩松的成长故事吧,你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每天要挨两次打
  
  1968年8月20日,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的海拉尔草原。
  从小,白岩松就迷上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原上的天空,总是那样湛蓝,就像一面由许多蓝宝石镶嵌成的湖,美得让人神往;草原上的白云,远看像银色的蒲公英,近看又像一只只顽皮的小白猫;家门前的两株苍松,似乎想要攀上天空,拜访那嵌满宝石的湖。
  白岩松的妈妈是一位教师,为了让白岩松成才,她付出了很多努力。小时候,白岩松是一个淘气包,常惹妈妈生气,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有一次,由于白岩松闯了大祸,妈妈狠狠地打了他。白岩松很生气,就在心里发誓说:“以后,我再也不跟妈妈说话了!”几天过去了,白岩松始终没有跟妈妈讲一句话。
  后来,白岩松也知道自己错了,但又实在不好意思向妈妈认错。一天下午,他反复想着这件事,根本没心思听课。正巧,在放学前,老师对大家说:“明天,每个同学要交1元钱的学习资料费,回去别忘了跟家长说!”这样,白岩松想不同妈妈讲话都不行了。回家后,白岩松走到妈妈跟前,低声说道:“妈妈,那天是我错了!”听了儿子的话,妈妈“不客气”地说:“你怎么知道道歉了?为了要钱吧?说,要多少?”接过妈妈递来的钱,白岩松不好意思地笑了,妈妈也忍不住笑了。毕竟,白岩松还是个孩子,知道错了,改了就好。
  小时候,由于太贪玩,白岩松的学习成绩很不好。一次,他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白岩松一生气,偷偷把张贴分数的光荣榜撕掉了。后来,经过老师和家人的帮助,白岩松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变成了一个知道要学习的好孩子,父母都为他感到高兴。
  
  拥有一个作家梦
  
  从此,每到节假日,白岩松就去图书馆看书。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办了两个图书证。白岩松爱看的书很多,有《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西游记》等等。读了书中的故事,白岩松想,那些作家真是了不起,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当作家。这个愿望,一直激励着他,也让他更喜欢学习语文了。
  上了初中以后,白岩松又懂得了更深的道理:一个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那时候,白岩松最崇拜鲁迅,读了鲁迅的许多作品。白岩松想:长大了,我不但要当作家,还要当像鲁迅那样正直伟大的作家。
  一个暑假,白岩松初次尝试写侦探小说,虽然文笔不是很好,但编的故事却很吸引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平时每逢有人讲故事,白岩松总是用本子记录下来。有一天,爸爸给他讲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听完故事,白岩松立刻跑了出去。爸爸很奇怪,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后,想要看个究竟。不一会,爸爸发现,白岩松来到村西头的大树下,开始给伙伴们讲刚才听来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爸爸高兴地想:这孩子真行,挺有两下子!
  正因为从故事中提炼了大量的素材,白岩松才写出了侦探小说。这次尝试,进一步锻炼了白岩松的写作能力,为他日后走上主持人的道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草原来到北京
  
  白岩松上高中时,哥哥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对全家来说,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白岩松也替哥哥高兴。他决定,将来也像哥哥一样,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为了让成绩提高得更快,高三时,白岩松把所有学过的课本都找了出来,统统装订起来,然后在纸上统计总页数,结果是:历史书一共有600多页,地理书一共有700多页,语文书一共有1000多页,等等。然后,白岩松下决心在高考前至少要把这些书看上四遍才可以。以后,他就一天看每科的30页书,另外还要做数学题。这个计划,让人看着都觉得头疼,白岩松却能说到做到。每天按照这个计划学习,老师们都夸白岩松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学生,父母更是高兴不已。
  白岩松学得非常刻苦,如果他在当天晚上10点钟还没有完成计划,就是学到11点,也要把它完成。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让白岩松的学习成绩又有了很大的飞跃。
  白岩松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成果。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离开内蒙古大草原时,白岩松望着天边的云朵、周围的小村、茂盛的苍松,实在有些舍不得离开。因为,他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大草原上度过的。
  
  敲开百姓的心扉
  
  进了大学以后,白岩松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大学毕业后,白岩松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然后,白岩松与一些年轻人开始大胆地探索新闻创新,在本来不被注意的早间电视节目中,推出了《东方之子》、《东方时空》栏目。这两个栏目以选题严谨、判断敏锐为特色,创造出新的电视播出形式,而且,内容涉及环境、教育、社会和家庭等许多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全国上下赢得了观众的支持和喜爱,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专题性栏目,也成为接到观众来信最多、被寄予希望最多的栏目。白岩松也从此成了一个能够敲开老百姓心扉的著名主持人。
  
  憧憬平淡的生活
  
  如今,不管白岩松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把他看作天生的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更把他当作了不起的名人。可白岩松不这么看自己,他曾说,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和痛苦都只占5%,余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成名之后,白岩松仍然过着平淡的生活。一次,有人问白岩松:“你是名人吗?”听罢,白岩松笑着回答说:“不管什么人,只要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台前坐一个月,就能成为名人。”听起来,白岩松的话似乎是一句玩笑,但却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他从来也没有以名人自居,始终憧憬平淡的生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