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专题部节目部制片人李祎参与制作脱贫攻坚相关纪录片、专题片、行业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汇报片等作品的第8年。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李祎担任过《脱贫攻坚在路上》节目编导,参与制作过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来川调研视察的汇报片,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专题片,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会议专题汇报片等。
在李祎的镜头下,记录了太多令人感动的扶贫事迹:有带着患病母亲去扶贫的凉山州喜德县第一书记郭骥;有在凉山州开展扶贫工作的26对夫妻档帮扶干部;有2018年度“感动中国”获奖人达州渠县基层扶贫干部张渠伟,他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温暖了14万贫困群众的心,却累坏了自己的眼睛;有广元市青川县的电商赵海伶,5·12地震后她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利用电商平台,将大山深处老百姓的山货卖到了全国、全球,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和产业发展问题……
“作为一名电视人,有幸见证祖国全面脱贫这一伟大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李祎如是说。
生动解读脱贫故事
李祎表示,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把一个片子做好做透,需要对这项系统工程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节目摄制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文稿的策划和撰写,比如,对政策拿捏不准、对结构搭建的迷茫等。”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李祎开始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量阅读书籍和政策解读,走访扶贫开发局等相关单位,拜访、请教脱贫攻坚专家,逐步吃透政策。
吃透脱贫政策、拿準脱贫概念后,李祎和团队开始尝试以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制作脱贫攻坚主题节目。“我们将故事化的表达、群众的讲述、一线扶贫干部的亲身经历、专家生动的解读结合起来,在避免说教的同时,深入展示脱贫攻坚的经验成效。”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凉山州的全面脱贫,关系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进程。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时,李祎和团队将视角对准凉山州扶贫基层干部、第一书记、综合帮扶队员,展现他们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工作状态,力争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的拳拳之心。节目组见证了众多扶贫工作人员舍小家保大家的感动时刻,他们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接“地气”聚人心、带队伍。
在凉山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又名“悬崖村”),李祎见证了曾经只能靠一根藤梯与外界联系的悬崖村的巨大变化:藤梯换成了2000多级钢梯,山下改建了寄宿制村小,山上有了幼儿园,4G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无缝全覆盖,乡亲们也从破旧的土坯房搬到了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参与脱贫攻坚报道的8年里,李祎陆续收到拍摄对象脱了贫、赚了钱、孩子们考上了好学校等好消息;还有的拍摄对象,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省级、国家级脱贫攻坚奖项,甚至光荣地参加了国庆七十周年群众游行。这些喜悦的分享,也是属于李祎的幸福时刻。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长时间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对于如何和当地群众打交道,李祎颇有经验,“与贫困地区群众打交道,一定要真心与他们交流。拍摄时切忌太心急,把自己采访的主观意愿强加在群众身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和他们同吃同住一段时间,通过时间来加深彼此的了解。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往往比较淳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可以买一些图书、文具给他们,一是献爱心,二也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采访拍摄过程中,李祎对脱贫攻坚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前,她以为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往往都是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缺乏产业等,后来才发现,很多地方贫困的真正原因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李祎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这里几乎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转型到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常说他们是‘一步跨千年’。这里的群众根本没有脱贫意识,如何转变这些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是当地扶贫干部工作中的难点。”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及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改变正在悄然发生:通过全国首创的“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秦巴山区的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将当地的猕猴桃、黑木耳等农产品销往全国;乌蒙山片区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的老百姓在扶贫搬迁安置点开起了农家乐;坐落在高原藏区的莫丁村,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通过销售土陶、石锅等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恶劣天气、交通不便、高原反应……拍摄过程中,李祎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当她看到贫困地区喜人的变化,见证并记录下这些时刻时,觉得一切都值得。
在李祎的镜头下,记录了太多令人感动的扶贫事迹:有带着患病母亲去扶贫的凉山州喜德县第一书记郭骥;有在凉山州开展扶贫工作的26对夫妻档帮扶干部;有2018年度“感动中国”获奖人达州渠县基层扶贫干部张渠伟,他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温暖了14万贫困群众的心,却累坏了自己的眼睛;有广元市青川县的电商赵海伶,5·12地震后她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利用电商平台,将大山深处老百姓的山货卖到了全国、全球,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和产业发展问题……
“作为一名电视人,有幸见证祖国全面脱贫这一伟大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李祎如是说。
生动解读脱贫故事
李祎表示,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把一个片子做好做透,需要对这项系统工程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节目摄制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文稿的策划和撰写,比如,对政策拿捏不准、对结构搭建的迷茫等。”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李祎开始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量阅读书籍和政策解读,走访扶贫开发局等相关单位,拜访、请教脱贫攻坚专家,逐步吃透政策。
吃透脱贫政策、拿準脱贫概念后,李祎和团队开始尝试以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制作脱贫攻坚主题节目。“我们将故事化的表达、群众的讲述、一线扶贫干部的亲身经历、专家生动的解读结合起来,在避免说教的同时,深入展示脱贫攻坚的经验成效。”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凉山州的全面脱贫,关系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进程。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时,李祎和团队将视角对准凉山州扶贫基层干部、第一书记、综合帮扶队员,展现他们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工作状态,力争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的拳拳之心。节目组见证了众多扶贫工作人员舍小家保大家的感动时刻,他们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接“地气”聚人心、带队伍。
在凉山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又名“悬崖村”),李祎见证了曾经只能靠一根藤梯与外界联系的悬崖村的巨大变化:藤梯换成了2000多级钢梯,山下改建了寄宿制村小,山上有了幼儿园,4G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无缝全覆盖,乡亲们也从破旧的土坯房搬到了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参与脱贫攻坚报道的8年里,李祎陆续收到拍摄对象脱了贫、赚了钱、孩子们考上了好学校等好消息;还有的拍摄对象,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省级、国家级脱贫攻坚奖项,甚至光荣地参加了国庆七十周年群众游行。这些喜悦的分享,也是属于李祎的幸福时刻。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长时间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对于如何和当地群众打交道,李祎颇有经验,“与贫困地区群众打交道,一定要真心与他们交流。拍摄时切忌太心急,把自己采访的主观意愿强加在群众身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和他们同吃同住一段时间,通过时间来加深彼此的了解。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往往比较淳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可以买一些图书、文具给他们,一是献爱心,二也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采访拍摄过程中,李祎对脱贫攻坚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前,她以为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往往都是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缺乏产业等,后来才发现,很多地方贫困的真正原因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李祎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这里几乎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转型到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常说他们是‘一步跨千年’。这里的群众根本没有脱贫意识,如何转变这些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是当地扶贫干部工作中的难点。”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及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改变正在悄然发生:通过全国首创的“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秦巴山区的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将当地的猕猴桃、黑木耳等农产品销往全国;乌蒙山片区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的老百姓在扶贫搬迁安置点开起了农家乐;坐落在高原藏区的莫丁村,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通过销售土陶、石锅等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恶劣天气、交通不便、高原反应……拍摄过程中,李祎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当她看到贫困地区喜人的变化,见证并记录下这些时刻时,觉得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