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和调强治疗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难题之一,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常规放疗因照射技术条件有限,以及正常肝脏耐受剂量低的限制,长期以来难以给予较高的照射剂量,被认为不适宜用于肝癌的根治性治疗.近几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发展迅速,多位学者报道了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全身伽玛刀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显著疗效[1-4].本研究通过所获得的客观剂量学数据,对同一患者的IMRT和全身伽玛刀大分割治疗计划进行比较,评价其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调强放疗(IMRT)联合同步化疗对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科室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60例Ⅲ~Ⅳb期初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患者分为紫杉同步组(32例)和顺铂同步组(28例).2组均接受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8~72 Gy.紫杉同步组同时予以紫杉醇脂质体30 mg/m2,1次/周,共5~7次.顺铂同步组同时予以顺铂30
放射免疫治疗( radioimmunotherapy,RIT)是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以放射性核素为弹头,通过抗体特异性结合表达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将产生高能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的近距离内照射治疗[1].α射线射程短、传能线密度高的特性,使得α核素的旁效应( bystander effect)很小,非常适合于非实体瘤的放射免疫治疗.Hamacher等[2]和Cruz等[3-4]从
期刊
目的 估算非铀矿山工作人员经由矿石样品外照射途径所致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方法 现场采集非铀矿山矿工工作场所矿石样品,利用γ能谱仪测量矿石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进而估算采矿工作场所矿工所受年有效剂量.结果 在全国7个省区13个矿区共采集、分析了32个矿石样品,其中有2种矿石活度浓度较高,所致矿工的年有效剂量超过1 mSv.结论 γ能谱测量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非铀矿山矿石放射性核素分析,其结果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0、0.37、1.85、3.70和7.4(×106 Bq/ml)18F-FDG处理细胞24 h,用倒置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时相分布,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比色法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Bcl-2和B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调强放疗技术对鼻咽癌患者下颈部和锁骨上区亚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正常组织受量.方法 3种照射方法分别为颈部切线野技术,机架角度分别为180°、150°、120°、90°、270°、240°、210°的7野调强技术,机架角度分别为180°、150°、120°、90°、0°、270°、240°、210°的8野调强技术.利用剂量分布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均匀性以及
我院于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应用252Cf中子后装机,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配合直线加速器远距离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26例,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