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导联呈假性病理性Q波型预激综合征1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80岁。因心前区不适多年,加重1周,于2005年8月11日来院就诊。门诊拟诊心肌梗死作心电图。图1A(3导同步记录,下同)示:窦性心律,P-P间距0.85s,频率71次/分。窦性P波于Ⅱ导联宽达0.12s,有切迹。P-R间期0.15s,Ⅱ导联呈qRs,Ⅲ呈QS,aVF呈Qrs,V2~V6可见明显△波。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不完全性房间阻滞;③预激综合征(WPW)。5天后在外院作心电图为正常范围心电图,仅同步记录至V1~V3时出现一舒张晚期房性期前收缩(PAS)伴室内差异传导(图1B)。图1B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76岁。因发热、咳嗽3d入院。曾有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查体:体温37.8℃.脉搏8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35/88mmHg。心音弱,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胸片提示:慢性
射频消融术(RFCA)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原理是应用射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组织脱水干涸,甚至凝固、坏死、碳化,从而消除病变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我科于20
急性心肌梗死(AMI)者QT离散度(QTd)延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成功再灌注治疗而降低,发生室颤时QTd可达最长[1].本文旨在探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的影响,报
目的:分析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HILIPS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65例在MRI增强扫描时表现为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患者治
患者女,58岁,患高血压3年,心悸2月加重3天就诊.体检:BP170/170/90mm-Hg,心率101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透:心肺未见异常.