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us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金融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金融随之应运而生,虽然可以提升金融业务的办事效率,但是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商业银行面对此情况,必须要对其业务模式做出一定的转变与改善,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金融共同实现长远发展。
  一、前言
  网络技术、科学技术的大力研发与推广,促使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发展迅速、覆盖范围广阔、办事效率高、运作成本低是其最为明显的优势,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这势必会对我国的商业银行造成不小的影响与挑战,而商业银行想要在金融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正面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断改善商业银行传统的服务模式与运作方式,确保其能够与互联网金融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
  (一)高效且低成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之中,移动终端网络以及互联网是资金供求方运行的重要依据,从而与用户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并且能够将多方同期交易得以实现。而数据分析能够达成风险管控、用户信用等级评判等功能,可以将交易双方的收集信息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判成本、双方签约成本、贷后风险管控成本等方面大幅度的降低。
  (二)解决交易信息不对称
  社交网络是生成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并且能够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的信息,都能够与其他的主体之间产生关联。对于交易的双方而言,能够利用互联网来对信息收集,可以对个人或是公司自身的信用状况、财力状况作出更加细致的了解,能够将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减少。
  (三)操作更加便利
  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加以利用,用户可以将自身持有的银行储蓄卡、信用卡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在发生支付交易之时,只需要输入账号、密码或面部识别即可,不需要用户亲身前往银行的各个网点,只需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网络便可以实现交易,能够将信贷、资金划转等业务随时完成,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四)普及度高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服务存在较为显著的金融排斥特点,也就是某些金融服务只是面对大型公司、高收入人群展开,中小型公司以及低收入人群无法享受到商业银行的某些金融服务。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只需要公司或个人利用移动终端网络、计算机网络,便可以享受到更广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能够将加大金融服务的准入范围,促使某些金融服务不只是由少数群体管控,任何层级、收入的人群都能够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从而加入至金融服务当中。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主要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造成的影响
  商业银行最基础、最重要的资产业务就是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其业务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公司贷款,不断挑战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内容形式多样,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冲击的主要就是 P2P 网贷。P2P提供点对点的金融理财服务,P2P 网络平台通过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申购完成资金积累,然后根据小微企业及个人 “短、小、急、频”的资金需求,转贷给企业或个人,从中赚取利息差价。业务虽与商业银行信贷模式相似,但是其审核的标准相对宽松,门槛较低,服务效率更高。从 2014 年起,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网贷服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和客户的联系,相对于商业银行传统物理网点来说,网贷服务的优势更加突出。2016 年,为净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环境,央行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整顿,网贷平台数量大幅下降,但是随着监管政策的推进,网贷平台日趋稳定,将是传统商业银行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二)对商业银行存款造成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数据调查成果表明,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民币的存款增加3.56万亿元,但是同2018年同期相比,减少5387亿元。2019年的前三个月,新增人民币累计较去年同期相比,共计减少1.28万亿元。在3月末,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虽然增速达到10.3%,但是同去年的年末及同期相比,分别低2.3%与4.1%。而互联网金融下诞生的余额宝,同商业银行相比较,其收益要远远超过活期存款的利息。将余额宝的宣传作为依据,年收益率能够最高超出3%,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率相比高出10倍,比银行3%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要高。所以,广大的用户们更加自愿将存款放置于余额宝,不僅能够随时展开线上购物支付,同时能够收获更大的经济收益。
  余额宝能够将用户的存款储蓄搬出,然后再放置在银行,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为了能够将存款吸收,不得已提高用户在银行端的存款收益率,最终变成商业银行通过接近10倍的成本才能吸收到这些存款,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影响。另外,存款流失会造成各个商业银行之间互相将存款的利率提升,导致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已经上浮到最顶点。
  同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对比,余额宝不仅可以因为其持有基金货币而收获更高的效益,同时还可以将基金随时赎回,从而在划转、支付中得以运用,同活期的存款对比,具有相同的流动性,而且余额宝对用户没有最低购买额度的限制,一元钱同样能够购买,促使绝大多数的用户能够运用零花钱存储的方法从而收获增值的机会,将用户自身所持有的资金效用最大化,兼顾资金收益和流动性,与定期存款形成竞争与分流,导致商业银行对吸收存款的难度大大提高。
  (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的影响
  商业银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其中间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挑战。
  首先,互联网金融直接对银行卡代理收付、结算等业务造成挤压。同商业银行的线上支付对比,互联网金融在支付价格方面要更低,并且具备延迟支付、操作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从而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线上银行的业务办理。另外,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将资源优势向线下延伸,通过代收付费系统、POS网络的铺设,从而展开线下的现金充值、收单等业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与商业银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其次,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向保险代理、经纪、基金代销等业务中渗透。通过分析证监会所提供的全新的披露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末,为基金企业提供结算、支付等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共计13个,这些平台能够通过最低的价格从而向商业银行展开竞争。例如:对于取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支付宝”等而言,其基金的申购手续费率同商业银行相比,只为10%。虽然用户在短期内对其没有过多的了解,但是身为金融产品销售主体的商业银行垄断的现象,正在逐步瓦解。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无论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都不应该脱离实体经 济。在传统经济时代,信奉 “二八定律”的人们会认为市 场的主体是那些规模庞大的 “大客户”。但是,按照长尾理 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应该更加重视市场中许许多多的 “小客户”,也就是处在市场 “尾部”的那部分客户。互联网的使用让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而且成本也更低,所以更加吸引顾客,使客户需求量或者销售量很小的产品所共同占有的市场份额能够比肩主流产品,也说明了市场的 “尾部” 一样重要。所以在三大业务操作上,商业银行应该降低成 本,将服务拓展到以往覆盖困难、收入水平较低的客户群体 中,提升自身金融服务水平,抓住这部分被忽视的 “弱势” 群体,满足他 们 的 需 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最大限度获取 “长尾效应”。
