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杠杆”撬动年末车市?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车市持续低迷半年之后,奥运后经济、政府采购、汽车金融、二三级市场以及原本预计将在今年出现的换车高峰,它们能否成为撬动今年年末车市的“五大杠杆”?
  
  后奥运经济作用有限
  
  从车市的走向上看,奥运会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这个市场的需求。
  然而,要想搭上奥运经济这班车并非容易,因为奥运会后的竞争很明显。车界资深人士凌然先生分析认为,一方面,可以预计的经济调控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汽车销售市场的走向;另一方面,通过奥运会交通的整体运行,可以看到城市对环保与节能工作越来越偏重。
  这样一来,再用以往所形成的市场营销手段来面对奥运后的汽车市场,其难度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后奥运经济对今年车市作用十分有限,对此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会出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结果。
  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毛海先生也认为,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看,不应过于追求奥运投资的直接拉动效应,应着眼于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汽车业的长远期的“乘数效应”,重点从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高综合实力、推动民族复兴的角度审视和利用奥运机遇及其长远影响力。
  资料显示,北京奥运会总投资高达2800亿元,带动其他投资达15000亿元,预计2008年奥运将对全国GDP 增长贡献0.3至0.5个百分点,对北京GDP 增长贡献2个百分点。
  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北京奥运会对中国车市的积极影响肯定是长远的。据悉,日本1964年奥运会5年后,私家车的销售增加了4倍,8年后增加了6倍。 
  
  政府采购效应延迟
  
  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公务车采购被紧急“限购”。国务院此令一出,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随后相继施行。
  可喜的是,日前国务院下达的“绿色采购”通知以及一些新政策的出台,又让汽车厂商看到了下半年政府采购回暖的希望。
  在2008年政府第三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绿色采购清单中,504个产品型号涵盖了32个汽车生产企业,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厂家都无一遗漏地出现在了“采购清单”之中。在目前车市连续走阴、成品油价上涨消息频传和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的大背景下,第三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公布,标志着政府采购在“5·12”之后再次重启,无疑将是打向中国车市的一剂“强心针”。
  事实证明,政府汽车采购不可无,“限购令”只是政府在突发自然灾害面前采取的一个节省行政成本的临时性、阶段性措施,过一段时间肯定会恢复常态,政府采购在车市的比重和份额还将逐年加大。
  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政府汽车采购在车市的地位不可撼动,仍将是整个汽车市场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一环。
  政府采购信息网一位负责人指出,公务车市场是大众消费的风向标,某种意义上,一款车型在公务车市场所占市场份额,同时也决定着它在整个销售市场的地位。为了在这个市场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汽车厂商纷纷加大了市场研究和人力物力投入以赢得订单。
  此次采购清单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可以看出奥运会之后政府采购市场正在回暖,政策正在调整。特别是当前个人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低谷时,政府采购市场显示出一种强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拉动作用,但此次作用有一定的延迟性,能否在今年最后3个月里奏效就很难下结论了。
  
  汽车金融难撬车市冰山
  
  今年以来,汽车金融市场全面回暖,随着东风日产与菲亚特相继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目前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建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已达到9个。曾经逃离“汽车贷款”的银行也卷土重来,纷纷重新“捡起”车贷业务。加上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加快了涉足步伐,整个市场“扩张”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边是车市持续低迷,可另一边却是贷款购车的优惠信息满天飞。低首付还是零利率,这些汽车信贷的优惠活动无非是希望刺激日趋走低的汽车销售市场。
  广发银行北京信贷部的一位业务经理分析说,贷款购车,从表面上来看有很大的优惠,其实不然。贷款购车往往是按厂商指导价格,而不是按经销商的实际销售价格,中间就有一个差价被吃掉了。可以看出,实施消费信贷的车型都暗藏玄机,明降暗涨。
  如果不是实施零利息的信贷政策,消费者最后缴纳的车款将会更多。消费信贷的价格起点,如果从市场的实际价格起算,应该是有相当的竞争力,现在这种以厂商指导价格为基准的做法,无疑有些取巧甚至欺骗的成分在里面。
  汽车行业的景气拉动汽车金融出现繁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希望汽车金融挽救陷于萧条的汽车市场,恐怕有些本末倒置了。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所谓的“汽车金融拉动车市”没有多少根据。内资企业今年开办了很多汽车金融公司,但主要是为了在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汽车生产厂家支持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而且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余额今年没有增加。我国今年贷款买车的比例不足新车销量的8%,而世界上的平均水平是45%,汽车金融实在难以撬动车市这座冰山。
  
  二三级市场难解燃眉之急
  
  目前正在下滑的中国车市不乏新增长点——中小城市和农村等二三级市场的汽车消费开始起步,可以弥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需求下降留下的市场空缺。
  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中部五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乘用车市场开始加速发展,二三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车市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也必将影响到各汽车厂商在未来车市的布局走向。
  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二三级市场的活力。数据表明,2006年一级市场的汽车销量增长率为8.1%,二级、三级、四级市场的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7.6%、33.7%、36.0%,远远高于一级市场,这种增长主要源于5万元以下的微车市场和5万-10万之间的精品小车市场。这对于备受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围攻、挤压的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发展机遇。
  近年来,油价大幅上涨触动人们神经,当油价进入6元时代,消费者将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钱袋”。
  有专家甚至认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级市场本身恶劣的用车环境,将随着油价的上涨而进一步放大,进一步削弱消费者的购车信心。”而由于二三级市场迫切需要大量低价位的节能车,无疑为微型车和经济型车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发展机会。
  二三级市场前景虽好,但对于今年而言,难解燃眉之急。二三级市场虽正处成长期,增幅较大,但由于基数较低,销售增加的绝对量还不十分大,特别是二三级市场近年来承担了厂商较大的“压库”份额,今年将面对更大的资金和库存压力,所以难以承担起撬动整个车市的角色。
  
  换车高峰期尚未到来
  
  据业内专家预测,2008年中国将进入第一个换车高峰年。按照新华信的调查报告推算,近500万辆将在今年换车,这样的一个群体将非常庞大,足以将今年的汽车销量推向一个新高。
  尽管这完全是一种理论化的数据推导,但足以使整个市场兴奋起来。
  今年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力度空前加大,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最近两年内将实行汽车欧洲Ⅲ号排放标准,拿上海为例,届时上海现有的近100万辆行驶车辆中将有超过80%的车辆在排放标准以下,换车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然而,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3/4,换车高峰却迟迟不见到来。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二手车交易的绝对量与相对量,都比2007年下降许多。
  换车热情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也表现出萎缩的态势。
  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年交易量均不足新车市场销量的30%,而美国二手车交易量能达到新车销量的200%以上。
  事实上,换车考虑的因素比新车还要复杂,换车中的卖旧车买新车,同样也受到市场行业背景与宏观景气的影响,比如政策的变化,消费习惯的改变,工作生活环境的转换,使用成本的高低,都会决定换车行为。
  但是,决定换车最重要的还是购车者的经济实力,股市大幅缩水带来的财富效应,同样影响到这部分换车一族的换车冲动。
  这和纯粹的新车购买都是出于同样的道理。因此,导致新车购买持续低迷的因素,同样让换车者止步不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