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斌: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w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到现在,“两房”被强行“国有化”,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相继破产,美林易主美国银行,投行被迫转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被收购,照你的观察,目前是否已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或者是否还会更加恶化?
  金晓斌:这个问题比较难说,美国经济现在瞬息万变,前些天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等,都在讨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所以现在有些人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觉得是不对的。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基本上都是盲人摸象,实际上很难说。次贷危机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爆发期,很难說不会再扩大,因为现在还仅仅涉及在虚拟经济,以后还会慢慢波及到实体经济当中。
  《董事会》:你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金晓斌:表面上看,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就是因次贷而起,实质看,我觉得美国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这些宏观方面都发生了一些问题。从微观角度来看,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在这样的宽松的监管环境下创新过度,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内部人控制,内部人追求高额的回报,追求短期利益,导致了过度的风险。
  《董事会》:美国的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出现了问题?
  金晓斌:对,美国发明了较为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委托代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现代公司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股东本位,即所有权经营权都是股东自己的。但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了之后,所有权和经营权就分开了,就出现了CEO,这就是CEO本位,经营权就从股东那里让出去了,但让出去以后发现不行,因为经理层的目标函数和股东的目标函数不一致,股东是要求股东的最大回报,经理层是要求自己的最大回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股权激励,给经理层巨额的花红,让经理层持有股票。我觉得这又退回到原来的股东本位,是变相、部分的倒退。正是这样,就导致安然、世通集团,也包括现在的雷曼等公司都出现了问题。内部人控制导致短期行为的出现,经理层把风险转移给股东、转移给投资者、转移给其他的金融机构,然后自己借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正因如此,上世纪80年代发起了公司治理变革,那么现在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董事会本位,进行集体决策。但是为什么我刚才强调金融危机是对公司治理的挑战?我们中国是照搬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我觉得这不能完全说对或者不对,但我觉得确实不太妥当。美国是单层的委托代理,其代理链条很简单。我们中国的企业多是股权高度集中的,它有个双重委托代理的问题。就说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国有控股的大股东,是要委托人的,然后实际上好多中小投资者也还有个委托问题,这就涉及到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损害。
  《董事会》:这个问题在中国是很突出的。
  金晓斌:我觉得之所以说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就是应该反思。现在最明显的就是监事会在我们这里作用完全失效,就完全是一个花瓶,不管你怎么说,事实就是这样,监事会应该是监事董事会、监视经营层的,但是它在整个公司治理体系里是最弱的。
  
  美金融资本主义模式不变
  
  《董事会》:美国政府目前在推动规模空前的救市计划,美联储公布将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联合向金融机构提供无限额美元资金供应,这些举措对缓解金融危机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金晓斌:这个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我觉得目前来讲,这个规模我觉得还是可能远远不够,窟窿太大。也就是刚才提及的问题,现在是不是已经是最坏的时候?对这个前提有了判断,我们才能对这个救市计划有个大致的概念。现在如果说金融危机已经传染到实体经济的话,我觉得7000亿是不够的。
  《董事会》:有的学者认为通过美国政府的7000亿救市计划,并美联储的美元资金供应,半年内应该可稳定住金融市场,但美国经济衰退则是难以避免的,并要经历很长时间。
  金晓斌:衰退是肯定的,一般来讲,起码要三四年。
  《董事会》:这次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在反思美国的金融模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金晓斌:我觉得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肯定会延续,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的还是在量的方面,而不是彻底的质的改变。所谓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包括着很多内容,包括靠信贷来促进消费,然后靠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这是过去一直都在讨论的话题,这个模式我觉得不会改变。而且这种模式也不是美国专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同地采用了这种模式,包括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在内,现在也在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型,所以我说这种增长模式不会改变,还会持续,关键是怎么控制风险。我觉得中国可能不会出现美国那样入不敷出的情况,但是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变那肯定是正确的,关键是掌握度。消费观念是要有变化的,中国肯定要拉动内需,原来是靠美国的消费来带动我国GDP的增长,现在呢是要靠国内的消费。
  
