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病灶清除并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

来源 :脊柱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一期手术病灶清除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手术行病灶清除并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颈椎结核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26~75岁,平均45.4岁。其中累及颈椎单椎体7例、相邻双椎体12例、3椎体4例,合并脊柱其他部位结核病灶3例(包括T5 1例、T12 1例、L3 1例)。1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前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9分,平均5.7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7~12分,平均10.1分;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21.5°±6.1°;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级2例,D级3例,E级21例。术前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待红细胞沉降率(ESR)<50 mm/h后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节段及病变情况选择颈椎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3~49个月,平均25.3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骨性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颈部VAS评分(1.1±2.7)分,JOA评分(15.1±3.9)分,病变节段Cobb角4.7°±6.1°。1例上颈椎结核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皮下脂肪液化、切口不愈合,给予手术清创缝合后二期愈合。术后未发生颈椎结核复发。结论在术前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根据病变节段采用一期彻底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治疗颈椎结核,术后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提高颈椎结核治愈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认真贯彻执行《邮政法》促进邮政事业依法发展——纪念《邮政法》颁布实施10周年邮电部政策法规司李国斌杨少丽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
为能够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保障每一步的合理安排,对于电力的需要和保障就显得至关重要。该项目的操作从一定程度上保障 了电力的合理开发,从而保证整体布局的安全性。为在建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不同Nd掺杂量的Bi4-xNdxTi3O12(x=O~1.O)陶瓷。采用XRD分析了陶瓷样品的物相结构,采用SEM观察了陶瓷样品的显微结构特征,系统地评价了陶瓷样品的铁电性能。研
电力计量作为电费收取的基础,计量的准确性如何,直接影响着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因此要做好严格的把控。若存在着电力计 量误差,很容易引发电量计量不准确问题,记录的电能数值无法真
本文在已有轮式机器人的基础上,添加语音输入输出组件,利用微软语音识别开发包对机器人的基础程序进行修改,使无法通过语音与人进行交流的机器人能够与人交流,并通过语音控制
目的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情况,了解遗传代谢病单病种患病率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非衍生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11种氨基酸、30种酰基肉
目的对全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氨基酸项目的检测性能进行西格玛水平的分析,以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水平。方法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目的开发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智能统计系统,一键生成各项质量指标统计图,实现质量指标统计的实时性和智能化,实时监控检验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以提高检验报告的及时率和保证结果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
随着人们的生活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电力企业的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抄表 核算方面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之前的核算方式已经达不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