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课本的世界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勇敢的选择:将以有为也
  课 文: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
  作 者: 文天祥
  ● 原文摘录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①
  ● 课本注解
  ①古人说:“将以此有所作为。”昔人指唐人南霁云。安史之乱中,南霁云与张巡等同守睢阳,城破被俘,叛军命他投降,他不回答。此时张巡呼他共同赴死,他笑道:“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不屈遇害。事见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 注解溯源
  一句“将以有为也”,是忍辱偷生,
  是为大义而不顾惜个人名节得失的选择。
  课本中的注解简要解释了“将以有为也”这句话的来历,但可能有些同学还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样的艰难选择。
  安史之乱时,睢阳城被叛军围困,张巡、许远等率兵抵抗。情势危急,南霁云奉命突出重围到临淮城向驻守当地的贺兰进明求救兵。但是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原因是他“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
  与此同时,贺兰进明还看中了南霁云的忠勇,想留下他为己所用,便设宴利诱之。宴席上,南霁云为表达回到睢阳城杀敌平叛的决心,断指明志。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虽然感动于南霁云的忠勇和矢志杀敌之志,但贺兰进明还是无出兵相救之意,南霁云便出城回去。离开之前,他拔箭射入塔砖明誓:“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后面,就是课本注解里谈到的睢阳城被攻破,张巡、南霁云等均被俘。叛军拿刀逼张巡投降,张巡坚贞不屈,叛军又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吱声——他其实想忍辱不死,以后再有所作为:“将以有为也。”而此时,张巡对他说“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便也谈笑赴死。
  很多时候,忍辱偷生是贪生怕死的表现,但南霁云的一系列行为——不为诱惑断指明志、射箭明誓、谈笑赴死,让人清晰地看到他所说的“将以有为也”不是贪生怕死的托词。在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主角本来是张巡,南霁云之所以能“抢戏”成功,经常被人称颂,也正是这个原因。
  选择“将以有为也”这条道路,
  要有多大的牺牲精神和勇气才能支撑下来!
  要知道的是,南霁云的“将以有为也”只有打算,最终并没有实施。之所以被赞颂,是基于他舍生取义、谈笑赴死后,人们倒推认为他既然能舍生取义,如果真的忍辱偷生了,最终一定也能取义。
  但是,如果处在无法明确究竟是“苟且偷生为求大义”还是“贪生怕死找个理由活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是会选择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心的。于是,选择“将以有为也”就成了《无间道》里的卧底——你说你是好人,谁能证明你是好人呢?这么做需要承担各种风险,别人的误解是最轻的了,自己乃至家人朋友的名节、生命都有可能搭进去。更何况一些宵小之徒,经常拿这种大义作为贪生怕死、忍辱偷生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这就更把“将以有为也”这件事置于难以解释清楚的境地。
  历史上选择“将以有为也”这条道路的,过程和结局总是让人唏嘘,比如程婴和李陵。
  程婴算是这条路上的成功者。当赵氏遭遇灭门之祸后,他和公孙杵臼分好工,公孙杵臼慷慨赴死,他则以卖友卖主的形象活下来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将以有为也”。当赵氏重归荣耀后,程婴选择自杀,“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个中艰辛,不仅《史记》多有记述,后来很多的戏曲、传奇故事、电影也有表现。
  李陵的付出则更让人看到“将以有为也”这条道路的艰辛。李陵以五千士卒对抗数万匈奴主力军,苦战多日,伤敌无数,终因矢尽粮绝而被俘虏。被俘后,他投降匈奴。好友司马迁和其他相信李陵的人都认为:“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但可惜的是,还有很多人要么不信任他,要么嫉妒诬陷他,要么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消息,导致汉武帝大怒,杀了李陵的家眷,还把为李陵说情的司马迁处以宫刑,断绝了李陵的念想和后路。
  你看,选择“将以有为也”这条道路,像程婴般成功,虽令人景仰,但结局终归惨烈;若像李陵般不受支持和信任,那必然是失败的。所以,“将以有为也”是最勇敢的选择,敢选这条路的人,要有多大的牺牲精神和勇气才能支撑下来啊!
