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ALB表达与水肿的关系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5621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ALB表达水平与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急性HICH患者,依据CT监测总病灶值情况进行分组,20例为扩大组,60例为未扩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分析血清ALB水平与急性HICH患者病灶周围水肿的相关性。结果:治疗72 h水肿体积<治疗前(P<0.05);多因素分析,急性HICH患者血清ALB异常低表达是病灶周围水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HICH患者血清ALB水平与病灶周围水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ALB水平可加重水肿的恶化程度,早期检测血清ALB水平对评估急性HICH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纠正患者的血清ALB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肿。
  关键词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白蛋白 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水肿变化指数
  中图分类号:R743.2; R74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21-0059-03
  Correlation between ALB expression and edem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I X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CU,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 Pingxiang 337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B expression level and edem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acute HICH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expanded group (20 cases) and a none-expanded group (60 cases) based on the total lesion value of the CT monitoring. Serum ALB level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ALB levels and edema volume around the les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volume of edemas 72 hours after treatment was smaller than that before (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bnormal low expression of serum ALB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expansion of edema around the lesion (OR>1,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um ALB level and edema volume around the le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ICH, and low ALB level can aggravate the edema. Early detection of serum ALB levels has some auxiliary role in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ICH, while correcting the patient’s serum ALB level can reduce the edema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acut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lbumin; relative edema volume index; edema change index
  急性高血壓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在确定出血后,通过复查影像学可判断血肿是否吸收及周围水肿情况,从而评估疗效,进行下一步治疗[1]。临床多认为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发生与脑水肿相关,但关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多项研究发现,HICH后患者多伴有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通过控制血清ALB水平可保护脑功能[2-3]。由此推测,血清ALB水平与急性HICH的脑水肿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51~73岁,平均(62.52±4.4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9.87~25.87 kg/m2,平均(22.43±2.12) kg/m2。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HICH诊断标准[4];②发病时间<24 h;③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④首次发病;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脑出血、幕下出血者;②潜在动脉瘤、血管畸形者;③治疗时采用抗凝剂者;④伴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病灶周围水肿监测及分组
  患者于入院、治疗72 h时进行头颅CT检查,由影像科医生在不知患者病情程度下对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程度进行评估;所有原始图像均采用影像学系统进行处理,半自动化计算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水肿值=总病灶值-血肿值。若第2次CT检测总病灶值>第1次为扩大组,反之为未扩大组。
  1.2.2 血清ALB水平检测
  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ALB水平,血清ALB参考范围为40~55 g/L。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灶周围水肿情况
  80例急性HICH患者入院时水肿体积为(23.23±1.52) cm3,治疗72 h时的水肿体积为(15.83±1.08) cm3,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组情况
  80例急性HICH患者,20例归为扩大组,占25.00%;60例归为未扩大组,占75.00%。
  2.3 不同水肿程度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扩大组血清ALB低于未扩大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4 影响患者病灶周围水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急性HICH患者的血清ALB作为协变量,病灶周围水肿情况作为因变量(1=扩大,0=未扩大),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HICH患者血清ALB异常低表达是病灶周围水肿扩大的影响因素(OR>1,P<0.05,表2)。


3 讨论


  急性HICH患者可通过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吸收及病灶周围水肿情况,但是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明显改善,因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中,治疗72 h后水肿体积小于治疗前,且扩大组血清ALB低于未扩大组,初步提示血清ALB水平与急性HICH患者的病灶周围水肿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急性HICH患者血清ALB异常低表达是病灶周围水肿扩大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证实了血清ALB与急性HICH患者的水肿体积具有一定的关系,低ALB水平可能加重急性HICH水肿的恶化程度,纠正患者的血清ALB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水肿。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ALB水平判断急性HICH患者是否出现二次损伤,针对血清ALB水平进行干预可为治疗急性HICH患者脑水肿提供治疗靶点与方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LB可与环氧化物酶系统相结合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花生四烯酸脂质氧化酶的活性,缓解炎症反应,且ALB可中和凝血因子X,稀释血液,防止血小板凝聚,进而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6-7]。且ALB可中和进入脑屏障内的氧自由基、氧化物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脑细胞膜,改善脑功能[8]。此外,ALB的巯基基团能可处于氧化还原状态,发出炎症细胞调节变化信号,避免释放炎症因子损伤靶器官;ALB具有增加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作用,缓解脑水肿[9]。由此可见,通过检测急性HICH患者的ALB水平对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本研究未对具体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且未进行长时间随访,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延长随访时间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高麟, 谢丽萍, 麻晓融.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CT特征与血肿扩大的关系[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 22(3): 190-191.
  [2] 许嘉玮, 黄凯滨, 潘速跃. 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影像学变化及临床转归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5(8): 1212-1215.
  [3] 王建国. 血清白蛋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 27(16): 2337-2339.
  [4] 王琼. 血肿形态预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再扩大的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8): 66-68.
  [5] 腦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组. 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8): 1-6.
  [6] 卓芬, 肖华, 黄娟娟, 等. 血清白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创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39(5): 408-411.
  [7] 华晓芳, 沈艳芳. 口服支链氨基酸对心力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 39(9): 1966-1970.
  [8] 张轶钦, 钟文宏, 韩永丽, 等. 人血白蛋白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26(4): 410-414.
  [9] 苑建鑫, 李萃萃, 修波.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生长因子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 30(19): 29-3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對上海市2020年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20年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用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有234例不良反应报告,涉及10种抗结核药物,其中占比>10%的依次为利福平胶囊(67例,28.6%)、吡嗪酰胺片(64例,27.4%)、异烟肼片(36例,15.4%)和乙胺丁醇片(35例,15.0
摘 要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将8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化疗治疗,研究组再给予靶向药物赫赛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IL-2、IL-6、IL-10、TNF-a、CRP、CD3+、CD4+、CD8+及CD4+/CD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摘 要 结核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结核病患者数在全球位列第二。全面掌握抗结核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可提高此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本文概要介绍一、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相互作用,并就抗结核药物的合理用药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8.3; R9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2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雷珠单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将进行择期玻璃体切除术且术前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83例(83眼)PDR患者作为雷珠单抗组,未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67例(67眼)PDR患者作为单纯手术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雷珠单抗组手术时间、电凝例数、硅油、气体填充
摘 要 目的:评价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选择常规药物加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用药6个月与用药前相比,观察组的体质量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
摘 要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治疗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0.5 h、1 h和3 h的心率、血压及其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0
摘 要 目的:探析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双盲法将98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更短,FVC、FEV1 和PEF水平均较高,IL-6、IL-10和TNF-α水平则均较低,且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也要高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急诊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laparoscopy组,n=31)和开腹修补术组(laparotomy组,n=29)。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0.05)。laparoscopy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