  (二)加强数据的挖掘和积累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而言,具备规模较大的用户基础,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而言,用户的数量不可估计。在这其中,存在着广泛的数据资源,只有合理运用,才可以保障产业创新与业务影响得到推动。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以将云计算、社交网络的技术充分加以运用,从而将分层级的用户数据积累、整合、运用体系确立,将用户需求不断地做出适应,促使自身能够得到改善与进步。当前,绝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已经采用相关的举措来将数据的挖掘与积累强化。例如:建设银行创办了善融商务,提供竞争力平台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并且同以往的金融业务相连接,达成竞争的优势。
  (三)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
  互联网金融企业同商业银行共同合作,能够实现跨界人才、用户信息以及用户资源的共享,从而达成创造共赢、优势互补的目的。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将互联网金融企业所积攒的交易数据库借用,将自身风险管控的能力充分发挥,能够在线上创造一个融资的平台,从而向中小型公司带来在线的融资业务,可以将零售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并且有利于新用户群的挖掘,能够将商业银行运行的效益与效率提高。针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能够将自身的业务做出扩展,创造出全新的服务业务,将利润来源的渠道加大。
  (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首先,商业银行可以试图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从而将网上银行流量小、用户来源狭窄的问题做出处理,从而将网上银行的用户满意度、客户服务效率提高,将客户量丰富,将掌握网上银行客户的定位,并且将目标用户逐步向网络进行导入。
  其次,是將以往需要客户经理展开一对一营销的方式做出转变,运用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方式展开信息处理工作,将草根用户掌握,对于征信手段的创新,需要通过将小微公司交易信用数据嵌入的方式得以实现,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相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融资方式。
  最后,可以将商业银行在货币汇兑方面的优势充分加以运用,将跨国电子商务的货币汇兑业务强势加入新兴市场当中,从而将外币的汇兑业务向线上迁移。
  五、结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够大力推动我国金融业的进步,实现金融业向智能化、科技化、高效化、低风险化的全面发展。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够给广大用户带来更加便利的服务,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要直面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不断创新与改善自身的服务模式、运作模式,从而促使商业银行同互联网金融能够相互作用、相互推进,共同朝着长远、稳健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恒立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写字楼租赁市场有着不断向前的发展趋势,但是供需之间存在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空置率增长是目前租赁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厦门写字楼租赁市场为例不难看出写字楼租赁行业正在面临着一轮崭新的挑战,租金价格呈波动增长,同时空置率也呈上涨趋势,净吸纳量相对供应量来说明显不足。本文试图从写字楼租赁的影响因素入手,探求租赁市场的合理化发展方向,以期写字楼的良性运营。  一、写字楼租赁市
期刊
近年来,受政策驱动和资本助推的影响,在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倡导下,马拉松赛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名片。马拉松赛事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希望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增长,打造文化品牌。合肥作为新一线城市,自2014年开始举办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2020年被世界田径正式评定为“国际金标赛事”,成为国内晋级“国际金标赛事”历时最短
期刊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深入的推进,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影响城市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中,我们国家的城市的交通状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我们国家的城市的發展与建设极为离不开城市交通的大力推动,特别是在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已然都建设了轨道交通,但是我们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村集体所有资产的代表,近年来,着眼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科学发展,需要各地区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背景和特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形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财务管理形式三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予以阐述。之后分析当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当中现存的问题,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40年之久。但是,近年来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世界格局不确定性增加。本文就中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及国内外经济环境面临的新变化进行论述,结合国务院及时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做了几点思考,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国内正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速减缓就业压力加大的局面;中美贸易摩擦时间长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价格管理模式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价格体系也日趋合理,管理模式趋向科学。逐步形成了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价格管理模式。在新常态背景下,价格管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急剧提升,各类产业的发展也趋于稳定,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必然会带来全新的价格管理模式。故此,本文主要探讨新常态下价格管理模式的
期刊
新常态背景下,消费者的诉求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升级也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分析消费升级现状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当前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动当前消费升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的消费需求的引导、扩展等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消费水平的提高,促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稳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的转型升级,人们消费需求的
期刊
在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就决定了房地产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经久不衰,我国的经济在这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房地产经济在这中间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我国房地产在几十年发展中不断完善,但是依旧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本文重点通过探讨如今我国房
期刊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契机,有助于制造业提质增效、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可能切入点,并就政府在这一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一、引 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令人欣慰的是,经过7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发展之路。然而,我们也
期刊
随着政府对公共工程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投资效力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也逐渐成为政府审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从绩效审计的经济、效率、效果、公平和环境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