  文天祥借“将以有为也”表白自己的一片忠心,
  这是他写作《指南录后序》时最大的心结。
  1276年,元军包围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出使元营议和。谈判中,他不惧元军威胁,痛斥元将伯颜,于是被元军扣留。之后,南宋又派代表前往元大都(今北京)请降,元军便押着文天祥一同北上。这时,文天祥准备自杀,但他最终决定“隐忍以行”。一时的隐忍让他在北上的途中找到机会逃脱元军的控制,辗转南归。
  在写作《指南录后序》的时候,文天祥刚刚逃回来。他的处境并不好,这九死一生的过程,谁能做证不是编的?谁能做证他不是与元朝政府达成协议,被放回来的内奸?——元军可是施了反间计,四处污蔑说文天祥已经降元。
  这正是文天祥写《指南录后序》时最大的心结和最需要强烈辯白的地方。有断指明志、射箭明誓的忠义仁勇加持,南霁云“将以有为也”的念头里透露的一片丹心、舍生取义在天下人眼里是可信的,他希望借此表白自己的一片忠心。
  这种表白,在《指南录后序》中有很多——只要有机会,文天祥总会为自己辩白上几句。比如,“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如果自己就这么死于草莽之间,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没有留下文字说明自己的情况,被君王和亲人都误认为是叛国者,那是多么的有口难辩!
  几年后,文天祥真的等到了“将以有为也”的机会,
  准备牺牲名节为社稷尽心。
  这一次文天祥又被俘了,然后被押解到元大都,他等来了这样的机会:
  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大量招纳南宋人士做官,早先降元的王积翁向忽必烈推荐了文天祥,认为“南宋没有人能比得上文天祥”,忽必烈采纳了。面对征召,文天祥说国家亡了自己也应该死的,如果忽必烈宽仁放他回到故乡终老,他可以适当为朝廷做顾问,如何?
  可惜,这个“将以有为也”的计划无法实行。另一个降元的南宋官员留梦炎提出异议:“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文天祥在江南可是很有号召力的,他要是号召江南起义怎么办?忽必烈本想放了他,但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大家都担心文天祥“将以有为也”。
  于是,在被元人关押了三年后,文天祥被杀。他在中华民族的心头站成一座高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他文献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书很薄,但意义却很深刻.读完之后我感受到:男孩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他自己.rn主人公是一个牧羊童,他因为一个重复出现的梦,踏上了前往金字塔寻
期刊
本文通过对三种典型洞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给出了与以往认识不同的几个概念,并为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时,适当地作二维简化给出了一个较合理的范围。另一方面,为在平面有
对于一个钢琴演奏者来讲,欲表现完美无瑕的音乐,必须具备超越的音乐听觉水平和非凡的听觉驾驭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内心听觉能力是演奏者的锐利武器,是表现美的音
《安德的游戏》是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的著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在1985年首次出版后就获得了科幻文学界的两大重要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
期刊
人工通风总的来说可以改善深凹露天矿、尤其是工作面的环境条件。深凹露天矿的人工通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地区气候和气象特征;(2)露天矿的地质和土工技术条件及采矿作
日本的黑矿以矿石结构致密、有用成分含量高、组成复杂为特征。如何有效地回收矿石中各种有用成分,对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显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处理黑矿的选厂在综合回收有用
眼下有一类作文题,题目会给出相互关联但角度不同的多则材料.比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给出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
期刊
简要回顾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及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气动凿岩设备不论在钻进速度、能量消耗、劳动条件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岩石工程生产发展的要求。六十年代中期开
期刊
浙江人勇立发展之潮头,更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精神.教育领域有全国第一试点“新高考改革”的实践,商业领域有“温州人遍天下”的勇干勇闯的实干精神,有濮院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