  对中国影响很大
  
  《董事会》:近期中国外贸出口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转型,你认为金融危机中,中国面临着多大的损失?
  金晓斌:这次危机实际上对我们的影响我觉得是比较大的,现在报纸上很多的文章都说影响不大,我觉得这也是盲人摸象、掩耳盗铃的思路。危机已经来了,你还说影响不大,我觉得更是在误导决策层。影响主要在几个方面:我们的出口面临着挑战;我们的美元资产严重缩水,外汇储备面临重估的风险;全球信贷紧缩和信贷危机的蔓延,肯定会波及到我们中国市场;同时,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势必抬头;最后就是我们的银行。目前国内的证券公司还没有走出去,像“两房”债券、雷曼的债券,都没有投过,受到影响的就是银行,当然现在各家银行都说影响不大,但到底影响多大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董事会》:中国要办好自己的事,要如何来办?曾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应当参与美国救市,或也有学者认为应当有限度地参与美国救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金晓斌:中国要不要参与美国救市,这个命题本身就有问题。中国出了问题,美国要不要来救中国的市呢?我们金融体系出了问题以后,或者我们银行有了呆坏账,他是不是来注资,或者来买我们的债券呢?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自己的问题你解决了吗?中国的持续发展问题,明明白白的,从我个人的判断,我们的宏调,从“两防”到“一保一控”,那么现在基本上不提那个“控”字了,就是要保增长了。
  实际上我们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被美国金融危机给打断了,所以我们今后的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因为原来那种靠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的环境、能源都不能够持续地支持这种增长模式,原来的增长模式其实是非常有害的,所以说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非常对。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就是宏调,而宏调被美国金融危机所打断,这样我们的整个经济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
其他文献
飞跃的扩张不是建立在生产和销售高速增长、资金充裕、公司盈利能力强等基础之上的,而是一味地依靠借贷方式,盲目追求全球化、多元化,最终出现濒临破产的悲剧
对外墙渗漏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了渗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作者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离敲响2012新年的钟声已很近了,也许你会和笔者一样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存有几分期待。  用多事之秋来回顾2011年的经济大势应该是恰如其分。3月,日本东北地区爆发大地震,引发海啸,不仅对病魔缠身的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而且也冲击了全球的生产链,电子信息产业一时秩序大乱。年中,
现代企业家能想象企业在自己家族手中维持14个世纪吗?创建于公元578年至今仍在营业的日本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曾有这样的运气,但2006年初,金刚组被收购,因此美国《家族企业杂志》
兴业银行监事会数年来不断求变。我们在审视其履职模式的同时,对其奉行“服务就是最好的监督”的做法感到新奇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一个议案,规定董事的津贴每月为300元,监事每月为200元。会后,有监事就此询问一位董事为何他们的津贴要少一些。那位董事答道:“现在董事的责任可大了!出了问题,董事承担的风险也要高得多,津贴自然要高些。”此监事闻之默然。
目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肝移植与肝外科工作中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肝脏IRI对肝病的发展、肝脏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存预后至关重要。如何保护缺血的肝细胞,减少肝脏IRI
<正> 刘备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的颇有点名气的故事。那种求贤若渴的精神,一直被传为佳话。于今回味,我以为仍然有点意思。刘备重用诸葛亮,是破格举贤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例。诸
做好“家庭作业”,成为中材国际在全球行业巅峰对决中持久立于不败之地,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内部保证      对于一家在业务上迅速走向全球化的企业来说,一切来的似乎太突然了,很多在国内市场上轻车熟路的做法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走向国际化的五年来,也正是中材国际由一家普通的央企下属子公司转变为上市公司的五年。各方面的监管环境的变化,成为中材国际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动力和客观要求。  同大多数国有上市公司一样,
治理决定治理绩效好的治理带来好的治理绩效,坏的治理引致坏的治理绩效。何为好的治理和坏的治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NPM)思潮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学术界与实业界多信
贵州草海是中国三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其湿地生态系统能给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由于其价值没有被量化,人们对其重要性缺乏直观认识,导致了湿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