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小结探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地理是一门科学,地理教学则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精彩的导入、简明扼要的板书、精妙得当的课堂小结等都是上好地理课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课堂小结则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在常规教学中课堂小结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多,因而经常被忽视。但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这一环节,因为课堂小结是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精妙恰当的课堂小结能对本堂课的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 地理 课堂教学 小结 探究
  所谓课堂小结就是教师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后,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它常用于一节课的结尾,有时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一个设计完美精当的课堂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它能较好地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了绕,余味无穷。课堂小结没有固定的章法,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下面,谈谈我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对课堂小结的几种做法。
  一、以提纲挈领式归纳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堂小结。大多数教师都会在一堂新课结束之后,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做到提纲挈领,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本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这种形式的课堂小结不能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简单重复再现。如果这样,不但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倒是画蛇添足。例一,在讲授完《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一节课后,可归纳总结为:“一个粮食问题,两个解决途径,三种粮食作物,四个产粮大国,五大小麦出口国”。例二,在讲授完《冷锋与冷锋天气》一节课后,可简要总结为:“风前暖,雨后寒”。
  二、列表绘图,疏理内容,帮助记忆
  地图既是地理学一种特殊语言。地图又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要求学生一方面能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去获得地球知识,另一方面又能把获得的知识记忆在图表上。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绝大多数地理教师在上课时常常使用挂图和地球仪,更多的是使用地理黑板画,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讲完新课内容后,则利用图表进行小结。例一,在讲授完《气旋和反气旋》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以北半球为例进行讲解,一边把气旋和反气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大气流运动的情况画成图,使学生一目了然,再把讲授的内容从气压状况、气流状况、中心气流运动方向、过境的天气及实例等五方面整理成一个表格。课堂小结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图,并将图、表对照,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形成地理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设问题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在课堂要结束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练习,作为课堂小结。练习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一般不超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以问题练习进行小结,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例一,在讲完《气旋与反之旋》一节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如果学生能总结出:“气旋有阴雨,反气旋晴;气旋为北半球的左侧刮偏北风、右侧刮偏南风;反气旋为北半球的左侧刮南风、右侧刮偏北风”。教师就给予充分肯定,如果学生总结不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总结,教师再加以补充。在小结时教师要激发每一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尽可能地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四、对比联想区别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许多地理概念、事项和原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堂小结时可把教学内容中那些形式相似,意义相近或相异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它们的异同,引起学生的注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一,在讲授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一节课时,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和概括褶皱的两个基本形态(北斜和向斜)与地形的关系,褶皱形成之初,向上拱起的是背斜,表现在实际地形上应是山地;向下弯曲的是向斜,表现在实际地形上应是谷地:即“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是,由于受张力的影响,经过常期的风化剥蚀作用,背斜容易风化形成谷地;向斜不易風化,反而形成山地,“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找出相同和相异之处。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又能使学生在野外实践中,不犯简单低级的错误。
  五、巧设悬念承前启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地理教材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知识则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延伸。进行课堂小结时,除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外,还可巧设悬念,引出下一个问题,以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例一,在讲授完《气压带和风带》一节内容之后。教师可作如下小结:“气压带和风带”一节中所讲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都是在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一(陆地或海洋)的前提下来研究大气运动的特点的,同学们都知道:“实际上的地球表面性质并不均一(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大气又是怎样运动的呢?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欲知这一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引出下一节《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课题。既引起同学们对下一课的学习兴趣,又使两节课的连接浑然一体。韵味无穷的课堂结小结,是激发学生自觉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设计课堂小结的目的在于让课文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要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结束而结束。也就是说小结的内容是紧扣课文的中心,并直接简要地向学生提示课文的重点。一个扣人心弦的课堂小结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能在很长的时间里,乃至于终生难以忘怀。
  总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课堂小结也应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千篇一律。因为它关系到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的教具等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课堂小结,艺术化地处理好课堂小结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既生动活泼又不能喧宾夺主。切忌生搬硬套,千篇一律。这样才能收到既巩固知识,又耐人寻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个以WinedowsNT为核心的Intranet实例,并对一些组网技术做了探讨,描述了一个在此网络基础上实现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系统。
“粥”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营养与美味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体现。然而在很多糖友的食谱中,粥是“违禁品”,“得了糖尿病,稀饭不能喝了”“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
高中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语文课堂,恰恰迎合了广大教师的
完美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不断地抛弃多余的不适合的东西而保留和增加有益的要素而完成的,而他在艺术上的每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变革,无不与他深厚的修养与广博的学识有关。
介绍当前IETF解决移动上网的基本方案--Mobile IP协议,以及该协议在校园网络环境上的试验实现、软件的设计及模块结构,并讨论协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生物教学引发兴趣的几种方法:故事教学、设悬念、幽默教学、创情趣、游戏互动。  关键词:高中生物 引发兴趣 教学方法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包括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怎样才能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热情,这是广大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
民商法是民法和商法的结合,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各类基本的经济纠纷都离不开民商法的调节.而在民商法的整个体系里,诚实信用原则也占据
通过开发军队营区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具体实例,阐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组织与处理的概念,讨论了目前构造Web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以及开发本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在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种可以产生虚拟现实图形的新方法一体放射法.它建立在体单元对光线的发射、吸收、漫射、反射和散射的基础上,适用于复杂景物的生成和演示.主要介绍体放射法的基本原理,如光亮度计算方法、体放射方程的形成机理、成先因子及系数的影响,以及图形生成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