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市优化作业设计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

来源 :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广东省颁发的"双减"政策,结合深度调研结论,广州市在作业减负提质方面,以《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工作指引》为主导,辅以《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示例》和《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小课题选题指南》,综合施策,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调研表明,"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对"双减"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区、校也积极落实政策要求迅速部署,"双减"工作显现了系列的举措与亮点。在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对于优化作业设计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给广州市的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要注重作业的过程性设计、要注重作业的弹性化设计、要注重作业的分解型设计和要注重情景类作业设计四点重要建议。各级"双减"政策颁发后,广州市各学科开展主题教研,各学校进行校本创新,共同推进作业优化设计实践探索,形成了许多鲜活的经验。
其他文献
他的故事一字一句写出来,也只是寻常。他短暂的35年的人生,像一颗流星划过大时代的夜空,旋生旋灭,却似乎更具代表性和感染力。你若能静心细细品味一定能感受到他那于寒冷暗夜燃烧的青春、执着前行的倔强和美好。崭露头角蔡寿民,字良楠,曾用名蔡漱民、蔡厚之、蔡彬、苏敏等,1899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出生于湖南常德赵家桥狮子山蔡家湾的一个书香世家。蔡寿民早年丧父,但有赖于耕读家风的良好熏习,1919年,20岁
期刊
成都一直是城乡统筹的先导试验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本文总结了成都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园城市"建设的角度,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以及自然资源全要素管控的要求,探索性地提出了未来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的重点,并以成都市周边唐昌镇为例,进行了规划探索。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提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当前的教育目标。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为了教育目标的加速实现,我们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各科教学评价作用和改革。因此世界各国的教学评价的发展很快,特别是经济最发达的美国。
期刊
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需依托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将城市融入大自然。因此,在规划实践中有必要对以山水等资源为特色的城市形态分区规划与控制方法体系进行探索。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建筑高度控制方法的经验,立足公园城市理念,提出"基准模型+修正模型"的城市形态分区方法,建立城市形态分区控制模型。同时,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形态分区规划为例,总结龙泉驿区现状城市建筑高度基本特征
报纸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期间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时代课题,是城市建设理念的一场革命。本文以南京紫东地区为例,通过分析紫东地区区位优势、科教资源优势、生态人文优势,以及长期以来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资源优势还没有最大程度转化等问题,从规划建设层面,提出将公园城市理念融入全域公园、公园商业、公园住区、公园乡村、公园产区、其他类型这六个场景之中。对
基于城与乡两个有机统一体,对公园城市要义进行横向延伸,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试图厘清二者互馈关系,为乡村发展和城乡融合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公园城市通过要素—组织—生态的复合调控,推动了城乡因子—空间—结构的多维融合,而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公园城市理念践行的目标结果,还是其重要的驱动力量。进一步从补齐设施短板、统筹生态资源、培育新型业态和加快空间重构4个层面探究了公园城市视角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路
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构建乡村发展一张蓝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充分借鉴地理学等相关理论,探索以城乡融合系统理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以"点-轴"理论构架乡村网络化空间格局、以公园城市理念营造乡村增长极-田园公园场景,从而构建形成全域乡村"面-线-点"结合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并以成都市温江区以例,通过塑"点"连"轴"等系列措施,打破行政边界,促进城乡服务共享,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展的大量建设大幅度地影响了原本的生态环境稳定,由此引发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提出,成为各地区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各方积极探索促进环境、社会、经济三者共同和谐发展的应对计划,公园城市理论分别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分别是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两者都以生态自然观念为本位,以增进人类生存福祉为根本目的,但由于发展背景的不同,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存在较
在城市建设向更高层面发展的今天,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营造卫生安全的城市空间格局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肆虐让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圈"成为焦点。"公园城市"作为一种城市范式回应了人居环境需求,在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如何将其切实与人民生活衔接、提高公园城市的普惠性值得思考。笔者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对高质量人居建设导向下的公园城市营造进行了研究梳理与再思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