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蹲踞式起跑是小学高年级体育课教学的必修课之一,而蹲踞式起跑也是短跑运动中最常用的姿势,学生短跑起跑的速度以及掌握跑步的基本技巧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而言,其质量以及效率对于学生的短跑运动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成分的结合学生的自身状况,从而提升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本文就在小学阶段的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对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进行反思。
  【关键词】小学阶段;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39-02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现代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实践性的培养,理论与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的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经验,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的改革以及创新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教学模式,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蹲踞式起跑的定义
  上文提到,蹲踞式起跑是短跑运动当中普遍运用的一种中起跑形式,普遍意义上来讲,蹲踞式起跑主要分为各就位、预备、跑。其中“各就位”就是学生站立于起跑线上后,两脚开立,惯用脚在前;前脚的脚尖和起跑线之间相差一脚半的距离,而后脚的脚尖与前脚的中部之间相距一小腿长,与此同时两脚的内侧之间相差十五厘米;然后两腿屈膝,后腿的膝盖跪地;两手的拇指相对,虎口向前,以这样的姿势撑在起跑线上以后,将两臂伸直,然后颈部放松。“预备”:臀部在此时平稳的抬高,重心前移。“跑”:此时两只手快速的推离地面,两臂摆动,两脚用力的蹬地,身体蹬直的跑起来。了解以及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不仅能够使学生能够在短跑运动中正确的进行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在此过程当中不断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1]。
  二、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1.立足于教材,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积极地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到达教学目标的最大化,提升小学学生蹲踞式起跑的技术。体育课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教学科目,大多数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还停留在“玩闹”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将趣味教学进行到底,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学习,例如:在正式开始教学前,可以进行趣味热身活动,在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之后,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内容,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还能够为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深入体会,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形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兴趣上学习,课堂内容生动活泼,教学氛围积极向上,如此便能够进行高效的教学工作[2]。
  2.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众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奖励教学法是最为显著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时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这一实际状况,应当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时候,鼓励学生大胆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知识点的自我叙述,或是将学生按照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举行小型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的进行奖励,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而对于学习较慢以及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也不应当一味进行批评,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而进行单独的辅导[3]。
  3.创建教学情景,提升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而言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的发挥自身课堂应当的重要作用,在进行蹲踞式起跑教学之前,要重视教学方案的制定,重视科学教学方案的制定,创建以提问到示范讲解,再到分组训练以及时间练习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在授课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分组开始学习蹲踞式起跑,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分组练习,使学生在能够相互之间的学习,互相发现对方的不足之处,从而相互的进行指正。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50米快速往返跑”的活動,两人一组进行往返的接力,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集体意识,还能够能学生在集体的课程当中自身的个性得到发挥。
  三、教学反思
  1.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正视教师课堂角色。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引导者而不是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展开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又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的了解到这一特点,真正的认识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完美的结合,建立建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这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所要正式的重要问题[4]。
  2.建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直接的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质量,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我们要在教法与学法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及时的调整以及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及时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创新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及时的调整教学模式,从而真正的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促进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顺.五年级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5, 35(1):49-51.
  [2]郑晓琴.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刍议[J].小学教学参考,2016(12):75-75.
  [3]陈奎宝.浅析小学生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教学[J].田径,2018(06):6-7.
  [4]彭雄飞.小学蹲踞式起跑技术要领及教学步骤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结合体育院校学生实际,对北京市部分体育院校左撇子学生进行研究,并对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左撇子人群是遗传因素引起
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和品格,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也是给人们一个另一个的角度去创新创造,不断的锻炼他们的 创新思维,但是在获得这些能力的前提是能够欣赏,赏析音乐
由于初中生物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积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有利 于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生物学
在我们从事着各行各业之中,而脑力劳动的人数越来越多,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所造成的"运动不足"、"肌肉饥饿"影响了人体的健康,大量的余暇时间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
正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是击球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作为初学者学会用正球击球,可以为以后奠定良好的训练基础。由此可见正手击球的重要性,所以初学者了解击球的
【摘 要】针对中学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专项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学短跑项目的概念、训练内容及项目特征进行逻辑归纳分析,研究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原则,探究中学短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短跑;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32-01  按照项群的划分,短跑项目属
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学发展示范区唐山及周边体育休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广的背景下,要想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老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努力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基础,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应用展开了系统化研究,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希望能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掌握,还需要借助素养教育的实施引领学生 在物理课堂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中逐步实现物理学科核心
运动意识是制约一个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运动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依靠长期的训练、比赛而逐渐形成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正是培养足球意识的黄金时期,本文采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